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股票投资之重剑无锋(小小辛巴)
小小辛巴的重剑无锋(选股之道)1投资风险巨大,应该通过选股+择时+仓位控制来应对各种风险。医药股里有不少故事(包括A股医药股、港股医药股、美股中概医药股)。那么怎么建仓医药股?我的实践是要把仓位分成高、中、低三个档次。一,观察舱:医药股的研究和对股价的感觉是需要慢慢感受才能悟出来的。因此,先要找到好股票,公司要有亮点,然后找到好价格。但说起来容易,往往做起来难,要先设计好仓位。最好先买上0.5%的仓位。0.5%——这是一个股票的感受仓位。目的是感受一把,再细致研究。有股票和没有股票,研究的时候感受是不一样的。没有股票的时候,想到的多是亮点;买股票之后,就可以深刻感受自己是否搞错了。如果感觉还是很好,而股价还在下跌,不妨把仓位扩大一倍,到1%。1%——这就是观察仓的基本仓位,适合自己基本还不懂的公司,有明显缺陷的医药公司。如果被套,就要思考市场是怎么思考这个股票的,为什么与自己的思维不一样。如果还是感觉很好,还可以临时把仓位再扩大一倍,达到2%。2%——这是观察股的最高仓位。因此,不要急于去用这个额度。反复想自己是否搞错了。漏洞在哪里。另外,股价反弹之后,仍然要把仓位控制到1%。二,二等舱:如果一个股票有比较大的把握,价格也经过反复感受,觉得可以纳入到自己的正式股票池,仓位可以是5%。5%——是对有想象但还乳臭未干的公司比较适合的仓位。当然,如果有短线机会,比如带柄茶壶、比如有消息刺激、比如无理由的过分下跌,可以把仓位临时扩大到10%。10%——是这类股票的最高仓位。之后还要控制到5%。这类公司应该有想象空间,但股票的市值一般还比较低(5-15亿港币),公司还没有出现领袖级的管理人、没有引导潮流的产品、没有绝对的护城河。三,头等舱:如果这个医药公司已经具有战略价值、非常确定的产品、非常确定的管理层、非常确定的市场,那么给予10%的个股仓位进行奖励。10%——这是对市值在15-50亿左右的优质白马股建仓的好仓位。遇到好的机会,也可以把仓位加大到20%。20%——这是最好个股的最高仓位。不能再超过此仓位,否则面临个股风险。这样的公司,随着其不断成长,一路持有。当她开始变得巨大的时候,把仓位从20%逐渐降低到10%(比如市值150亿港币的时候)。——1.0%(观察舱)【0.5%(感受)—2.0%(临时)】——5.0%(二等舱)——10.%(头等舱)【20.%(临时)】1.0%—适合总市值5亿以内的;5.0%—适合总市值5到15亿;10%—适合总市值15到50亿不轻易做超过200亿市值的公司股票。细心研究低市值的医药股、耐心持有他们,应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CANSLIM法则简而言之就是:业绩追涨股价追涨。这种方法在大势好的时候很奏效,大势不好的时候这类涨得凶的股票跌起来也是一泻千里,因为预期太高。曾经有朋友问我什么股票适合做空?我的回答是,就是符合CANSLIM原则的股票。CANSLIM法则对成长初期和逆境反转的企业无效,因为处于这两个时期的企业的财务状况通常不理想,很难进入模型(当然也很难进入机构的法眼);此方法对成长中后期、业绩释放出来的企业有效果,但此时股价已涨幅过大,最肥的那一小小辛巴的重剑无锋(选股之道)2段已经所剩无几;此方法最大的缺陷在于无法判断企业的成长周期,一旦运气不好买入成长平台期甚至业绩反转的企业,面临“双杀”的概率较大。总之,用财务数据建立的模型具有强烈的“滞后性”,做这种量化分析极易碰到“增长陷阱”。我曾经也迷恋量化模型,无数次失败的教训告诉我,定性远比定量重要——大方向上模糊正确就好,越精确离出大错就越近。CANSLIM欧内尔:总结一下雷公资本说CANSLIM有三个方面的缺陷:1、追求业绩已释放的公司,通常是成长中后期,此时股价已上涨过大,丢了最肥的那一段;2、容易掉入业绩反转陷阱,面临双杀;3、预期太高,CANSLIM股票跌起来一泻千里。首先,我认为总结的很好,没有一个方法是全面的,在这里想谈谈我对上面三点的看法:1、我不认为在业绩释放以后,此时就晚了。没错,你是放弃前面一波的增长,但是大量的事实证明(看我对苹果的案例分析),中后期的利润一样可以翻几翻。相对来说,从价值投资的观点看,投资者可能会持有一只股票非常长的时机,一年,两年,或三年,而股票一点表现都没有。这样的持有成本也是非常高,特别是牛市的时候。那为什么不等到一个股票已经确认趋势形成才进场呢?就像peterlynch说的,你有的是时机买一只股票,永远不会太晚。2、业绩陷阱是可能的,所以CANSLIM有一条,股价下跌超过买入价的8%必须卖出,这就是防止业绩陷阱而股价大跌。这条也是保证你有资本去寻找下一个目标。3、有哪一个板块不是涨的高,跌的也快,从07-09年的中概股,到现在的医疗,生物科技板块,大部分都是跌掉50%的市值以上。这些板块的轮替是在每一只股票上都会发生的,特别是涨势凶猛的股票,因为涨势的后期一定是momentum趋势,是非理性的。另外CANSLIM有很多理论是分析股票是否已见顶,如climaxtop等等,加上止损定律,都可以比较好的保护你的利润。前言想写一篇文章用来记述一下小小辛巴的投资体系,但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议题,观察他的操作只是体系的一部分。总结与归纳总会有偏颇之处,写这些东西是为了自己学习的一个总结和提炼。一个完整的投资体系,我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市场、公司、政府、人性……等相关因素完整的认识。完整的研究方法:包括:选股方法、操作方法(买入和卖出),投资组合构建方法、仓位的管理方法,风险的应对。我的交易体系可概括以下三点:一、最重要的是安全,不符合安全一律否决。组合致胜,精选个股,分档低吸,长线持有;控制仓位,保有现金,坚守最后的安全底线。二、市场环境的认识。市场的认识有:1、主动性投资很难战胜指数化投资;2、通胀是投资的大敌;3、只有投资那些能长期跑赢指数的超级冠军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在这种思想下,挑选无限需求的稳定增长行业,酒、药、银行甚至于强周期的资源股,像神华等,小小辛巴的重剑无锋(选股之道)3是重剑型企业。显示出其对龙头股的偏爱。从去年以来,有所改变,致力于建设一个几十只小盘成长股所构建的投资组合。虽然所占总体仓位很少,显示出日新月异的转变思想。对于公司,高速增长几乎是“神话”,成长是不可持续的,对于公司始终站在置疑的角度去持有。安全始终是第一要务。从选股与操作策略上来推论,关于指数,大盘,政府因素考虑较少,主要是执行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大盘的涨跌并不会影响持有与心情。至于考虑嘛,在个股分析时会涉及到政府策略与发展的关系。知行合一,历来是最难做到的。再美好的梦想,再崇高的信仰,没有很好的具体执行,一切都是空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芸芸众生在股市中做交易,大部分都很平庸,他们的共性就是既没有分析知识与研究技巧,也没有交易理念与系统框架。少部分人形成了自己的交易体系,却还是无法走向卓越,其症结就在于没有原则,缺乏自律,无法坚持自己的交易体系。三、股票操作体系.1、个股选择。A、早年选股思路如下:1、挑选那些能够长期战胜通胀且获利能力较高的行业;2、从优选行业中挑选获胜概率较大的龙头企业;3、从优选企业中挑选发展前景较好或者价值大大低估的具体投资对象,定期进行比较分析。根据这个思路,选择贵州茅台、招商银行、青岛啤酒等股票上面可以看出,早年偏爱行业稳定、业绩优秀、估值合理的龙头公司。B、选股风格的变化。现在变的地方,要从如今的第二重仓股说起,桂林三金。在该股辩股析图第一篇中提到,除去一概强调的安全外,为什么抛弃人尽皆知、市场认可的白马股,选择次新股桂林三金的原因,用最优美的文字来描述的话,就是:静夜里飘下的第一朵初雪,虽然很轻、很淡,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轻舞飞扬的第一眼惊艳。人生若只如初见,恨不相逢未嫁时。这个思想的转变,在冷门股的投资中提到,“不是每块戈壁荒滩下都埋着黄金!绝不在他人反复淘金的地方淘金!不要忘记那些初闪即蒙尘的金子”。孤独者生存,注定要独僻蹊径,在次新股上下功夫,分享成长牛股第一杯羹,亲自品尝自己种下的果实。人只有真正的靠自己成功一次,才能建立绝对的自信。那么为何喜欢上困境反转股呢?从振东制药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困境反转+业绩成长,形成的戴维斯双击才可以造就十倍的牛股。费雪的成长和格雷厄姆的估值回归两种理论结合在一起,才可以产生巨大的收益。(在低市盈率(PE)买入股票,待成长潜力显现后,以高市盈率卖出,这样可以获取每股收益(EPS)和市盈率(PE)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这种投资策略被称为“戴维斯双击”,反之则为“戴维斯双杀”。戴维斯1950年买入保险股时PE只有4倍,10年后保险股的PE已达到15倍至20倍。也就是说,当每股收益为1美元时,戴维斯以4美元的价格买入,当每股收益为8美元时,一大批追随者猛扑过来,用“8×18美元”的价格买入。由此,戴维斯不仅本金增长了36倍,而且在10年等待过程中还获得了可观的股息收入。小小辛巴的重剑无锋(选股之道)4在市场投资中,价格的波动与投资人的预期关联程度基本可达到70%-80%。而不断抬高的预期配合不断抬高的PE定位水平,决定了价格与投资人预期之间的非线性关联关系。以前这个现象被称作市场的不理性行为,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市场的理性短期预期导致的自发波动。也可以称作“戴维斯双击效应”。双击策略其实很简单:以低市盈率买入潜力股票,待成长潜力显现后,以高市盈率卖出,这样可以尽享EPS和PE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双击并非戴公独创,事实上很多投资家都有类似策略,但是戴公却神乎其技,凭此名满天下。双击和巴老“永恒价值”相比,显然世俗化了很多,但是对于新兴市场的投资者,或许双击更实用一些。双击把买入价格放在企业质量之前,强调低市盈率,其实暗含了很多安全边际的保护。对PE提高的期待使得不会轻易陷入“雪茄烟蒂”的陷阱。卖出策略提醒投资毕竟不是婚姻,再长的持股期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还是要离场。戴维斯坚持的操作很简单,以10PE买入每年增长10-15%的公司,五年后市场会给这公司更高的预期,便会以13甚至15PE买入,此时戴维斯卖出,其获利率是相当可观的。相反,很多人以30PE买入期望每年增长30%以上的所谓成长股,六年后的获利率只有前者的一半不到。因为在成熟的经济体,期望一个公司每年保持30%以上的净利润增长率,以摊薄其PE水平的难度是很大的。EPS:11.21.41.61.82.53.5510倍PE:1012141618(此时的价格很可能在12元)--转折20倍PE:5070100此时股价即由12升到50元--100元,获利4倍--8倍,而净利润只是转折性地由10%/年增长到40%,同时双击中的PE变成了20,可以看出,戴氏双击的高获利度在于其PE的大幅提高,而净利润的拐点大幅增长即是催化剂!戴维斯双杀与双击策略相反,为从双高到双低的负循环过程。在我看来,戴氏双击或双杀,其实也是价值投资的一种操作方式,虽然不同于巴股神。巴氏价值投资的核心是毛利率及其带来的企业价值增长。我称之为纯粹价值投资或非市场型价值投资。戴氏方法的核心是市场预期及其带来的投资者对公司估值接受度的变化。我称之为市场型价值投资。两者最大区别,一个远离市场,一个依托市场。我认为,对于中国市场来说,考虑到优质上市公司的缺乏、政策市的特点以及整个市场的投资风格等因素,戴氏双击比巴老的投资方式更适合中国市场。)从投资大佬的风格来看,喜欢次新股、小盘、成长、困境反转等因素的股票显然风格迥异。然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也必定有与众不同的结果。十年一梦,天道即我道,我道即天道。如果你想比大众拥有更好的表现,行事就必须有异于大众。约翰-邓普顿C、选股的前提-安全。安全是选择股票的第一前提,如何做到安全的前提是合理的估值,算出一个企业的合理估值区间。安全就是远远低于价值的某个地方。价值投资派中有一种观点是选择成长股,“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一家优秀的企业,远比用便宜的价格买入一家平庸的企业要好得多得多”,即使有这句话,当你小小辛巴的重剑无锋(选股之道)5从历史数据中冷眼看待所谓的成长牛股中,也会发现,没有安全,所有的成长都是扯蛋。安全永
本文标题:股票投资之重剑无锋(小小辛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581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