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痛苦的爱--体罚在家庭教育中的必要性
痛苦的爱——体罚在家庭教育中的艺术性与必要性通过体罚及时遏制孩子的不良行为,教育品行不良的孩子,是家长和老师时常采取的教育方式,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特征。而体罚教育毕竟是我国当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于是形成了教育理论倡导和法律禁止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因此,我们有必要来冷静的思考:在一定条件下,家庭教育中体罚的必要性和艺术性。为什么说对孩子进行必要的体罚是必须的呢?首先,孩子还小,根本没有什么是非观念,动物性居主要地位。你对他们讲道理,他能听得懂吗!他能记得住吗?做错了事情,你对他说,这是错的,以后不要再犯了,他也会答允,但是他能记得住吗?而体罚他一次则就不同了。我儿子小的时候很喜欢玩火,见到点燃的蜡烛也要去摸摸。开始也是担心,时时注意。又一次他又去摸点燃的蜡烛,我故意不管,结果烫了一下,手很快就缩回来了,以后再也不玩火了。第二,体罚可以让孩子明白做错事是要负责任、要付出代价的道理。注意,我说的是适度体罚。相信绝大多数家长溺爱孩子很容易做到,要对孩子进行体罚恐怕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担心对孩子的体罚会造成孩子的身心伤害的人,大可放心。不妨这样,事先定好法度,依法进行,就不会滥用体罚了。第三,出于爱的体罚在家庭教育中是必要的。必要的批评教育和体罚教育等惩罚没有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了是非标准。本应被家长及时、有力地纠正的缺点错误被遮蔽和搁置下来,取而代之是实际意义的不作为。导致孩子的缺点不断蔓延,最后犯下一些不可挽回的错误。因此,在对学生实施激励等爱的教育的同时,体罚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但这里的体罚不是滥用,要有个度。根据我的经验,要打得科学,打出艺术并不容易。那什么是科学地打呢?首先要有明家规、定尺度的家法。孩子们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错的是新错还是重犯。错了打哪里,打多少下,打的时候不能有不良的反应。打完之后要孩子表述受罚后的决心。其次“体罚”也是一门教育艺术体罚是一把“双刃剑”,能育人也能毁人,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用好,则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用不好,则事与愿违。所以,我们要呼唤“聪明的体罚”。在使用体罚手段时,既要注意方法,更要讲究艺术。1、“打”他是爱他,但不能随心所欲体罚的根本宗旨在于“治病救人”,其出发点和终结点都应出于爱。要让孩子明确受罚的原因。体罚不能随心所欲,不能因家长的情绪变化而任意惩罚,而应该制定规范,照章施行。学生犯了哪类错误接受哪种惩罚,惩罚的时间、地点,执行的人员等都应规定清楚。由父亲执行较好,秉承“严父慈母”的传统。家长对孩子实施处罚时一定要心中有爱,打心里爱着孩子,立足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切忌随心所欲。2、与说服教育相结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我们的教育孩子的原则。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能被家长的“情”“理”所打动,理解家长的苦心,自觉改正错误,应为首选的教育方法。但在不得不实施体罚时,也应先讲清道理,告诉孩子他的错在哪儿,为什么要对他们进行惩罚,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比单纯的体罚效果要好。同时要做好善后工作。体罚难免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体罚结束后,要及时做好善后工作。一如既往地关心爱护犯错的孩子,密切关注被罚孩子的言行举止,避免不良后果发生。3、罚之有度。体罚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教育才是目的。凡事都有一个“度”,把握好体罚的度至关重要,既不能过重,也不能过轻。体罚是在关爱的前提下教育孩子的方法。一定要适度处理,不可感情用事,否则带来严重后果。体罚也好,奖励也罢,都是必要的家庭教育手段,是彼此兼容而并非对立的,关键是必须有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作为一个家长,要了解体罚,还要学会适当的、正确的、艺术性的运用体罚,要罚之有理,罚之有据,罚之有度,罚之有情,这样的惩罚才合情合理,深入内心,触及灵魂,这样的体罚才有教育意义。
本文标题:痛苦的爱--体罚在家庭教育中的必要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708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