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科举制研究综述
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22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2月下总第131期科举制度是由国家设立许多科目,通过统一考试,进行选拔人才、分配官职的制度,因分科考试而得名。改革开放以后,研究科举制度的成果已经数不胜数,本文选取国内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对象,分析其研究的方向、视角与着眼点,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20世纪80年代:对科举制度以介绍为主,进行较客观的评价1.主要对科举制度的内容和形式作较详细的介绍,并探讨一些名称的起源这些成果,如左益寰撰写的《唐代科举制度述略》,较详细地介绍了唐代科举制度的概况、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性质,在科目上区分了文科与武科,在时间上区分了岁举与贡举;又介绍了考试的内容、授官的程序、考试的方法。[1]盛奇秀撰写的《唐代明书科述考》中,也对唐代的考试科目作了详细的介绍。[2]2.对八股取士作了较客观的评价,而不是单单论述其消极的方面许树安撰写的《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及其他》首先批判了八股文的缺点,随后深入探讨八股文的形式与内容,并主张应发扬其积极因素:如贴试中注重世子的文化素养,提倡用官话即我们现在提倡的统一语言标准,具有促进民族融合的积极意义,这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3]3.客观分析科举制度对当时以及现在社会的意义,探讨科举制中应发扬和摒弃的东西如杨学为撰写的《漫评科举考试》不失为当时的典型代表。他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以科举制度最完备时期的清朝为例,认为科举考试首先属于国家考试,体现了国家意志;第二,分级进行;第三,分文、武两科;第四,按期举行;第五,通过不同等级的考试可以获得相应的功名;第六,功名与任官衔接。[4]从这六点介绍了当时科举考试的概况,并肯定了其积极因素,同时也批判了其不合理性,如作为知识分子的出路,只有一种取士考试,容易造成严重的不平衡,阻碍了其他各种人才的成长。论者由此出发对当时中国的教育制度作了建议:“一个国家的考试制度,应为各种不同类型、层次的人所掌握的知识及所具备的能力提供科举(引自原文,笔者认为应是“科学”较为通顺),准确的测量或评价,同时也就为各行各业录用所需的各种人才提供了依据。这样才有利于人尽其才。因此,一个国家的考试制度应是各种不同作用的考试互相配合的体系。”[4]对于科举的批判,作者也作了归纳:“实行科举以来,对科举的批评不绝如缕,主要批评考试内容限于理学,特别是批评考试形式不能充分考核人的能力,死记硬背,从而对教育产生了恶劣的影响。这些对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批评都是正确的。”[4]所以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引以为戒的是:“中国长期忽视测量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恐怕同考试是由官府承办这种管理体制有关。科举是国家考试,目的是选拔官员,由官府办,权威大,管理方便。这是很大的优越性。但是,官府办考也有很大局限,官员平时忙于政务,不利于开展理论与技术的研究。”[4]综上所述,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对于科举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于科举制度的介绍方面,而且内容主要是唐代与清代的科举制度,对其他朝代关心较少,但是已经不局限于简单的否定批判,而是能够作出更加客观的评价。二、20世纪90年代上半叶:从较细小的方面入手,以新的角度与视野审视科举制度1.采用新的角度与视野关注科举制度1992年刘海峰撰写的《“科举学”刍议》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科举学”这一概念,并建议创立“科举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观念,从新的角度对待科举制。他还阐述了科举制在东南亚与西方国家的影响,以及海外研究科举制度的一些现状。[5]2.更加关注唐代与清代以外的朝代,而且从较小的着眼点出发,更加深入细致如,何忠礼在其撰写的《略论宋代的明经科》中,详细论述了宋代明经科的设置时间,与其他诸经科的区别,以及熙宁变法后明经科的罢废等。再如,张希清在其撰写的《宋代殿试制度述论》中,也探讨了殿试的创建与确立的时间,并提出了殿试并非开始于武则天,而是由宋太祖开创的观点,还从考试地点、考官、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试卷考校、唱名赐弟等内容对宋代殿试制度作了详细的描述,较客观地评价了其影响。[6]3.从其他角度审视科举学如吴建华撰写的《科举制下进士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从进士的数量结构、地理分布分析了我国文化重心从隋唐时期的黄河流域转移到明清时期的南方现象,又论述了进士的家庭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科举制研究综述杨文博摘要:在科举时代,科举成为整个教育制度的重心。近百年来,它一直受到中外史学界的关注,至今仍然是中国古代选举制度史和教育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将综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对科举制度的研究概况,重点是研究视角和对其评价的变化。关键词:科举制度;研究综述;研究视角作者简介:杨文博(1984-),男,黑龙江鸡西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史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教育史。(浙江杭州310028)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23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2月下总第131期出身和社会流动情况,指出社会的上层比下层平民更容易中进士的现象。[7]三、近十年以来:更加关注科举制与社会现实的结合,强调其积极方面1.对科举制度的研究更加深入细致,并且注重与现在的教育考试改革相结合如刘海峰撰写的《“科举学”研究与教育考试改革》,结合我们现在的教育情况,具体阐述了科举制对现代教育制度及教育价值的影响,科举制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与高考的比较和鉴别,与自学考试的关系等,并列举了科举考试对我们现在考试制度所具有的借鉴之处。[8]2.更加注重科举制的积极方面,为科举制平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首先,随着对于科举制研究的越加深入,人们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科举制度;其次,科举制中的积极因素为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所利用;再次,科举制中的积极因素也越来越为我们所认同。如梁宁森撰写的《科举制:英国文官制度的起源》,也充分肯定了科举制的积极意义,并引用余秋雨对于科举制的评价:“科举以诗赋文章作试题,并不是测试应试者的特殊文学才能,而是测试他们的一般文化素养,测试的目的不是寻找诗人而是寻找官吏,其意义首先不在于文学史而在于政治史。中国居然有那么长时间以文化素养来决定官吏,今天想来都不无温暖。”[9]3.从多学科视角分析科举制的影响如刘海峰撰写的《多学科视野中的科举制》,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其在各方面的影响。[10]再如郑若玲撰写的《科举考试的功能与科举社会的形成》,从其对教育、文化、政治等发面的影响作了客观的论述。[11]又如胡平撰写的《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从政治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他首先从科举制度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阐述了科举制度如何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肯定了其积极的影响,如“推进了思想的统一,改变了门阀政权结构,有利于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12]等,并且谈及了一些国外学者对于科举制的评价。但是此文只是单纯地描写了科举制对于古代政治的影响,较少谈及其弊端。4.更加注重对于科举制的反思如刘海峰撰写的《重评科举制度——废除科举百年反思》,认为以前的研究多囿于清末人士对科举制的否定评价,此文则从古人评价、今人辩护、历史的反思三方面出发,从新的角度还科举以真相,并进行了认真的思考。[13]5.站在国际的宏观角度,关注更加细小的方面,而不是局限在对于古文献的研究如何忠礼撰写的《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的研究》,首先从科举制的起源论起,其中引进了“五四”之后一些近代学者与日本学者关于科举制起源的观点,如中国老一辈的史学家范文澜、翦伯赞、周谷城、钱穆、陈寅恪、邓之诚、陈东原、吕思勉、吕振羽等人,以及国外著名的中国史研究者,如日本的宫崎市定、美国的柯睿格(Ed-wardA.Kracke.Jr)、费正清(John.K.Fairbank)等人,他们大都主张科举制度起源于隋代。如陈东原在1934年说:“这科举制度虽确立于唐,而实创始于隋。”周谷城在1939年说:“科举制,盖取分科目而举士人之义,这个制度创始于隋炀帝时代。”宫崎市定在1946年也说:“中国的科举,自隋代至晚清,实行时间长达一千三百有余年,这是一种选拔高等官员的资格考试。”[14]这一时期的研究站在当今时代的角度,给科举制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引用的资料更广泛,视角更宽阔,尤其注重国外与港台学者的观点。结合以前研究中的一些视角与观点,笔者认为,在今后研究中我们应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注重与港台以及国外专家进行交流。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重视国内学者的视角,拘泥于国内的文献,今后应更加关注外国人眼中的科举,站在更宏观的角度看待科举,这或许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科举制的研究。第二,注重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科举制度。教育学者应与各学科的专家进行交流,考察其他学科领域,如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者是如何看待和研究科举制度的。第三,注重史料的发掘与整理。如在各种小说中发现新的角度或着眼点,寻找新的研究问题,例如《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第四,注重科举制度对现在教育制度的借鉴。我们应更加具体地说明科举制度值得今人借鉴之处,如应如何更好地发扬科举制度的公平精神,如何处理考试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等。参考文献:[1]左益寰.唐代科举制度述略[J].复旦学报(社科版),1983,(6).[2]盛奇秀.唐代明书科考述[J].文史哲,1987,(2).[3]许树安.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及其他[J].文献,1986,(3).[4]杨学为.漫评科举考试[J].教育研究,1989,(11).[5]刘海峰.“科举学”刍议[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4).[6]张希清.宋代殿试制度论述[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2).[7]吴建华.科举制下进士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J].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1).[8]刘海峰.“科举学”研究与教育考试改革[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4).[9]梁宁森.科举制:英国文官制度的起源[J].学术交流,2007,(5).[10]刘海峰.多学科视野中的科举制[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6).[11]郑若玲.科举考试的功能与科举社会的形成[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2).[12]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1).[13]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废除科举百年反思[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2).[14]何忠礼.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的研究[J].历史研究,2000,(6).(责任编辑:张中)
本文标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科举制研究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69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