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陈--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
用心沟通安全共享陈华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理论基础目的及意义时机形式内容理论基础“知信行”理论模式是各种理论基础知识→信念→态度→行为实施这一理论认为,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基础,信念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信念是指个人对某种事物的观点和看法。态度是指行为主体对某种行为所存在的一般而稳定的倾向或立场。癌痛患者健康教育的意义患者误区得了癌症肯定会痛,忍痛是美德疼痛只能缓解,不能完全无痛疼痛时给药,不痛时不用给药吗啡类药物副反应大,长期使用会成瘾………………专业的健康教育能避免患者“进入误区”目的使患者正确认识疼痛使患者能正确表达疼痛使患者配合实施有效的止痛行为能有效处理用药副反应健康教育的形式多样化个体化床旁宣教工休会、联谊会护士讲座、患者交流护士讲座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教育手册不同时机的健康教育内容•护理人员:知识储备•患者:病情的了解,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学习习惯等•内容及方法影响健康教育实施的因素内容评估阶段什么是疼痛引起疼痛的因素疼痛的性质疼痛程度评价目的:使患者认识及正确表达疼痛内容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疼痛是身体伤害发出的警告信号,身体伤害除去,疼痛也会相应消失如果疼痛超过3个月,属于慢性疼痛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需要服用合适的镇痛药物治疗疼痛当您感到疼痛时,应及时告诉家人、朋友或医护人员,以获得支持和帮助,治疗消除疼痛躯体来源忧虑愤怒压抑癌症和非癌疾病治疗副作用不受朋友重视诊断不明确治疗无效家庭顾虑精神不安经济负担失业疲劳失眠疼痛对身体的影响乏力疲劳疼痛虚弱体重减轻食欲下降性质程度治疗阶段疼痛是可以有效控制的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目的:使患者有效控制疼痛内容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注意具体细节关注危险因素口服首选按时给药:慢性疼痛应选择控缓释制剂按阶梯给药剂量个体化按时给药–目的:v提供平稳的镇痛药物浓度v避免镇痛不足或过量,避免病人对药物迅速耐受–方法:v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如每隔12小时一次不能等到疼痛出现后再使用下一剂量v下一剂量应在前一剂量药效完全消失前给予非甾体类药物:阿斯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塞来昔布(西乐葆)、散利痛用于轻、中度疼痛的病人非甾体类药物不良反应:1.可影响血小板功能,导致出血2.易致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3.可出现肝、肾毒性反应非甾体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1.有消化道溃疡、出血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尽量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此类药物。2.阿斯匹林等药物应饭后服用,胃部不适及时就医。3.使用剂量不要高于包装说明上的限制剂量,不可无限加量,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4.该类药物能口服时尽量口服,不能口服可经胃管给药。弱阿片类药物: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奇曼丁缓释片)等强阿片类药物:吗啡、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用于治疗中、重度疼痛评价阶段---药物副作用的预防目的:使患者掌握预防及处理药物副作用内容便秘恶心、呕吐过度镇静尿储留呼吸抑制便秘发生率:90%-100%预防措施:•预防性用药•增加液体摄入•增加膳食纤维•适当参加锻炼恶心、呕吐发生率:30%时间:用药早期4-7天缓解–预防措施:调整饮食止吐药:不超过一周尿潴留–发生率:低于5%–预防措施:•避免同时使用镇静剂•避免膀胱过度充盈•给病人良好的排尿时间和空间过度镇静根据患者的阿片类用药史和临床状态,使用建议的起始剂量如果阿片类药物必须加量,增加25%~50%•适当饮茶或咖啡等调节。•鼓励病人适当增加活动等。呼吸抑制–口服制剂:发生率极低–必要时:洗胃–解救剂:纳络酮0.4mg+NS10mlIV慢(呼吸次数:≦8次/分)误区解答得了癌症肯定会痛,忍痛是美德疼痛的强度应由医生决定,自己不能判断疼痛只能缓解,不能完全无痛疼痛时给药,不痛时不用给药吗啡类药物副反应大,长期使用会成瘾1.无痛是人的基本权利。2.选择理想的药物并正确使用,80%以上的疼痛都可以无痛3.疼痛必须治疗,而且要规范化治疗。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因人而异医生一定要相信病人的主诉。理想的疼痛治疗是让患者无痛无痛睡眠,无痛休息,无痛活动按时给药是按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按时给药可以是疼痛持续缓解阿片类药物可以长期使用,无器官毒性副反应多出现于用药的初期除便秘外,大多是暂时的,可耐受的积极预防可减轻或避免“成瘾性”很少出现较稳定的血药浓度可以降低“成瘾性”的风险误区一:止痛治疗只要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缓解疼痛是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是达到无痛睡眠真正意义上提高癌痛病人生活质量的要求应包括:无痛睡眠、无痛休息、无痛活动误区二:长期服用麻醉性止痛药会“成瘾”“成瘾性”的特征:持续地、不择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类药物,目的不是为了镇痛,而是为了达到“欣快感”,这种对药物的渴求行为导致药物的滥用大量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癌痛治疗工作的开展使阿片类止痛药用量出现明显增加的趋势,然而阿片类的滥用人数却呈现下降的趋势,阿片类止痛药物医疗用药并未增加阿片类药物滥用的危险误区三:增加用药剂量意味着成瘾•服用阿片类药物一段时间后,患者可能需要增加药物的剂量,这是由于疼痛强度增加了,或是产生了药物耐受•对剂量需求的增加并不是吗啡“成瘾”的信号。随着疾病的缓解,疼痛减轻,吗啡药物剂量是可以逐步减少的。误区四:注射药物(如哌替啶)比口服药物效果更好•阿片类药物口服途径比注射途径给药更少产生依赖性•使用哌替啶(度冷丁)存在以下问题–哌替啶的止痛作用强度仅为吗啡的1/10–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的清除半衰期长,而且具有潜在神经毒性及肾毒性作用–哌替啶口服吸收利用率差,多采用肌肉注射给药。肌肉注射给药本身会产生疼痛,不宜用于癌痛等慢性疼痛治疗•WHO已将哌替啶列为癌症疼痛治疗不推荐的药物误区五:服用大剂量的阿片类药物会中毒•WHO“三阶梯止痛”的基本原则强调个体化用药,阿片类药物应根据患者的个体需要给予正确剂量的用药,否则会导致用药剂量的不足•阿片类药物没有封顶剂量,恰当的止痛剂量是指在作用时间内既能充分镇痛又无不可耐受副作用的剂量。误区六:阿片类药物轻易不要用,即使使用也要有限度•阿片类药物是疼痛治疗中必不可少的,当患者出现中、重度疼痛时即可使用阿片类药。•只要疼痛到达一定强度,越早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剂量就越低,而且耐药的时间会越长。•相反,如果将阿片类药物放到最后使用,剂量可能非常大,且耐药快,不良反应出现的可能性也会加大。•使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达到平衡,才是我们的目标。误区七:吗啡剂量越大,说明病情越重•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相同的疼痛强度所需要的止痛药剂量也同样不一定相同•有些患者需要高剂量的吗啡才能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因此,吗啡的剂量大小,不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更不能由此估算生存期的长短误区八:一旦使用阿片类药物,就可能终身需要用药•癌症疼痛病因控制及疼痛消失后,可以逐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吗啡日用药剂量在30~60mg时,突然停药不会发生意外•长期大剂量用药者,突然停药可能出现戒断综合症,应逐渐减量停药,最初两天减量25~50%,继后每2天减量25%,直至日用量减至30~60mg时停药,同时观察病人的疼痛情况误区九:疼的时候给药,不疼的时候不用给药•按时给药是一条不容违反的原则。即按照不同药物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如美施康定片剂每隔12小时一次,无论给药当时病人是否发作疼痛,而不是按需给药,这样可保证疼痛连续缓解。误区十:使用非阿片类药更安全•对于慢性癌痛需要长期用止痛药的病人,使用阿片药更安全–长期用药无肝、肾等器官毒性作用•对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病人,随用药时间延长,出现胃肠、肝、肾、血小板毒性反应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对于非甾体抗炎药剂量达到限量时,如果疼痛仍不能满意控制,应当选用阿片类药物镇痛误区十一:用阿片药出现呕吐、镇静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阿片药•除便秘副作用外,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多是暂时性或可耐受的•阿片药的呕吐、镇静不良反应,一般出现在用药最初几天,数日后症状多自行消失•对阿片药不良反应,进行积极预防性治疗,多可减轻或避免发生误区十二:终末期癌症病人才能用最大耐受剂量阿片类止痛药•阿片类止痛药的用药剂量个体差异较大•阿片类药无封顶效应,如果病情恶化及疼痛加剧,可通过增加剂量提高止痛效果•对任何重度疼痛病人,无论肿瘤临床分期及预计生存时间长短,只要止痛治疗需要,都可以使用最大耐受量阿片药,以达理想疼痛缓解癌痛患者的自我管理-----但研究表明,单纯提供信息而不对患者实施自我管理训练的教育对促进健康结局几乎无效自我管理训练•癌痛相关知识•问题处理技能•方法:根据SLT4个主要信息来源提供具体的干预措施◎鼓动完成疼痛控制任务◎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言语的劝说----不断表扬和鼓励,使其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是完全可以控制疼痛并把握生活,回归社会◎情感的疏导----以同情、理解、和关心的态度倾听并劝说患者正确对待疼痛的负性情绪自我管理患者从被动接受转向了主动参与的角色转变遵医嘱用药主动采取缓解疼痛的技巧药物副作用的预防及观察调节生活方式疼痛日记获得疼痛咨询出院期间主动告知疼痛正确描述疼痛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主动采取缓解疼痛的技巧药物副作用的预防及观察疼痛日记住院期间
本文标题:陈--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59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