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杂志《孔学新苑》策划案策划人:乔淇摘要:本杂志策划案以街头和网络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阅读兴趣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围绕传统礼仪缺失、孔学普世价值等方面的创办背景,对杂志《孔学新苑》的办刊理念、宗旨和受众进行了定位,刊物板块设置包括“每刊一论”、“儒者的生活”、“名人与孔子”等9个栏目。同时,对稿源渠道和运作方式也进行了策划,找到了解决的方式和途径。通过该策划案,力求使杂志《孔学新苑》成为一本将传统理念与现代思想相结合,通过新的视角去解读孔子思想、儒家学说的杂志。关键词:杂志设计孔子儒学策划本杂志由乔淇和张静共同完成。其中前期设计与策划由乔淇负责,后期编辑制作由张静负责。这是一本呼唤孔学文明的杂志,它不光是文学、不光是现实、还不光是杂志。我们喜欢在千年前的孔老那里,寻找照耀我们现实的光芒,我们渴望用传统文化的“仁”和“礼”,洗礼我们的一代又一代。一、杂志名称:《孔学新苑》这是一本将传统理念与现代思想相结合,通过新的视角去解读孔子思想、儒家学说的杂志。这里的“孔学”并不是单一的对孔子个人学说的探讨与学习,还包括对受孔子影响的后面一代又一代的人的思想的研究与探讨。二、创办背景:1、传统礼仪在青少年中的严重缺失。一项调查表明,在现在的青少年当中,有40%不知道孔子为哪个时代人物,有80%不知道孔学的核心思想。我国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而宝贵。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人礼仪指导,从古延传至今,曾经影响到了东北亚、东南亚乃至欧洲,有的国家至今还沿用中国的儒家礼数。然而,作为孔学发源地的中国,在以“80后”、“90后”为代名词的青少年当中,对于传统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渐渐在时代的潮流中迷失,在这类群体中,很多人沉浸在金钱、享乐当中,不思进取,他们的各种价值观在各种非主流文化中产生了2巨大偏差,在大量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看到了严重违背儒家仁礼的事件频发发生,诸如中学生群殴侮辱女同学,“90后”女孩大骂汶川地震等等让人心寒的报道。2、孔学在国外反受热情追捧。在中国渐渐忽略孔学的时候,在中国青少年对孔学不屑一顾的时候,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掀起学习孔学的热潮,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接近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截至2009年8月,世界已有八十三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68所孔子学院和71个孔子课堂。一位在孔子学院学习的外籍学生说:“孔子真是一名了不起的人物,他的思想让人着迷,中国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她的文明让我们肃然起敬!”[1]然而,对于这位外籍学生的赞扬,我们受之有愧,因为对于孔子学说,我们正在渐渐遗忘……说起来,孔子学院的总部(ConfuciusInstituteHeadquarters)设在北京,2007年4月9日挂牌,境外的孔子学院都是其分支机构,主要采用中外合作的形式开办。但是,除了北京的孔子学院总部,在中国的其他地方,我们却很少看见传授孔子学说的机构,更不用说受到国人的追捧。3、孔学的普世价值。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之用,和为贵”。多少年来,中国被外界称为文明古国,这和孔子的仁礼思想有着很大的联系,然而经过多少年后的今天,暴力、色情、唯利是图、敲诈勒索等等与道德相悖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越演越烈,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文明礼仪都到哪里去了呢?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消耗地球自然资源较严重的工业文明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其背后不能不折射出人类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社会系统等构成的文化不和谐与其产生剧烈的冲突。近年来,自然灾害也在频频发生,地震、凝冻、旱涝灾害等等,这都无不在警告着我们人类该认真反思了。我们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才能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3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孔子所谓的“中”,不是折衷与调和,而是指在认识和处理客观事物时,要做到“适度”、“恰如其分”,而“适度”和“恰如其分”的基础就是从实际出发。孔子还提出了“和为贵”的观点。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礼”本来是用来显示不同等级之间人们身分差别的,强调“和为贵”,就是强调差别之间、不同等级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和谐。这种强调协调与和谐的观点,脱离开其维护宗法等级制的内涵,在处理人际关系与处事态度上,乃具有现实意义。所以,作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有义务重树孔学盛名,于是我们创办《孔学新苑》。三、办刊理念:传播孔学文化,提升儒学价值,让青少年学习和钟爱孔学,以古鉴今,用孔子儒家思想扭转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争取用杂志的力量,用文化传播的力量,构建一个秉承孔子仁礼相成,和为贵的社会氛围,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不懈努力。四、办刊宗旨:崇尚儒家道德,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用新理念去理解儒家文化,提升儒家思想价值。五、受众定位:力求内容新颖,风格通俗易懂,让下至小学生,上至耄耋老人,都能理解其文字,都能喜欢其形式。本刊纵向可挖掘度又很大,不同年龄层面、及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阅读《孔学新苑》,将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感悟。六、杂志背景分析:据调查,目前国内现刊中,只有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的《孔子研究》期刊。它是一部学术性刊物,旨在推动孔子、儒家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研究,总结和继4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繁荣学术研究。刊登研究孔子、儒家和其他各学术流派的哲学、政治、经济、道德教育、宗教等思想。其优点在于学术性强,且是双月刊,具有一定的深度,适合精英阶层进行研究。也正因为其学术性强,受众面也就相对较窄,无法弥补现代儒学文化缺失的需求。所以,创办一本古学与现代结合的杂志势在必行。另外,网络媒体中,还有由中华孔子学会主办的中国孔子的纪念性网站:中国孔子(),其设有“文化信息”、“儒学文萃”、“视频专栏”等专栏,分类较细致,内容也很丰富。但是由于网络的局限性,满足不了所有受众的阅读需求,在便携性上存在一定的缺憾。七、刊物特点:针对现在国内儒学文化的缺失,我们应担当起传播国学文化的职责,让我国的新一代从小就培养学习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孔子思想、儒家学说对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这样一来,我们也就面临了孩子们对古代文学的接受能力差的挑战。虽然需要对古代文学进行学术性的研究,并将之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去,但我们更需要让国人对其进行认知和了解,尤其要培养孩子们对孔学的兴趣并吸收其中的精华。所以,《孔学新苑》与其他同类杂志相比,有了一定的突破,它将乏味枯燥的传统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它秉承着传播孔学文化的思想,将传统理念与现代思想相结合,通过新的视角去解读孔子思想、儒家学说。同时,它还符合各个年龄层次不同的需求,虽然普遍都能看懂、接受,但是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群阅读本杂志,又将会有不同的收获及感悟。八、栏目设置:1、儒家经典学习——“每刊一论”《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杂志每期设置“每刊一论”,选取以上著作的经典语句,一期一句或一段,并5以古文和翻译对照的形式对其进行解释与分析。不仅学习了论语及四书五经的思想,还可由多人来谈谈对其的感悟及看法。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还增加了读者的参与性。2、儒家故事连载——“儒者的生活”故事是现在的青少年读者普遍喜欢的一种文学方式。孔子也有很多故事,可以说他的每一个故事就是他一个经典思想实现的过程,比如在《论语》中,孔子的言论常常是在一个事件当中被提炼出来,成了代代传颂的经典。在杂志中连载孔子故事,以现代讲故事的方式,展现孔老的生活,再现经典情景,激发青少年读者阅读兴趣。比如有一个故事:孔子的一位弟子见到有人溺水,他奋不顾身,跳下水去,将其搭救上岸,事后,这位家属感谢他,给他一个“贵重”的酬谢:一头牛,孔子门生“见利忘义”,接受了这一份礼物。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此事后,却对此学生的所作所为备加赞赏。孔子的解释是:虽说拯救他人生命后收受谢礼面上看有悖于“崇高道德”,但却可以激发更多的人产生类似的道德行为,也会使更多处于危难之中的人获得援助,惠及大多数人的道德才是道德的真正意义所在。如果类似故事刊登在杂志上,势必引起读者的浓厚兴趣。同时,这里的故事不仅仅局限在孔子个人身上,从唐宋元明清到现代儒家的故事都可以一一道来。虽然故事主角都是一些名人,但同时他们也是凡人。不仅如此,有些“腐儒”的生活也做介绍,讲述他们食古不化、欺世盗名的经历。这样不仅扩大了杂志的内容范围,也掀开了新的视野,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正因为如此,“思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分享了解他们的故事,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儒、道两家思想,一个刚健有为,一个柔顺因循;一个入世进取,一个潜隐退守。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即便是个人的修身养性,最终也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2]无论得志还是不得志,无论困厄时还是显达时,都不应该绝人逃世。道家面对残酷的现实,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道家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固执地守护着人的精神的尊严,辛勤地开垦着人的精神的荒漠,把人生从一切无法消除的痛苦和灾难中拯救出来,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获得一种宁静的自由和圣洁的心境。6在现在看来,儒家那种把自己命运与社会、国家相结合的观念更加被我们需要。在这经济发展迅速、环境恶化严重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一份责任,积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中去,为社会的科学发展尽一份力。3、孔子现象——名人与孔子自古以来,孔子思想一直在不断地发展,每次发展都存在着改革和保守两面性。一方面,它有其合理性,就是反映了当时要求统一的思想,消灭混乱的局面,形成一个有秩序的统一社会;另一方面,孔子对事物发展的认识还不能完全符合当时的实际。许多名人和孔子之间都有着很多故事,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主张统一的思想,明确提出“定于一”的口号。孟子对周天子不再寄予任何希望了,便提出只要实行“仁政”,小国也可以统一天下的主张,这比孔子的统一思想大大前进了一步。他还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同一时期的荀子提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以水喻民,以舟喻君,强调民心的作用。秦朝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使儒家学说遭受灭顶之灾。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他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得到汉武帝的采纳,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王安石早年即立志直追孔孟,以“孟、韩之心为心”,以重振儒学为己任,这也是当时许多儒者的目标。但在如何重振儒学方面,他有自己的卓尔不群的见解。他并不想只是单纯地重复孔孟的话语,而是试图予以创造性地解释与发挥,得到其精神。创新才能生存,创新才能发展。那么如何创新呢?他认为一个重要的方式便是稽天法古,以先王之道来充实后起的儒家,返本还源,通过重新疏通儒家思想的源头活水来寻求儒家的真精神
本文标题:杂志孔学新苑策划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72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