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鼠胚胎操作苏铁18296252671小鼠发育须知的数据实验室用的一些欧洲家养小鼠的一些重要的统计数据妊娠时间19~20d断奶时间3周性成熟时间约6周大约的体重出生时:1g断奶时:8—12g成熟时:30—40g(雄性﹥雌性)实验室的寿命1.5~2.5年平均的窝仔数约6~8每个繁殖雌鼠所产的窝仔数4~8第一章小鼠发育概要1-细胞合子桑葚胚4~16细胞2-细胞胚胎桑葚胚~胚泡0~1dpc1dpc2dpc3dpc4dpc4.5dpc5dpc6dpc孵化胚胎,无透明带前原条期植入胚胎原始外胚层中形成前羊膜腔形成形态明显的胚胎轴晚原条期早-中原条期1~7体节8~12体节,胚胎旋转21~29体节13~20体节30~34体节;后肢芽在第23~28体节段出现7dpc7.5dpc9.5dpc8.5dpc8dpc10dpc9dpc6.5dpc9~10mm,毛基12~14mm11~12mm14~17mm35~39体节,尾基6~7mm,前肢板40~44体节7~9mm,后肢板11.5dpc11.0dpc12dpc13dpc16dpc15dpc14dpc10.5dpc17~20mm23~27mm19.5~22.5mm18dpc19dpc17dpc第一节生殖细胞系的起源PGC起源于临近前原条期胚胎表胚层区域1在7.0dpc可以在原肠期的后羊膜褶区域检测到PGC在10.5dpc-11.5dpc,PGC到达生殖嵴13.0dpc,每个生殖嵴原基中约有25000个PGC4235进入生殖嵴后,PGC继续发育,最终形成精子和卵子PGC的大致迁移路径尿囊基部后肠上皮羊膜褶表胚层起源7.0dpc接下来8.0dpc11.0dpc生殖嵴睾丸卵巢12.5dpc雄性雌性第二节精子发生1.精子发生的特点(1)精子发生是连续同步和空间有序分化的(2)精子发生依赖干细胞群体,这种干细胞群体具有自我更新和产生后代为精子的能力(3)Y染色体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对性别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精子发生的过程第三节卵子发生1.卵子发生的特点(1)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前,卵母细胞会在双线期停滞很长时间(2)11.5dpc的卵母细胞中,只有一条染色体是有活性的,但是到了12.5dpc,两条都变得活跃(3)卵母细胞的基因组去甲基化程度高2.卵子发生的过程第四节排卵1.排卵的过程•少数卵泡在FSH的刺激下,积累液体,体积膨胀,向卵巢外周移动,为卵母细胞最后的成熟和排放做好准备•卵母细胞在LH的刺激下,发生核的成熟,即:细胞核失去核膜,染色体组装在纺锤体中,向细胞外周移动,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第一次减数分裂后的阻滞时期,卵母细胞最终从卵泡中排放出来,知道受精以后,才能刺激第二次减数分裂即将排除的卵子第五节受精1.精子的获能:精子进入输卵管壶腹部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成熟,获得了受精的能力。精子获能后将穿透卵丘团和透明带,达到卵母细胞表面2.顶体反应:顶体是覆盖于精子头部细胞核前方、介于核与质膜间的囊状细胞器。顶体与精子头部质膜融合,释放出各种水解酶,称之为顶体反应3.受精:精子头后区与卵母细胞膜的融合促进了一系列反映的级联发生,称之为受精4.透明带反映:受精后,卵母细胞表面发生阻止后来精子入卵的变化,这有助于阻止多精受精的发生第六节胚胎的早期发育1.卵裂:卵子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生核膜解体,染色体重组等变化后,开始发生卵裂。卵裂所产生的细胞称为卵裂球,每个卵裂秋都具有全能性2.桑葚胚:3次卵裂后的胚胎,各卵裂球相互靠近,形成一个紧密的细胞球,这样的细胞球称为桑葚胚。桑葚胚内部的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可以起到稳定细胞球的作用3.囊胚的形成:桑葚胚形成后,卵裂球分泌的液体聚集在细胞间隙,最后在胚胎的中央形成一个充满液体的腔,这个腔称为囊胚腔。随着囊胚腔的扩张,细胞的分化逐渐明显:小而分裂活跃的细胞聚集在外周,形成胚胎外层,继而成为滋养层;大而分裂慢的细胞聚集在内侧,称为内细胞团。此时的胚胎称为囊胚囊胚桑葚胚卵裂球8细胞期以后胚胎的早期发育卵裂开始16细胞期以后滋养外胚层内细胞团外侧内侧第七节胚胎植入子宫1.在5.0dpc时,滋养层细胞合成的蛋白酶消化透明带,使胚泡从透明带中孵化出来,为附植做好准备2.在胚胎植入时,子宫壁紧密闭合,使子宫腔密闭,子宫上皮表面也发生变化,使之接受胚泡的附植。胚泡通过胚胎对侧极附着到子宫系膜对侧的子宫壁上。胚泡植入子宫大致的分布受到子宫蠕动的影响第八节滋养外胚层及其衍生物1.滋养外胚层:胚胎在植入子宫后,滋养外胚层不再维持单层上皮状态,而是在形态学和生长潜能上发生区域性的分化2.壁滋养外胚层:起源于围绕胚泡腔的细胞,这些细胞停止分裂,体积变大,形成含有1000倍于单倍体DNA的多线染色体,他们也被称为初级滋养层巨细胞3.极滋养外胚层:胚胎植入子宫后,极滋养外层向着多个方向扩展首先,一些细胞围绕胚胎迁移,取代初级壁滋养层巨细胞,并且它们也成为多倍体然后,极滋养外胚层形成一个指状突起,穿入胚泡腔,形成原肠期以前的胚外外胚层,并把ICM衍生物推向它的前方,这个突起发育成中心腔并形成上皮。胚外中胚层形成以后,胚外外胚层向胎盘退缩,在那里形成绒毛膜最后,一些滋养外胚层细胞继续穿入子宫内膜,形成胎盘的主体,一些胎盘细胞和绒毛膜细胞也变为多倍体极滋养外胚层原始内胚层壁滋养外胚层4.5dpc时的胚胎第九节原始内胚层和外胚层的分化1.原始内胚层首先出现在无极性的内细胞团表面,而剩下的内细胞团核心细胞形成原始外胚层细胞2.原始内胚层细胞并不形成胚胎的内胚层组织,而是只形成卵黄囊的胚外侧壁内胚层和脏内胚层3原始外胚层细胞系形成胚胎的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组织,生殖细胞以及胚外膜和胚胎的中胚层成分内细胞团内胚层外胚层脏内胚层壁内胚层原始外胚层原始内胚层中胚层卵黄囊胚外侧胚胎第十节表胚层1.在胚胎植入时,胚泡由三种组织细胞系组成,即滋养外胚层、原始内胚层和表胚层。表胚层细胞最少,位于极滋养外胚层和原始内胚层之间2.胚胎植入后不久,表胚层细胞组织成一单层上皮,围绕着其中心一个小的空腔——前羊膜腔3.表胚层是多发育潜能的组织,实验表明,表胚层是未来胎儿组织的唯一来源,包括体细胞组织,也包括生殖细胞系第十一节原肠作用:中胚层和终末内胚层的形成1.原肠作用:指囊胚细胞有规则的移动,使未来的内胚层和中胚层细胞迁入胚胎内部,而未来的外胚层细胞铺展在胚胎的表面,从而形成原肠胚。其结果是产生了三个胚层——外胚层、内胚层、中胚层——的分化,作为进一步分化的基础2.原条:从后端缘区向前伸展的条带,是由表胚层细胞向囊胚腔下陷造成的,引导表胚层细胞的迁移,形成中胚层组织和部分内胚层组织。小鼠胚胎中最早能够识别的原始生殖细胞位于原条后端3.原条的作用:原肠作用大约在6.5dpc开始,此时原条在胚胎与胚外组织交界的表胚层区域形成,原条的位置标志着未来胚胎的后部4中胚层的形成:在原条区,表胚层细胞失去上皮的连续性,细胞通过运动或分层移动到表胚层和脏内胚层之间,形成一个新的胚层,即中胚层5.终末内胚层的形成:一些细胞也被内卷到脏内胚层外侧,形成最初的一群终末内胚层,也称为肠内胚层6.原条的伸展:之后,中胚层细胞和终末内胚层细胞会随着原条细胞的扩展而进行移动,最终导致胚胎前后体轴不均等形态变化7.羊膜褶的形成:扩展的中胚层细胞群推动表胚层的近端和外胚层的远端向前羊膜腔的中部移动,这导致形成了一个显著的嵴,被称为羊膜褶8.尿囊的形成:随着体腔的形成,一些从原条后部新生的胚外中胚层形成一个特殊的结构——尿囊。尿囊在中胚层中生长,贯穿体腔并与绒毛膜融合。这就形成了尿囊绒毛膜胎盘的主要成分,并在胎儿和母体之间提供了营养和废物交换的直接途径第十二节尾芽1.在原肠作用第十天,尾芽取代原条成为新组织的来源2.尾芽组织分裂迅速,在胚胎的后部发育形成体节和侧板中胚层、神经管、脊索和原肠内胚层第十三节胚胎旋转在早体节期,小鼠胚胎呈U形,相对于羊膜腔而言,各个胚层在胚胎中是倒转的。外胚层位于胚体的内部,而内胚层位于外部和卵黄囊腔中。胚胎旋转有效地逆转了这种位置关系,使胚胎形成包括动物胚胎经典的C形结构。它包括胚胎的头、尾部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也包括同时发生的胚体逆时针180°旋转。这些旋转运动同时也代表着胚胎外膜的完全发育第十四节体节及其衍生物1.体节及其衍生物代表着脊椎动物胚胎最为明显的分节特征2.体节起源于中胚层的一条称为前体节中胚层或体节板的结构前体节中胚层及其衍生物被统称为轴旁中胚层3.体节的发生起始于7.75dpc,并持续到原肠作用的第14d,一共有大约65对体节出现,它们沿着胚胎前后轴先后形成4.大部分的头骨起源于神经嵴,头部轴旁中胚层的主要衍生物是眼睛和腮弓的肌肉组织5.身体两侧的前体节中胚层周期性地同时形成一个上皮围绕的球体,从而产生一对新的体节。所以,体节区的伸长是由末端不断添加新的体节而导致的6每个体节一旦形成以后即经历大致相同的成熟过程。上皮性结构大约维持10h,然后位于腹侧边缘的细胞扩散开来并向脊索移动;这些细胞代表着生骨节,即脊椎骨和肋骨的前体7.在背侧,体节的上皮性组织在生皮肌节中得以维持。中间的生肌节成为将来形成背部和脊椎骨周围的肌肉,而侧部的生肌节细胞形成体壁和四肢的的肌肉8.生皮节将来形成躯干和尾巴皮肤的真皮部分第十五节侧板和间介中胚层以及它们的衍生物1.体节侧面的中胚层被进一步分为间介中胚层和侧中胚层2.侧中胚层分裂为两个部分,形成体腔。在背面,胚体壁被外胚层覆盖并与羊膜中胚层相连;在腹面,胚胎壁与内胚层相邻并与卵黄囊中胚层相连3.侧中胚层发育成参与内脏和四肢结缔组织发育的间充质细胞、体腔的间皮以及肠系膜4.在9.0~9.5的小鼠胚胎中,躯干后部和临近尾巴的间介中胚层分化成原肾管肾原基5.紧接着,肾生殖嵴在躯干中部到尾中部区域出现。尿生殖嵴的侧部形成中肾,而中部成分则形成生殖腺6.此外,后部的中肾管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分支——输尿管芽,它是诱导形成后肾所必需的。被诱导形成肾原基的中胚层是躯体后部的间接中胚层第十六节四肢发生1.组织切除和嫁接等实验确定了肢芽中三个负责建立成体四肢形态特征的重要区域:顶端外胚层嵴、顶端外胚层下的前进区和极化活性区2.肢芽是由表面外胚层包绕的侧中胚层向外生长而产生的3.前肢芽最早在大约9.0~9.5dpc出现在临近第7~12对体节处4.后肢芽在9.5~10.0dpc出现在23~28对体节处出现第十七节神经化:神经系统的发生1.脑和脊髓起源于外胚层原条前部增厚的一条细胞,即神经板,它最早在7.5dpc的小鼠胚胎中出现,并且伸长分化成为神经外胚层2.神经板形成以后,其形态随之发生剧烈的变化,它的两侧边缘逐渐升高,形成神经褶3.神经褶的两侧边缘上卷并相互接触,最终融合形成神经管第十八节神经嵴1.神经嵴是起源于神经管背侧、神经上皮和表皮外胚层连接部的一个临时细胞群体。神经嵴细胞以单细胞形式进行广泛的迁移,从神经管迁移到背部和腹部的很多部位,并同时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2.它们的衍生物包括肾上腺髓质细胞、骨和软骨、黑色素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雪旺细胞,以及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第十九节腮弓和咽区的发生1.从8.0dpc开始,六对咽弓在胚胎咽区以头尾顺序依次发生,它们组成了头颈部的主要构造元件。每一个咽弓都是由外胚层覆盖的间充质条带,它们以弧形围绕着未来的口腔侧面和底面2.最前端的以对腮弓最早形成,并且在远端分叉,分别形成上颌骨和下颌骨的原基。上颌骨和下颌骨的原基在11dpc分离,分别形成上颌和下颌3.第二对腮弓的生长超过第三对和第四对腮弓,是颈部的主要构成成分第二十节肠的发育1.胚胎的肠来自于表胚层,大多数的表胚层细胞通过原条前部参与形成肠原基2.在肠成为一个与其他组织分离的管道以前,终末内胚层的两侧边缘是与腹部的卵黄囊内胚层向连续的,而且脊索插入在肠的顶壁之内3.然后,脊索与内胚层分离开来,形成一个独立的器官。在前方,肠管在咽部的盲端与外胚层形成的原始口腔想接触。由外胚层和内胚层共同形成的膜在9.0dpc由于细胞死亡和细胞重新组织而破裂,从而使肠管开口于羊膜腔中4.随后,在同样的时间后肠发生,并形成泄殖腔
本文标题:小鼠胚胎操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560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