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货币供给内外生理论及其经济与政策影响-胡静
经济论坛EconomicForumAug.2012Gen.505No.082012年8月总第505期第08期一、货币内生性与外生性经济变量的外生与内生是相对于其所处的系统或模型而言的。外生变量,又称为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由非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是能够由政策决策人控制并用做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不为政策所左右。货币外生性:指货币供给主要由经济体系以外的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决定,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外生变量。在货币供应与各经济变量的因果研究中,货币供应作为因存在,其变动可以引起各经济指标的变化。货币内生性:中央银行不能完全直接控制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的变动由经济体系各经济主体的行为所共同决定。货币供应作为果,是其他经济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货币的内外生性对应有各自的理论和学说,它们从货币供给的产生、影响因素和运行机理等方面阐述了各自的有关货币内外生的观点。比较早持有货币外生观点的是货币数量论,该理论认为货币数量决定社会的物价水平,货币供应对经济运行有直接的影响,是一个外生的变量。该理论的早期倡导者是洛克、休谟。之后,通货学派的李嘉图也支持该理论有关货币供给的观点,再后来的费雪和马歇尔也秉承了货币外生的思想,从货币需求的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了现金交易方程和现金余额方程。二、主要货币外生理论发展综述在货币外生理论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到的货币供给外生观点。凯恩斯认为,中央银行对货币具有完全的控制力,一方面货币是国家的创造物,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依赖于国家的权威和保证;另一方面,央行能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行为有效地实现增减货币的目的。其次,他认为,货币的供给能够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但经济运行却不能反过来对货币的数量产生直接作用,货币数量的增减会导致利率的变化,进而作用于投资、消费、储蓄等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凯恩斯的货币外生观点是其所倡导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基础,在货币外生的条件下,他强调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职能。众多学者在货币供给函数和模型上进行研究,其中使用的比较多的是乔顿的货币供给外生函数,比较经典的则是弗里德曼—施瓦茨的货币供给函数,在该函数模型中,C、D和R分别代表通货、存款和准备金,货币供给M=C+D,基础货币H=C+R,则M=H×D/R×(1+D/C)/(D/R+D/C)。其中,H由中央银行决定,D/R由商业银行决定,D/C由社会公众决定。所以,该方程的经济意义就是,货币供货币供给内外生理论及其经济与政策影响文/胡静【摘要】本文对货币内生和货币外生的概念进行了讨论,分别对货币内外生理论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我国货币供给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外生性及其对经济与政策的影响。【关键词】货币内生;货币外生;经济影响;政策影响【作者简介】胡静,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本市场理论及投资。··8应其实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系统和社会公众共同决定的。但是,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又认为,公众手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都是从央行的基础货币中获取的,所以公众的现金存款比率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受到基础货币的影响。总的来说,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对货币供给有绝对的影响力。从该函数的假设、推导和结论中可看出该模型存在一些不严谨的地方,但该方程的建立为之后货币供给影响因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许多货币供应模型都是由该方程修正和扩张所得到的。这些外生货币理论的函数和模型不尽相同,但基本原理相似,都认为货币供给量受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两个因素的制约,且货币乘数在短期内相对稳定;中央银行操纵基础货币的行为对货币的供给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三、主要货币内生理论发展综述在货币外生理论发展的同时,货币内生理论也经历了很多的发展、完善和补充。比较早持有货币内生观点的是银行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图克、斯图亚特和米尔达。该理论认为,信贷和银行券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贸易等经济活动需要而发行的,虽然货币从中央银行系统流出,但央行等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的数量并没有绝对的控制权。之后的新剑桥学派也支持货币内生的观点,虽然这些观点并不成体系,但该学派认为,货币供给是由货币需求决定的,而货币需求则取决于经济周期和人们的预期,在货币发行过程中,央行只是被动适应需求。同时,与凯恩斯的观点不同的是,新剑桥学派并不同意央行能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行为有效地增加或减少市场中的货币数量。该学派认为,央行对货币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在货币供给的增加或减少方面有所差别,央行增加货币的能力远大于其减少货币的能力。更为近期的货币内生新理论则提出,货币供给主要由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决定,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又取决于经济体系内的多种变量,央行对货币的控制不可能是绝对的,只能是相对的。货币供给新理论重视利率和货币需求因素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从金融资产多样化、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创造对货币供应产生影响的角度,研究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不可控性,并主张以更广义的货币定义(M2或M4)作为理解货币与总体经济之间关系的基础,来阐述复杂的货币供给决定机制。后凯恩斯主义的温特劳布、卡尔多认为,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它不得不被迫满足市场的货币需求。莫尔则从金融运行机制对货币供应影响的角度,从货币性质、货币供应的倒逼机制以及基础货币不可控这三个方面得出了货币内生的结论。首先,莫尔把货币分为商品货币、政府货币和信用货币。商品货币是从各种实物演变而来,是最后体现在黄金上的货币;政府货币是由政府发行债券而沉淀在流通中的货币,这两种货币都是外生的;信用货币是商业银行信用创造所产生的,其数量取决于公众对贷款的需求和贷款的期限,因而信用货币的供给取决于需求,具有内生性。其次,莫尔把金融市场分成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前者是商业银行筹集资金的市场,后者是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市场。在批发市场上,商业银行是贷款条件的接受者和贷款数量的决定者;而在零售市场上,商业银行则是贷款条件的决定者和贷款数量的接受者。这就是说,公众在零售市场上对于资金的需求将通过商业银行直接传导至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批发市场予以满足,货币供给因而由货币需求决定,产生一种倒逼机制。最后,由于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和回笼基础货币的行为会受到银行闲置资金数量以及央票收益率是否具有吸引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效果并不一定能达到央行的预期。而在再贴现业务中,央行只能制定再贴现利率,而对商业银行是否实施再贴现行为以及实施的规模和频率等无法控制,所以央行也处于被动状态。同时,随着金融创新、金融全球化的深化,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各种融资工具和离岸货币市场并行融资,以弥补基础货币的不足。四、货币内外生性的经济及政策影响货币是内生还是外生,其对经济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货币内外生的性质的不同也会导致政府和货币当局采用不同的经济调控思路和经济政策。在货币内生和外生的情况下,经济的运行方式可以用图表示。货币外生时,货币供给可以影响经济的运行而其本身不受经济的影响,所以是货币供给MS影响人们的收入,进而影响消费即社会总需求AD,总需求的变化会引起总供给AS的变化,即企业的生产、投资活动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货币资金的需求MD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在货币外图货币内生和外生的情况下的经济运行方式货币内生货币外生ASADMDMS··9生条件下,是货币供给影响货币需求,社会总需求影响社会总供给,其理论基础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决定供给。因此,当货币外生时,货币当局主要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MS来管理总需求AD即进行的是需求管理,而需求管理的核心是控制住人们的收入或者说是消费者手中的货币数量。所以,在货币外生情况下,政府的货币政策集中在对货币数量的控制,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操作工具作用于基础货币量,来达到调控货币数量的目的,进而实现最终目标。货币外生强调政府对经济运行的控制力量,政府应主动积极地进行相机抉择的逆周期调控。相反,当货币内生时,货币供应是由货币需求所决定的,而货币需求取决于企业等经济部门的经济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运行机制是企业的供给行为AS影响货币需求MD,央行根据需求被动提供货币供给MS,货币供给的变化进而引起人们收入的变化,并影响人们的消费即社会总需求MD。所以,当货币内生时,是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总供给决定总需求,其理论基础是萨伊定律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因此,央行等货币当局主要是通过控制总供给AS来管理货币需求MD,即进行的是供给管理。由于企业的经济行为对资金成本即利率十分敏感,所以货币政策的核心在于对利率进行调控,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保证利率政策的合理性以维持总供给的稳定,进而维护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主要手段包括准备金率、回购利率、再贴现利率等基准利率水平以及长短期利率结构的调整,以此来影响市场上的资金价格和借贷利率,并通过综合使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达到稳定资金供需的目的。货币内生强调微观主体在经济运用中的作用,政府应该辅助和迎合微观主体的需要,营造健康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让市场实现自动调节。但总的来说,通过众多学者多年的研究以及实际经济运行的考察,一般认为货币供应是内外生并存的,只是这两种性质在不同的市场条件、经济体制中所表现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对于不同的政策目标和货币范围来说,这两者的影响性也会有所不同。一般认为,货币范围越广,其内生性就表现得越强。当货币是指流通中的现金时,它是强外生的;而如果货币是指一种流动性时,则是强内生的。另外,一国的经济开放程度越高,货币的内生性也越明显。这一点可以从蒙代尔三角理论中得到解释,即一个资本自由流动的国家如果要维持汇率稳定,就难以维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就不得不被动地发行货币以冲销增多的外汇。其次,一国金融体系的发达程度也会对货币的内外生性产生影响,在金融体系发达的经济体中,商业银行对央行基础货币的依赖程度会降低,微观主体对经济的作用力也较大,央行对市场中的货币量更难以控制。五、小结随着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发展,我国的货币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内生的特点,如货币被动发行以冲销外汇占款的现象在我国非常突出。所以,我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和目标也在逐步改变,不再以货币供应量作为单一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是综合考虑利率、汇率等因素,操作目标上也同时包括了基础货币和利率,操作工具更是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存贷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并结合适当的财政政策,以达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参考文献[1]姜波克,陈华.证券市场和货币需求:一个新的货币需求函数的探讨[J].世界经济文汇,2003,(1):10-16.[2]姜波克,朱云高.论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下货币政策制度的选择[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0-48.[3]Calvo,GuillermoA.andCarmenM.Reinhart.FearofFloating[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2002(3):379-408.[4]Gruben,Mcleod.CapitalAccountLiberalizationandInflation[J].EconomicsLetter,2002(77):221-225.[5]Travalas,Devereux.ExcahngeRateDynamicsinaModelofpricing-to-Market[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00,(50):215-244.(责任编辑:夏明芳)··10
本文标题:货币供给内外生理论及其经济与政策影响-胡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11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