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平语近人心得体会6篇
平语近人心得体会6篇近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节目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生动全面的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节目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受到广大群众喜爱,也让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习总书记用他自身的经历和历史先贤的经验给我们作出了指示,为民入心。为民入心,做接地气的党员干部。“衙斋卧听潇潇竹,一枝一叶总关情。”习总书记引用郑板桥的诗句让我们体会到他深切的爱民之情和诚挚的为民之心。在府衙中听外面萧萧的竹声,就像民间的疾苦声,每一枝叶都与我的感情深深相连。一枝一叶皆生长于根,根为枝叶贡献水分营养,枝叶为根提供雨露阳光,相依相存,就像我们党和群众一样。习总书记在陕西梁家河插队时,与民同吃同住,为梁家河修建沼气池,真正为老百姓照明问题排忧解难。接地气,就要像总书记一样真正脚踏实地深入群众。每一名党员干部既是党的战士,也是人民的孩子,时刻站在人民群众中,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与民众福祸相依,我们党员干部才能交出人民真正满意的答卷。为民入心,做甘于奉献的党员干部。“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习总书记引用万斯大的书中文句让我们学习到怎样为民服务。利民和厉民,两周截然不同之道,清楚明确的给党员干部工作指明了一个简单明晰的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民是否有害于民。能给百姓带来好处的,即使需要干部付出得更多一点,也要毫不犹豫的执行。会给百姓带来坏处的,必要雷霆手段扫除干净。做甘于奉献的干部,就是要把老百姓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的地方当成自己肩上的担子,努力下功夫去改变。把老百姓的安心、放心、舒心的地方,当成对自己的鼓励,进一步发扬推广。为民入心,要做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习总书记引用管子的文章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能否用手中的权利造福人民关乎国家政权的存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历史的教训让我们既要哀之,也要鉴之。政权兴废在于民心,民心去向在于干部作为。党员干部手握人民所赋予的权利,故权利本应服务于人民,行使公权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做清正廉洁的干部,就要明镜心中悬,手握两尺剑,常怀敬畏心,为民请真愿。我们用手中的权利来为人民办事,则国家的未来必然兴盛,用手中的权利来为己谋利,则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平语近人心得体会7篇近日,《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全国各大网站放映,其中第三集主要谈到立德,何为立德?德,是一把衡量做人准则的标尺,是一种隐性的社会行为契约,是一种引领社会风气的导向。国无德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顽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有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有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纵观那些名垂青史的人,大多都是德行高尚的人。毛泽东同志要求党员同志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李大钊、焦裕禄、文朝荣等不怕牺牲、肯于吃苦、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道德楷模,感召无数共产党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品格,夯实道德基础。官无德不为。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政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为官者的道德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领导干部作风不正、品德败坏、腐化堕落,将会严重败坏党的形象和声誉,甚至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反之,为官者管住自己的手,管严自己的嘴,管紧自己的腿,不踩“红线”、不越“雷池”、不闯“禁区”,言行一致、施政以德,正直清廉,忠于职守,多为人民做好事、谋事实,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就会提升,社会思想道德就会进步。平语近人心得体会8篇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非常重视立德修身,为人需要品德,从政需要官德,治国需要每一个人都有内化于心、外现于行的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立德的问题,关于为什么立德,总书记讲“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个什么德?总书记讲过,“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该怎样立德呢?总书记讲过,“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首先,为什么要立德?一是道德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里面它都会有各种不同的、多种多样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有的甚至相互之间还是矛盾、冲突的。但是一个社会要稳定、要和谐、要发展,它一定是需要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二是道德对每一个个人的发展、进步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其次,立个什么德?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明大德讲的是国家之德,明大德对每一个个人来讲就是要立志报效祖国。守公德,顾名思义,就是公共领域的道德。对共产党人来讲,守公德就是要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私德。私德简单来讲,就是私人领域的道德,就是私人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风尚、品质和习惯。对于党员干部来讲,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严把“私”字。要做到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最后,该怎样立德呢?第一点,勤学。勤学是修炼道德的基本方法,要向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学习;勤学就要向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第二点,明辨。明辨就是要善于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善于做出选择。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讲过,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掌握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掌握了这把钥匙。第三点,笃实。道德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日积月累的结果,道德的养成贵在坚持。平语近人心得体会9篇人们常说国家、国家,国和家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在“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中提到“国之本在家”,本期主题“国之本在家”表达的是家庭是国家之根本,国家是亿万家庭的结合体。正所谓“家之本在身”――家的根本在于自身,自身的培养离不开家的哺育。对此,王杰教授提出三个问题“重视家庭、重视家教、重视家风”。家庭,就是一家人在一起,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总书记说“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正所谓有国才有家,有了国家的安定,我们才能待在家里,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有了家庭的发展,我们才能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踏踏实实地求发展。从根本做起,从家庭做起,从青少年做起。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父母除了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还要给孩子最好的教养。家教,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被父母呵护,父母总是想给孩子所有的爱,但一定不是溺爱。“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教育孩子应该循循善诱、以身作则,切不可爱子心切、庇护所有。当今社会中校园欺凌现象时常发生,当大众责怪“小霸王”称霸校园时,可曾想过孩子的教育缺失也是家庭的缺失、父母的失责。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要做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风,家族代代相传,留给后代宝贵的财富。总书记强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古往今来不缺乏名门望族,人们总是羡慕名门家族的繁荣昌盛,殊不知,其实代代相传的“秘诀”就是祖上留下的家风、家训,后人严格遵循、恪守本分,让家风传承不息。总书记鼓励共产党员要向杨善洲、焦裕禄、谷文昌等同志学习,树立起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做人民的楷模。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国中有家,家中有国,不曾分离。守护好家庭、守护好家教、守护好家风,把家庭融入国家,把家庭梦融入中国梦,再用千千万万个家庭梦汇聚成美好的中国梦,让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平语近人心得体会10篇“为政为民,他们一直在努力”,“治国有常民为本,小康关键看老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何上好立德这堂必修课”,“司马光铭记终生的不是砸缸,而是父亲的这句话”,《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朴实的话语里洋溢的是真知灼见,让我对基层工作获得新的感悟。用心真干,我们要热爱工作。热爱有什么作用?它会让我们不畏困难,在艰难的环境中乐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工作上亦是如此,爱一行做一行精一行才能成一行,我们应从思想上、态度上、行为上出发,热爱工作,用心工作。思想上,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工作于我们来说是赖以生存的基本,是我们立足社会的保障,不能逃避就要勇敢面对,热爱工作本就是热爱生活。态度上,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对待工作,态度决定程度,只有好的工作态度才能决定我们处理工作的程度甚至高度。行动上,我们要真正地做到热爱工作、开心工作、微笑工作,带着热爱的心情、积极的心态来应对每一件大业务、小事情。用脑巧干,我们要灵活思维。工作无大小,但方式有优劣,我们不能总是埋头苦干而不抬头看看有没有“捷径”。作为基层工作者,无论是面对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投资还是安全稳定、民生事业等等,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工作,本就事多人少的窘境,更加要求干部具备灵活的工作方式、创新的工作方法才能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稳步前进。这就要求我们,一要多想,不能只是服从领导安排,要立足岗位,从本职出发,多思考应对工作的方式方法;二要敢想,作为基层干部,一定要具备敢想的能力。不能畏首畏尾,要积极、大胆地去思考;三要能想,多想、敢想的前提是能想,要拥有能够思考的能力和水平,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善学习、常请教、多积累,才会有提升。用手实干,我们要切实作为。扑下身子才能抓落实,光说不做只会是“嘴把式”。面对各项工作,只有真正的切实作为才能为基层事业加油助力。我们务必要做到勤于作为、善于作为、敢于作为。勤于作为要求我们要多做事,业精于勤,量变才能产生质变,只有多做才能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推进工作进展、提高工作实效;善于作为要求我们要能够灵活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切实提升工作效率,而不一味的作无畏功;敢于作为要求我们在开展各项工作的时候,能够敢于思考、敢于创新,不畏首畏尾,大胆也能出奇效,勇敢才能攀高峰。知“平语”以“近人”。“平语”让我们充满力量;“平语”让我坚守理想;“平语”让我们战斗在为人民服务的基层第一线。平语近人心得体会11篇近日,《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全国各大网站放映,其中第三集主要谈到立德,何为立德?德,是一把衡量做人准则的标尺,是一种隐性的社会行为契约,是一种引领社会风气的导向。国无德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顽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有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有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纵观那些名垂青史的人,大多都是德行高尚的人。毛泽东同志要求党员
本文标题:平语近人心得体会6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767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