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薛法根落花生课堂实录
薛法根落花生课堂实录薛法根落花生课堂实录第一课时一、导入:质疑笔名,引起疑问师:“落花生不仅仅是种农作物的名字,还是我国现代作家、学者许地山的笔名。有的孩子要问了:老师,我们的资料上写,他的笔名是“落华生啊!——因为那个年代人们常常把“花写成“华,所以“落华生其实就是“落花生。你对这个笔名有什么疑问吗?生:好端端的一个人,干嘛起个落花生的笔名啊?师:问得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许地山的散文名篇(板书课题)。咱们看看能不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许地山笔名的含义,同时还要看看,这篇著名的散文到底好在哪?二、检查预习:找准起点,夯实基础师:课文都预习过了。有信心把课文读对读顺的,请举手。(学生举手示意)哟,都有信心,那我就考考你们。也不多考,就考两道题,请看第一题。(幻灯出示一组词语:分辨尝尝便宜石榴)请你们四位起立,依次读这四个词语,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他们读的这四个词,读音上有什么特点?(生读)生:我发现这四个词语的第二个字都是轻声。师:果真如此,我出示的这四个词的末一个字都是轻声。所以刚才有两个同学读得不太准,第二个字要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像这样——(师范读。生再次齐读。)师:好多了,第一关顺利通过,请看第二题(幻灯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谁来读读这段话?(一生读)你读得不错,这段话可不好读了。有几个多音字,他读对了其中的三个(幻灯片中“空地“种花生“买种三个词语中的多音字变为红色),很不错!这个词(指“播种)有点疑问,在这儿应该读什么?生:是播种(zhong)。(师引导学生弄清读音后齐读)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附加题,刚才这个字(指“园)他也读错了,谁听见了?他读成什么了?生:应该是“后园,他读的是“后院。师:听得非常仔细。可是,为什么写“后园而不是“后院呢?这两字有什么区别?(师引导学生弄清两者区别)三、略读“种“收:引导发现,主动求知师:还是第一自然段。老师想请大家再读读,读着读着,哪个标点符号,哪个词,突然就跳进你眼睛里了?生:跳进我眼睛里的是那个“居然。我觉得收获应该是很平常的事情,为什么要用“居然这个词呢?师:收获了,他的家人事先想到还是没想到?生:没想到。师:没想到,所以用居然。为什么就没想到呢?别着急回答,看你们能不能联系上下文找找答案。生:因为没过几个月就收获了。师:这个时间比他们想的——生:要短。师:还有别的原因吗?看看母亲说的话,你能发现原因吗?生:因为它本身是荒田。生:这是我们姐弟几个第一次种花生。师:又是荒地,又是第一次种,没经验,结果种出来了。意外不意外?生:意外。师:心情如何?生:高兴。师:意外的高兴用个词叫什么?生:激动。生:喜出望外。师:瞧,他说的词多好,喜出望外。那是惊喜啊!就让我们带着收获之后的惊喜来读读这段话。(生齐读)师:看还能发现什么问题?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它们之间应该是顿号,不应该是逗号。师:他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判断,并列词语之间是顿号,这里却用的是逗号。问得好,为什么呢?生:我想可能这些事情是间断的,所以才要用逗号。师:你的意思是,每件事情都隔了一定的时间。那买种啊,翻地啊,播种啊,这几件事本身是一下就能完成的吗?生:不是。也持续了一定的时间。师:说得好,这么一猜就有答案了。其实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产生的。如果想要表达语气舒缓、时间较长的感觉,就用——(生:逗号)是的。如果你们在写作文时有这样的需要,并列词语之间也可以用逗号,而不是顿号。恭喜大家,两关都通过了。师:这一段话,寥寥数语,就交代了种花生、收花生两件事。接下来请大家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看除了这两件,还围绕花生写了哪几件事?(生自由读文寻找答案)师:这会儿尝了没?(学生摇头)还没呢!真正写尝花生的,看看课文的结尾,就那么一句话。说花生做的食品都——生:吃完了。师:是啊,就那么一句。还写了什么事?生:还写了议花生。师:是。其实那天晚上我们是边尝边议,可是经过刚才大家的寻找,发现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都是寥寥几笔,而议花生却用了那么多的笔墨。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生:因为议花生这件事,让作者获得了终身受益的启示。师:这是这篇文章的重点。重点的部分作者写得详细、具体,而次要的部分写得简略。这是这篇著名散文的第一个特点,你看咱们已经看出来了,就是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咱们平时写文章也不能平均用力,也得分主次,主要的详写,次要的略写。师:下面我们就直奔重点,看看那天晚上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围绕花生都谈论了些什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3-15自然段,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生默读课文后自由质疑)生:为什么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师:父亲回家那不是应该的吗?问题在哪?生:为什么父亲的到来实在很难得?师:你问得多好,父亲跟孩子一起吃饭是很平常的事,对不对?可是作者却说父亲来了实在很难得。猜猜这是为什么?生:因为父亲工作太忙了。师:快速地翻一翻课后的资料袋,看你能不能猜出来他忙些什么?生:他的爸爸是一位爱国志士,可能……在和台湾交流。师:呵呵,那倒不是。因为大家不了解背景,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许地山就跟随他的父亲来到了大陆,那个时候许地山的父亲在广东一带做知县,平时为老百姓的事情奔走忙碌,所以很难跟家人在一起团聚。而那天晚上父亲也来了,所以说——生:实在难得。生:“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师: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你们也想想:父亲说花生就说花生吧,扯上桃子、石榴、苹果干什么呀?生:因为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都非常漂亮,而且是挂在高高的枝头上,如果像桃子、石榴、苹果这样张扬自我,我觉得很不好。师:大家想一想,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那儿,就是在炫耀吗?——摇头了。不是。那是它生长的特点呀,对不对?它就长在那儿!你说苹果要是长土里去那还叫苹果吗?师:刚才这个孩子的发言有一点我很欣赏,就是她发现了父亲其实是在拿花生跟和它的生长特点截然不同的桃子、石榴、苹果比,干什么?生:作比较。师:聪明!对比啊!对比的结果就是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像刚才那位孩子说的: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外表不好看的花生却能默默地给人带来好处,真的是更可贵,更让人钦佩。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读出花生的这份可贵。(练习读,指名读,教师范读,齐读。)猜你喜欢:1.薛法根落花生课堂实录2.落花生张玉林课堂实录3.张玉林落花生课堂实录4.薛法根二年级课堂实录5.薛法根泉城课堂实录
本文标题:薛法根落花生课堂实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08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