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1-临川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三暑假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卷面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i28S32Ca40Fe56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文献记载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A.“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中的脱色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B.“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说明我国古代就掌握了“湿法冶金”技术C.“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讲的是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互变D.“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中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答案】A【解析】【详解】A、黄泥具有吸附性,可以采用黄泥来吸附红糖的色素,是物理变化,故A表述错误;B、铁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Cu和FeSO4,Cu附着在铁的表面,这种方法是“湿法炼铜”,故B表述正确;C、丹砂为硫化汞,不稳定加热分解为硫单质和汞,温度降低时,又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硫化汞,讲的是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互变,故C表述正确;D、牡蛎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煅烧生成CaO,因此“煤饼烧蛎房成灰”中的灰为氧化钙,故D表述正确;答案选A。2.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红热的炭放入浓硫酸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炭被氧化成CO2-2-B将稀盐酸滴入Na2SiO3溶液中溶液中出现凝胶非金属性:ClSiCSO2通入BaCl2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先产生BaSO3沉淀,后转化为BaSO4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显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炭和浓H2SO4的混合物加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结论不合理,故A错误;B.将稀盐酸滴入Na2SiO3溶液中,溶液中出现凝胶,说明反应生成硅酸,只能证明酸性:盐酸>硅酸,由于盐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无法据此判断Cl、Si的非金属性强弱,故B错误;C.SO2通入BaCl2溶液不反应,加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D.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可知不含Fe3+,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为红色,可知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故D正确;故选D。【点睛】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离子检验、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SO2通入BaCl2溶液不能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D2O和H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相同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C.2L0.5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答案】B-3-【解析】【详解】A、D2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1,H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1,令质量为mg,D2O中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mg1020g/mol,H2O中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mg1018g/mol,相同质量的D2O和H2O含有质子数不相等,故A错误;B、过氧化钠与H2O反应:2Na2O2+2H2O=4NaOH+O2↑,生成1molO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mol,则生成0.1molO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2mol,故B正确;C、H2SO3属于弱酸,部分电离,因此亚硫酸溶液中含有H+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故C错误;D、NO与O2的反应:2NO+O2=2NO2,NO2发生:2NO2N2O4,产物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故D错误;答案选B。4.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或其他测量值偏低的是()①用稀醋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中和热数值;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③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所得溶液的体积;④在用标准液(已知浓度)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时,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未润洗;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A.①③⑤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答案】B【解析】【详解】①醋酸为弱电解质,其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因此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的中和热数值减小,故①符合题意;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造成容量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即物质的量浓度偏低,故②符合题意;③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所得溶液的体积偏大,故③不符合题意;④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标准液的浓度降低,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增大,即测的未知液的浓度将偏大,故④不符合题意;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所得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⑤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偏低的是①②⑤,故B正确;-4-答案选B。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过量SO2通入到Ba(NO3)2溶液中:3SO2+2NO3-+3Ba2++2H2O=3BaSO4↓+2NO+4H+B.Fe(OH)2溶于稀HNO3:Fe(OH)2+2H+=Fe2++2H2OC.HO2中加入H2SO4酸化的KMnO4:5HO2+2MnO4-+6H+=518O2↑+2Mn2++8H2OD.用铜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2Cu2++2H2O电解2Cu↓+O2↑+4H+【答案】C【解析】【详解】A、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O2氧化成SO42-,本身被还原成NO,Ba2+与SO42-生成BaSO4,通入过量的SO2,发生离子方程式为3SO2+Ba2++2NO3-+2H2O=BaSO4↓+2NO↑+4H++2SO42-,故A错误;B、硝酸具有氧化性,将Fe2+氧化成Fe3+,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OH)2+10H++NO3-=3Fe3++NO↑+8H2O,故B错误;C、KMnO4具有强氧化性,将H2O2氧化成O2,本身被还原成Mn2+,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18O2+6H+=518O2↑+2Mn2++8H2O,故C正确;D、铜作阳极,阳极反应式为Cu-2e-=Cu2+,阴极反应式为Cu2++2e-=Cu,故D错误;答案选C。6.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实验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选项目的实验方法原理A除去丙醇中的乙醚蒸馏丙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B分离苯和甲苯分液苯和甲苯的密度不同C除去CO中的O2通过灼热铜网O2与灼热的铜反应D分离溶于水的溴乙醇萃取溴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5-A.AB.BC.CD.D【答案】A【解析】【详解】A、丙醇和乙醚互溶,除去丙醇中混有乙醚,利用其沸点相差较大,采用蒸馏的方式,故A正确;B、苯是良好的有机溶剂,甲苯和苯互溶,不能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应利用其沸点相差较大,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故B错误;C、Cu与O2反应生成CuO,CO将CuO还原成Cu,消耗CO,故C错误;D、乙醇可以和水互溶,乙醇不能作从溴水中萃取溴的萃取剂,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选择萃取剂的原则:一是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的物质发生反应,二是被萃取的物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三是萃取剂不能与原溶剂互溶。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备、净化和收集装置。若依据反应H2C2O4浓硫酸加热CO↑+CO2↑+H2O制取CO,则合理的装置组合为()A.①⑤⑧B.③⑤⑦C.②⑤⑥D.③④⑧【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原理,制取CO,应用固体+液体气体的装置,即③为制气装置,因为CO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因此收集CO时,需要用排水法收集,CO2是酸性氧化物,应用碱-6-液吸收,据此分析;【详解】依据反应H2C2O4浓硫酸加热CO↑+CO2↑+H2O,草酸为固体,浓硫酸为液体,并且需要加热,因此需要用固体+液体气体的装置,即③为制气装置,CO的摩尔质量为28g·mol-1,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9g·mol-1,即CO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因此采用排水法收集CO,只要除去CO2就可以,即用洗气方法除去CO2,连接顺序是③④⑧,故选项D正确;答案选D。【点睛】需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反应装置,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设计好除杂装置,最后不能忽略尾气处理装置。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1L0.1mol·L-1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至溶液为中性,则溶液含醋酸根离子数0.1NAB.6g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0.2NAC.1mol乙酸与足量的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分子数为NAD.某温度下,pH=2的H2SO4溶液中,硫酸和水电离的H+总数为0.01NA【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电荷守恒,n(Na+)+n(H+)=n(CH3COO-)+n(OH-),溶液显中性,即n(H+)=n(OH-),得出n(Na+)=n(CH3COO-),n(Na+)=1L×0.1mol·L-1=0.1mol,得出n(CH3COO-)=0.1mol,故A正确;B、1molSiO2中4molSi-O键,6gSiO2中含有Si-O键的物质的量为6g460g/mol=0.4mol,故B错误;C、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该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即生成乙酸乙酯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C错误;D、没有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H+物质的量,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易错点为选项B,SiO2为原子晶体,1个Si原子与4个氧原子形成共价键,即1molSiO2中含有4molSi-O键。-7-9.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1B.1molZn与足量该硫酸反应产生2g氢气C.配制20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mL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大于9.2mol·L-1【答案】C【解析】【分析】A.根据c=1000ρ×ω/M进行计算;B.Zn与浓H2SO4反应放出SO2气体;C.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求出所需浓硫酸的体积;D.浓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小于浓硫酸浓度的平均值;【详解】A.根据c=1000ρ×ω/M可知,硫酸的浓度是1000×1.84×98%/98=18.4mol/L,A错误;B.Zn与浓H2SO4反应放出SO2气体;B错误;C.设需取该浓硫酸xmL,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可知:200mL×4.6mol·L-1=x·18.4mol·L-1,x=50mL,C正确;D.由于水的密度小于H2SO4的密度,所以当浓H2SO4与水等质量混合时,其体积大于浓H2SO4体积的2倍,所以其物质的量浓度小于9.2mol·L-1,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10.不考虑羟基与氯原子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时,有机物C4H9ClO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反应放-8-出氢气的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8种B.9种C.10种D.12种【答案】B【解析】有机物C4H9C1O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反应放出氢气,说明其分子中含有羟基,该有机物可以看作Cl原子取代丁醇中氢原子形成的,丁醇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OH、、、CH3(CH3)CHCH2OH;CH3CH2CH2CH2OH分子的烃基中含有4种等效H原子,不考虑羟基与氯原子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时,其一氯代物有3种;分子的烃基中含有4种H原子,不考虑羟基与氯原子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时,其一氯代物有3种;分子中的烃基中含有1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1种;CH3(CH3)CHCH2OH分子的烃基上含有3种等效H,不考虑羟基与氯原子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时,其一氯代物有2种,根据分析可知,有机物C4H9C1O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反应放出氢气的共有:3+3+1+2=9,故B正确。11.MnSO4是制备高纯MnCO3的中间原料。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可制备少量MnSO4溶液,反应原理为MnO2+H2SO3=M
本文标题: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25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