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二年级下期国学经典教学设计
1第三单元勤劳动第1课时集体备课内容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壹”主题词及部分经典要义1、2。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主题词及经典要义。2、通过反复诵读、领悟记住主题词及经典要义1、2条。3,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优良品质与习惯。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法、以读代讲法、举一反三。教学手段多媒体展台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1、上学期,我们学到了第二单元,本期,我们将完成第三单元“壹”的内容。2、这节课,我们学习主题词及经典要义1、2条。二、新授(35)1、出示主题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克勤无怠。—《尚书.蔡仲之命》2、教师小结:加深学生的理解。3、出示经典要义1、2条,要求学生熟读并理解其义。1、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2、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尚书.无逸》4、要求学习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背诵。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3、分小组读,背诵。4、分男女生读,背诵。5、全班齐读,背诵。四、教师总结,下课。练习设计把今天所学的经典要义背给家长听板书设计克勤无怠。—《尚书.蔡仲之命》21、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2、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尚书.无逸》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勤劳动第2课时集体备课内容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壹”主题词及部分经典要义3——,4条。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经典要义。2,通过反复诵读、领悟记住主题词及经典要义3——4条。,3,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优良品质与习惯。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法、以读代讲法、举一反三。教学手段多媒体展台课堂教学过程一、复习,这节课复习上一课学习的主题词及经典要义1、2条。抽生背诵。1、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2、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尚书.无逸》二、新授1、出示经典要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2、教师小结:加深学生的理解。3、出示经典要义3、4条,要求学生熟读并理解其义。3、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孟子.腾文公下》4、不能耕而欲黍粱,不能织而喜采裳,无事而求其功,难矣。—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34、要求学习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背诵。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3、分小组读,背诵。4、分男女生读,背诵。5、全班齐读,背诵。三、教师总结,下课。练习设计把今天所学的经典要义背给家长听板书设计1、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2、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尚书.无逸》3、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孟子.腾文公下》4、不能耕而欲黍粱,不能织而喜采裳,无事而求其功,难矣。—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勤劳动第3课时集体备课内容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壹”经典要义5——,6条。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经典要义。2,通过反复诵读、领悟记住主题词及经典要义5——6条。,3,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优良品质与习惯。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法、以读代讲法、举一反三。教学手段多媒体展台课堂教学过程一、复习,这节课复习上一课学习的主题词及经典要义1——4条。4抽生背诵。1、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2、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尚书.无逸》3、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孟子.腾文公下》4、不能耕而欲黍粱,不能织而喜采裳,无事而求其功,难矣。—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二、新授1、出示经典要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2、教师小结:加深学生的理解。3、出示经典要义5、6条,要求学生熟读并理解其义。4、不能耕而欲黍粱,不能织而喜采裳,无事而求其功,难矣。—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5、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4、要求学习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背诵。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3、分小组读,背诵。4、分男女生读,背诵。5、全班齐读,背诵。三、教师总结,下课。练习设计把今天所学的经典要义背给家长听板书设计4、不能耕而欲黍粱,不能织而喜采裳,无事而求其功,难矣。—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5、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教学反思5第三单元勤劳动第4课时集体备课内容教学内容1、P65的经典诵读1——2句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P59-60的经典要义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优良品质与习惯。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优良品质与习惯。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法、以读代讲法、举一反三。教学手段多媒体展台课堂教学过程一、学习P59-60的经典要义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3、分小组读4、分男女生读5、全班齐读一、经典诵读《弟子规·亲仁》1,同是人,类不齐①。流俗众②,仁者稀③。注释:①类:种类、等级。不齐:不一样。②众:多。③稀:少。2,果仁者①,人多畏②。言不讳③,色不媚④。注释:①果:真正。②畏:敬畏。③讳:避讳。④色:脸色。媚:谄媚。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3、分小组读4、分男女生读5、全班齐读6四、教师总结,下课。练习设计把今天所学的经典诵读背给家长听板书设计1,同是人,类不齐①。流俗众,仁者稀。2,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勤劳动第5课时集体备课内容教学内容1、P59-60的经典要义3——4;2、P61的节令物候、农谚;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P59-60的经典要义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优良品质与习惯。2、通过诵读P61的物候、成都农谚让学生明白物候部分是从我国的传统出发,对时令节气作进一步阐释。成都农谚,既是对时令节气、物候的具体落实,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由家及乡、由乡及国的文化特征。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优良品质与习惯。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法、以读代讲法、举一反三。教学手段多媒体展台课堂教学过程一、学习P59-60的经典要义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3、分小组读4、分男女生读5、全班齐读1,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2,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①,百事坏。7注释:①小人:指行为不正派或见闻浅薄的人。进:靠近、亲近。二、教师总结,下课。练习设计把今天所学的经典诵读背给家长听板书设计1,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2,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勤劳动第6课时集体备课内容教学内容1、复习P59-60的经典要义3——4;2、P61的节令物候、农谚;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P59-60的经典要义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优良品质与习惯。2、通过诵读P61的物候、成都农谚让学生明白物候部分是从我国的传统出发,对时令节气作进一步阐释。成都农谚,既是对时令节气、物候的具体落实,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由家及乡、由乡及国的文化特征。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优良品质与习惯。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法、以读代讲法、举一反三。教学手段多媒体展台课堂教学过程一、学习P59-60的经典要义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3、分小组读4、分男女生读5、全班齐读8二、节令物候、农谚1、节令物候立夏夏季的开始。公历5月5日,或6日,或7日。物候立夏之日,蝼蝈鸣①;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②。——《逸周书·时训解》2、成都农谚立夏南风少病疴③,时逢初八果生多。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害虫损稼禾。注释:①蝼蝈:一种蛙,青色,长腿,喜欢聚集在浅水中鸣叫。②王瓜:一种植物,也是一种食物。农历二月发芽,四月开花结果,果实如弹丸,生时颜色为青色,煮熟后是红色。③病疴(kè):疾病。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3、分小组读4、分男女生读5、全班齐读三、教师总结,下课。练习设计把今天所学的经典诵读背给家长听板书设计1,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2,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勤劳动7课时集体备课内容教学内容1、P61的故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故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让学生明白勤劳是一种美德,鼓励学生养成勤劳动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明白勤劳是一种美德,鼓励学生养成勤劳动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9教学方法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举一反三。教学手段多媒体展台课堂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二、听故事1、听老师讲P61的故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2、回答问题:(1)怀海大师为什么不去吃饭?(2)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让学生明白勤劳是一种美德,鼓励学生养成勤劳动的好习惯)3、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所听到的类似的故事。三、教师总结,下课。练习设计板书设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勤劳动8课时集体备课内容教学内容1,背诵经典要义2、P63-64的生活实践。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学习P63-64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学会自理,引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2、熟读并理解进而背诵《弟子规·余力学文》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明白勤劳是一种美德,鼓励学生养成勤劳动的好习惯,10引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教学方法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举一反三。教学手段多媒体展台课堂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二、讨论学习P63-64的生活实践。(1)讨论会:自己的事自己做。让学生回忆:自己的事是自己做的吗?目前,你还有哪些事是家长帮你做?你打算怎么办?(2)讲自己的故事。让学生讲一个自己做家务的故事。(3)试着回家做一件家务事,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父母亲的态度学习。(4)教师小结三、教师总结,下课。练习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勤劳动9课时集体备课内容教学内容1、背诵经典要义1——3.3、P75的经典诵读《弟子规·余力学文》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故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让学生明白勤劳是一种美德,鼓励学生养成勤劳动的好习惯。2、通过讨论学习P63-64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学会自理,引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教学重、难点11让学生明白勤劳是一种美德,鼓励学生养成勤劳动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教学方法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举一反三。教学手段多媒体展台课堂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背诵经典要义1——3.二、P75的经典诵读《弟子规·余力学文》不力行①,但学文②。长浮华③,成何人?注释:①力行:努力去做。②但:只,仅仅。学文:读书。③长:滋长。浮华:轻浮不实在。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①,昧理真②。注释:①任:听任,放任。②昧:蒙蔽,遮掩。理真:真理,事情的真相。读书法,有三到①,心眼口,信皆要②。注释:①法:方法。②信:确实,诚然。要:重要。方读此①,勿慕彼②。此未终,彼勿起③。注释:①方:正在,刚刚。②慕:思慕。③起:起头,开始。宽为限①,紧用功②。工夫到,滞塞通③。注释:①限:期限。宽为限:计划读书的期限要宽松。②紧:加紧。五、教师总结,下课。练习设计把今天所学的经典诵读《弟子规·余力学文》背板书设计《弟子规·余力学文》12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勤劳动课题:1011课时集体备课内容教学内容1、P66-67的经典要义1——2句;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优良品质与习惯。教学重、难点通过故事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含义。教学方法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举一反三。教学手段多媒体展台课堂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二、学习P66-67的经典要义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1,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用力之所生,生于劳身——《管子.八观》,2,非德
本文标题:二年级下期国学经典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568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