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第八章-黄棕壤和黄褐土
热带和亚热带各种森林土壤之间的地理发生关系红壤黄红壤黄壤赤红壤砖红壤燥红土相对干旱相对湿润北南热量黄棕壤黄褐土33°27°东部湿润区西部半湿润区第八章黄棕壤和黄褐土第一节黄棕壤一、形成条件夏季高温多雨、有亚热带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干旱,又有暖温带气候特点,年平均温度为14-16℃,无霜期为230-250天,≥10℃积温一般4800-5000℃,雨热同季,降雨集中,梅雨季节明显,年平均降雨在1000-1500mm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复杂,主要是花岗岩、片麻岩、安山岩、页岩、千枚岩、石英岩和玄武岩的残、坡积物,第四纪晚更新世下蜀系黄土丘陵、阶地等排水条件较好的地区。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1、有机质积累过程3、粘化过程:棕壤不仅具有残积粘化,而且以淋移粘化过程为主。2、弱富铝化过程:钾矿物的快速风化,SiO2也开始部分淋溶,并形成2∶1或2∶1∶1或1∶1型的粘土矿物,铁明显释放,形成相当数量的针铁矿或赤铁矿为主的游离氧化铁,因为铁的水化度较高,故颜色较棕。(二)剖面形态特征O层Ah层:呈红棕色或亮棕色。质地多壤质土,粒状或团块状结构,疏松,根系多向下逐渐过渡。Bts层:棕色,该层虽因母质不同而色泽不一,但一般棱块状块状结构,结构面上覆盖有棕色或暗棕色胶膜或有铁锰结核,由于粘粒的聚集,质地一般较粘重,有的甚至形粘磐层。C层:基岩上发育的黄棕壤,其母质仍带基岩本身的色泽。(三)基本理化性质1.颗粒组成:一般为壤土—粉沙粘壤土,但粘化层则多为壤质粘土—粉沙质粘土。2.矿物分析:粘粒指示矿物为水云母、蛭石、高岭石等。3.pH、盐基饱和度:pH5.0~6.7,盐基饱和度30%~75%。4.微形态特征:土壤B层一般都具有光性定向粘粒胶膜,分布于孔隙壁上,表明淋移粘化明显。5.腐殖质和养分亚类及其特征1.普通黄棕壤(781hm2;43.30%)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两省的长江两岸(包括上海、南京)以及湖北北部、河南的南部和陕南的低山丘陵区。年降雨量从1000mm-1200mm(大巴山)至1500mm(大别山)OAhBtsCAhBmtsCv分布于江苏、安徽、长江两侧及浙江北部、湖北北部、河南的第四纪黄土丘岗、阶地。2.粘盘黄棕壤4.黄棕壤性土303.35hm-2,占黄棕壤总面积的43.3%。黄棕壤性土多在黄棕壤区植被覆盖差和坡度陡峻的地段出现,其母质多为基岩风化物,但土壤的发育程度差。3.暗黄棕壤暗黄棕壤总面积719.4hm-2,占黄棕壤总面积的39.88%。分布于安徽南部、湖北北部海拔1100-1800m的中山上部,以及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和广西海拔1000-2700m的中山区,属垂直带谱中黄壤向棕壤的过渡类型,多位于黄壤之上。年平均气温10-13℃,比黄壤低3-4℃。OABC暗黄棕壤粘磐黄棕壤南京紫金山黄棕壤森林景观1.适地适树,发展经济林业2.高度重视水土保持3.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料四、黄褐土分布在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缘以及暖温带南缘。以河南和安徽的面积最大,其次是陕南、湖北的北部、江苏和山东东北,在江西九江地区沿长江南岸丘岗地也有小面积分布。总面积380.97万hm2。年平均气温15~17℃、降水量800~1200mm,但年内温度变幅较大,如冬季常出现-5℃的低温天气,而≥10℃的积温则可达5500℃,这说明其气候的大陆性有所增加。自然植被的组成上则是干旱的成分增加,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第四纪晚更新世的粘质黄土(下蜀系黄土)及黄土状物质。土壤的淋溶程度有所下降,母质中可以有残存的沙姜结核。低山、丘陵或岗地1、粘化过程(一)黄褐土的形成过程3、铁锰的淋淀过程2、弱富铝化过程(二)剖面形态特征AhBtsCk一般厚度为20~25cm,呈棕色或红棕碎块状结构,质地为壤土—粉沙粘壤土。植物根系较多,疏松,有少量铁锰结合,与下层呈平直状模糊过渡。暗黄棕或暗灰,棱块或棱柱状结构,表面覆着暗棕色,铁锰—粘粒胶膜,内部夹有铁子,质地一般为壤质粘土—粉沙质粘土,粘重滞水,透水率<1mm/min,孔隙壁有少量纤维状光性定向粘粒。暗黄橙,常出现沙姜体,呈零星或成层分布,大小形状不一,还有的呈“钙包铁”或呈中空的方解石晶体。(三)基本理化性状1.颗粒组成与主要水分物理特性。黄褐土全剖面质地层间变化不大。由下蜀黄土发育的土壤,质地为壤质粘土至粘土,粘粒在B层淀积,含量增高。2.主要化学性质。黄褐土全剖面无游离碳酸钙,含少量氧化钙。土壤呈中性,PH6.5-7.5,盐基饱和度≥80%,以交换性钙和镁为主,自上而下增高,这些特性明显区别于同一地带的黄棕壤。3.矿物分析:粘土矿物组成以2∶1型水云母为主,相对含量在40%以上,1∶1型高岭石一般为15%~25%,还有一定量的蛭石及少量蒙脱石,粘粒部分硅铝率>3.0。4.养分状况黄褐土的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偏低,钾素较丰富,磷素贫缺。5.微形态特征诊断B层孔隙壁上存在光性定向粘粒胶膜。228.6万hm2,60%白浆化黄褐土13万hm-2,3.42%粘磐黄褐土123万,32.26%黄棕壤与黄褐土的合理利用
本文标题:第八章-黄棕壤和黄褐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23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