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标解读与教学策略
浙江省新课程以来:2009年:第17题,《尼布楚条约》中关于“中国”的理解;第18题/3,“孔子已经换上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第21题/2,“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说法正确的是”;2010年:第19题/2,中国民族关系有成功经验,发生在清朝的是;第20题/2,孙中山革命言论的先后顺序是;2011年:第20题/N,邓小平言论,主要反映的是;第21题/N,(关于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正确的是两道经典高考试题……【例一】(1995年全国卷)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比较秦皇、汉武的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例二】(1992年全国卷)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试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赵翼的这一观点。[思考感悟]此题在90年代是不可多得的好题之一,也是评价历史人物题中最为经典的题之一。这道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历史人物和其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相似的历史活动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就能导致不同的历史结局。实际本题蕴含四个问题:①赵翼的话对不对?②唐朝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③杨贵妃在唐朝衰落的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④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应当处于什么地位?如能解决好这四个问题,本题就迎刃而解了。[思考感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注意实事求是,不论是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都不能任意夸大,主观臆断。课标要求:通过学习,认识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既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与其个人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掌握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尤其要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第一部分:课程标准解读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素质之一。解读:1、该模块介绍的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的历史人物及其活动;2、这些历史人物是特定时代的产物;3、这些历史人物从不同侧面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4、科学地评价这些历史人物在史上的作用;5、关注并重视这些历史人物在现实的影响。有力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三维目标★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了解代表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领域的22位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知道他们的奋斗事迹和成长历程,概述他们的历史贡献;探究他们与所处时代的相互关系,将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基于对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了解和他们成长历程的把握,提高讲述历史人物的兴趣,逐渐加深对历史人物及其历史贡献的理解,主动参与到资料搜集、评说人物的学习活动中,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历史人物作出科学的评价,从而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并且善于独立地多角度地表达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用心地体会这些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感受他们的心路历程和独特个性;确立求真求实、积极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增强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而不懈奋斗的使命感;提高经受挫折、适应社会生存环境的能力。选修四将历史人物分成六类叙述,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东西方的先哲、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亚洲觉醒的先驱、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科学家。这种划分可以使我们明确认识人物的主要特征,同时要求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当注意既全面客观又有所侧重。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内容分析(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三位历史人物评价古代中国历史人物,首先需要了解其一生中最主要的活动,把握其政治活动的主脉,(主要围绕他的政治主张和措施进行分析,看他对当时社会各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一般可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对社会生产和科学文化发展的影响;对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的影响;对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的影响;对加强中外关系和国际交往的影响等)。注意观察其超出他的前代人之处以及对后来历史的影响,以此来揭示这个历史人物一生政治活动的规律,直至对他做出客观恰当的评价。(二)东西方的先哲: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就是古代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思想家的探究,固然需要把握其思想观点、政治主张等,但思想家的生平(尽管好多都是阅读内容)及其生活的时代也应是我们关注的内容,因为后者对其思想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着重要从其思想主张对人类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影响作用去评价。(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诞生了一批杰出人物,如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他们是革命时代的产物,更是这个革命时代的象征。时势和英雄的关系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经典性诠释。我们之所以要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与主要活动,目的在于探讨个人与历史发展的关系,探究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及其影响。近现代世界重要历史人物主要掌握其对本国家、本民族历史发展进步有何作用;对本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有何作用。对此,内容标准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分析克伦威尔的功过、评价华盛顿的历史贡献、讨论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四)亚洲觉醒的先驱:在“亚洲觉醒”的过程中,因所在地域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又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中国的孙中山、印度的甘地和土耳其的凯末尔。首先引导学生在充分把握历史人物基本活动的基础上,恰当分析和评价每位人物在领导各自国家民族民主运动中的影响和作用。其次,注意从20世纪世界各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和引领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高度来审视和探究上述历史人物的各项活动,要认识到亚洲各国对争取独立和富强道路的选择是由本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也与重要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和追求目标有关。再次,学习和感悟民族解放的先驱们为了国家独立和富强“一往无前,愈挫愈奋”的精神,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结合作、共同成长的意识。(五)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理解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从本本出发,教条地机械地照搬马克思的句子,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的探索和创新,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重要品质,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六)杰出的科学家:就中国而言,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人物。牛顿、爱因斯坦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和最广为人知的科学家之一。我们既要对科学家们的科学成就及其影响有所了解,学习他们对科学事业的执着与献身精神,更要特别关注科学家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与科学态度。古代中国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3人思想家孔子1人世界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人近现代中国政治家革命家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3人世界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甘地、凯末尔5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3人科学家中国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3人世界牛顿、爱因斯坦2人教材布局三、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A、原则3、注意全面地辨证地去评价历史人物,重点放在其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方面;在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的同时,又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其时代局限性;4、注意历史资料的搜集、鉴别、去伪存真,对有关历史人物方面的史实进行认真的甄别。(论从史出,史论结合。)4、坚持生产力的标准,即评价历史人物时应主要分析历史人物对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人类社会进步是起推动作用还是阻碍作用,以此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1、正确认识杰出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2、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当地的历史环境中,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评价;(即通常所谓的时代性与历史性两大原则)如单元一的三位人物4、注意历史资料的搜集、鉴别、去伪存真,对有关历史人物方面的史实进行认真的甄别。(论从史出,史论结合。)4、注意历史资料的搜集、鉴别、去伪存真,对有关历史人物方面的史实进行认真的甄别。(论从史出,史论结合。)5、坚持生产力的标准,即评价历史人物时应主要分析历史人物对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人类社会进步是起推动作用还是阻碍作用,以此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4、注意历史资料的搜集、鉴别、去伪存真,对有关历史人物方面的史实进行认真的甄别。(论从史出,史论结合。)6、评价历史人物,首先必须明确评价的目的和意图,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最关键点)唐太宗的名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便是强调了历史对现实的指导作用。我们评判一个历史人物,不能仅仅孤立地停留在叙述评价他一生的功过是非上,为评价而评价,而是要着重于发掘他的现实意义,对后世、对今人有哪些借鉴作用,从中可以吸取哪些优良的品质特征,使今人更好地看待我们的社会,看待他人与自己的关系,看待事业的成败得失,从而升华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力量。B、评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具体方法评价历史人物需要用他们的具体言论、行为评述其是非功过。而阐述人物事迹时应当注意掌握适当方法。一般地说,评述人物事迹经常采用分类法和分期法。第一,分类法。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一般可分为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评述近代历史人物如林则徐、李鸿章、那拉氏、袁世凯等也可用此法。如林则徐事迹可分为禁烟、抗英、学习西方三大类。世界近现代史人物也可用此法评述,如评析拿破仑可分为:①政治野心家:a.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法国政权;b.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②大资产阶级的代表: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略)。③资产阶级军事家:a、发动带有反封建性的战争,多次打败反法同盟,防止了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b、对英、俄战争带有争夺世界殖民霸权和欧洲霸权的一面;c、对埃及、西班牙、葡萄牙的战争是侵略性战争。第二,分期法。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如孙中山的主要活动:①辛亥革命前:a、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b、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制定革命纲领“三民主义”d、领导黄花岗起义,冲击封建统治。②辛亥革命中:a、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b、发布《告各友邦书》承认不平等条约,不敢反帝;c、颁布《临时约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妥协退让,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使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③辛亥革命后坚持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a、1913年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b、1914年建立中华革命党,1915年发动护国运动;c、1917年发表《讨逆宣言》,反对张勋复辟;d、1917年秋发动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独裁统治;e、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由于资产阶级局限性,孙中山没有广泛发动群众,而只依靠一派军阀打另一派军阀,屡次革命大多以失败告终。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a、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决定改组国民党,与中共合作;b、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c、1924年5月建立黄埔军校。●第二部分:教学策略一、理清《人物》与必修课程的关系《人物评说》着重介绍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重要的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主要与必修一的政治史、必修三的文化史相关。与必修关联的人物只是“知识点”而不是“人物”;也与“评说”无关。通
本文标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标解读与教学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03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