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年文言文挖空练习全国卷3---教师版
全国卷三12019年全国卷3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事:侍奉。将:率领。或:有的人。图:谋划,谋求。之:代指吴起。谢:推辞,谢绝。于是:在这个时候。侯: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拔:夺取。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与士卒最下者:句式:定语后置句。分:分担。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卒有病疽者:句式:定语后置句。吮:吸吮。然:这样。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不旋踵:转身往回走,退缩。死:《礼记》“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所:地方。以:因为。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廉平:廉洁公平。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浮:特指水上航行。顾:环顾四周。固:险要的.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1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2德,舟中修1:施行。修2:修养。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置:设立。相: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全国卷三2相:让……做丞相。国疑:国人疑惑不安。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附:亲附。信:信任。属:zhǔ,看,注视。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1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2自知弗如田文。所以:……的原因吧。乃1:判断动词,是。乃2:才。弗如:不如。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尚:特指娶公主为妻。害:嫉妒。即:就。之:前往。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素:多次。相:省略句,即“相于楚”,译为“在楚国做丞相”。平:平定。并:吞并。却:使…退却。伐:讨伐。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患:担忧,害怕。故:所以。害:谋害。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走:逃。之:到。之徒:这些人。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诛:处死。坐:因为……而犯罪。夷:诛灭。夷宗,灭族。孟门:地名,在今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西北23公里处的黄河之滨。北接碛口,南临军渡,东靠柳林,西隔黄河与陕西吴堡相望。因洪荒时期,大禹在此凿开蛟龙壁,疏通黄河上第一个洪水出口,故有天下黄河第一门之称,也因此得名孟门。三晋: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国,史上又称“三晋”。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参考译文: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鲁国就有人诋毁吴起说:“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全国卷三3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说:“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欢心,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魏文侯死后,吴起奉事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武侯回答说:“讲的好。”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国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国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楚悼王一向就听说吴起贤能,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国相。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又讨伐了秦国。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以往被吴起停止供给的疏远王族都想谋害吴起。等悼公一死,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体上。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等把悼王安葬停当后,太子即位。就让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由于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10.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3分)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全国卷三4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D.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吴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退逃到悼王尸旁并伏在尸体上。
本文标题:2019年文言文挖空练习全国卷3---教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73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