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及建议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及建议ProblemsandSuggestionsonRuralDomesticWasteTreatment[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垃圾产生量明显增多,但垃圾处理机制、处理力度不符合要求,不能有效处理被胡乱倾倒、堆积成山、散发恶臭的生活垃圾,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农村居民的健康也受到影响,作为在农村长大的人,我亲身感受并深刻了解农村的环境问题。本文首先展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其次分析农村严重的生活垃圾问题的产生原因,最后针对该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期望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改善,农村居民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环境污染[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a'seconomy,thequalityoflifeinruralareashasbeenconstantlyimproving,buttheamountofdomesticwastehasincreasedsignificantly.However,thewastedisposalmechanismandintensitydonotmeettherequirements,andcannoteffectivelydealwiththewastethathasbeendumped,piledupandemittedodorousodor.Ruralenvironmentalpollutionisserious,andthehealthofruralresidentsisalsoaffected.Asapersonwhogrewupinthecountryside,Ipersonallyfeltanddeeplyunderstoodtheenvironmentalproblemsinthecountryside.Firstly,thispapershowsthecurrentsituationofruraldomesticwastetreatment,secondly,itanalysesthecausesoftheseriousproblemofruraldomesticwaste.Finally,somesuggestionsareputforwardtosolvethisproblem.Itishopedthatruraldomesticwastecanbeeffectivelytreated,ruralenvironmentalfeaturescanbeimproved,andthehealthlevelofruralresidentscanbeimproved.[Keywords]countryside,liferubbish,environmentalpollution一、农村垃圾污染现状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且农业需要,很多家庭圈养家禽牲畜,由于我出生成长于北方较落后的一个农村,因此对其环境现状有很深的印象。一些养殖牛猪鸡等家畜的农户,不能妥善处理家畜的排泄物,常常露天堆放,招引大量苍蝇蚊虫,对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由于畜禽养殖业规模和综合开发规模也不断扩大,农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农村生活垃圾主要是厨余、清扫物及种养废弃物,其中以易降解的破布、菜果屑、食物残渣、树枝、秸秆等有机垃圾和难降解的包装材料、塑料袋等居多;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可降解与不可降解、有害物与无害物混为一体,,这使得垃圾的回收、分类和处理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垃圾未倾倒在指定垃圾堆,为了方便随处倾倒。农村人口居住较分散,大多数农村没有固定的垃圾堆放处和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处理的系统,各类垃圾均未得到妥善处理。垃圾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面貌,污染了农村空气质量,污染浪费了农村的土地资源,对农村居民的健康也造成影响。中国不同地区的农村垃圾处理情况存在差异显著,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北方与南方、沿海与内陆等地区的农村各方面差距显著。较发达地区的城镇与农村产生的垃圾量大,但同时发达地区的城镇与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农村居民环境意识较强,重视环境污染,因此其垃圾处理机制较欠发达地区更好。南方沿河发达地区在农村环境的改善中投入了雄厚的资金,据调查显示,其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0%以上。而对于北方内陆欠发达地区,受生活习惯和认识水平的影响,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往往较差,而且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限制和长期的城乡二元制管理模式,很多很多村镇基本没有完整的垃圾处理系统,村镇卫生工作长期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很多村镇居民将垃圾随意仍在路边、河边、小沟里,严重破坏村貌,夏季天气热,滋生很多虫、蚊、蝇,容易传播疾病。二、农村严重的垃圾污染产生原因1.环境保护意识差城市的垃圾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农村,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居民素质高并且环保意识强,进而像乱倒垃圾、垃圾不分类这类不好的现象会极少出现,相当于在垃圾污染源有效防治了该问题。而农村本来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经济水平较低,农民关心最多的是如何赚钱,如何提高经济水平。加之许多农民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落后保守,对环境保护不重视,也不愿意配合乡镇政府开展保护环境的工作。我曾亲眼见过,一些村民将乡政府安置在路口供村民倾倒垃圾的大垃圾桶搬回自己家里,自己使用。有一户人家这样做,其他人家会认为被占了便宜,短时间内,路口的垃圾桶全部不见了踪影。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免费得到东西会让他们产生极大的满足,认为自己占了便宜,不愿意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而只是想着得到什么,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很难长期进行下去。同时乡镇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认识也不够,没有起到引导作用,不能较好完成环境保护工作,造成生活垃圾污染严重。2.基础设施不完善很多农村没有规定的垃圾堆放点,基本任由村民随意倾倒在路边、沟里、空地上。即使有规定的垃圾堆放点,但其大多还是露天的,与随意倾倒在路边空地没什么区别,且堆放满了之后不外乎运输到另外的垃圾堆放处焚烧处理,反而对空气造成很大的污染,垃圾仍然得不到妥善处理。即使有些农村建有垃圾处理厂,但其并未达到国家处理标准,垃圾处理效果并不显著,污染仍比较严重。3.资金投入不足垃圾的防治与处理离不开资金,虽然国家重视农村垃圾治理,但由于大大小小的村镇数量巨多,且分布散乱,不集中,国家划拨的资金无法满足所有农村的污染治理需求。同时,由于农村平均收入水平低,村民自身也没有能力妥善处理堆积成山的生活垃圾。4.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我国的法律法规范围都较大,且基本都是引导性的,没有针对农村的法律法规,更没有针对农村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没有引导性的、规范性的标准,导致环境保护工作难以开展并长期维持。三、关于农村垃圾污染防治的建议1.增强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村民素质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需要广大村民积极参与配合,需要环保组织、教育单位等经常下乡普及环保知识,渐渐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让村民真切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认识到保护生活环境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善于结合并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全国爱国卫生月等,在公共场合悬挂环保标语进行宣传。村干部、老师可组织群众、学生进行卫生大扫除,既清洁了环境,又可团结村民,团结同学,加强人与人之间合作交流,有助于共建和谐农村。此外,还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环保宣传,举办群众参与性强的环保知识有奖竞赛活动,吸引广大村民积极参与,让村民经常在多媒体环保宣传的环境下,逐渐增强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要贴近村民生活,让相对专业深刻的环保知识以小妙招、小窍门的形式让村民易于接受,消除村民的抵触情绪,提高宣传效果。学校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环保意识应从小培养,老师们应经常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垃圾分类不乱丢弃、循环有效利用一些生活材料,让环保意识深入每个人的认知里。现在的村民大多经历了那个缺乏教育的年代,加之村民经济条件限制,村民基本上受教育少甚至根本没受过教育,每每看到村民的一些言语及行为,都感到一种无奈与可悲。因此,对新一代人的教育尤为重要,摆脱没文化粗鄙的刻板印象,建设有文化有素质的的新农村。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的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即使村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可以认识到严重的生活垃圾问题,了解到乱倒生活垃圾的危害,但由于基础设施的缺乏,生活垃圾任然无法得到集中有效的处理。因此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水平的关键,政府应将垃圾处理系统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中,其中包括垃圾收运系统。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使其不具备生活垃圾运输处理能力,因此,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还依赖于上级政府的财政支持。政府应根据各地情况,确定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收费标准。目前,国家用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远小于城市,地方政府尚未设立农村生活垃圾整治的专项资金。应将农村生活垃圾整治专项资金纳入政府预算中,并每年按适当的比例的增长,确保农村环境保护资金的充足有保证。且对农村环境保护资金要进行严格地审计,防止公款被挪用。3.变废为宝,循环利用遵循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将农村生活垃圾变为可二次利用的资源,真正地循环利用,减少对新资源的使用,能从源头上有效防止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生态的破坏。循环利用理念非常适合于农村地区,从经济角度来说,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相对落后,因此,多数村民比较节俭,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们奢侈浪费,而资源的循环利用正符合村民的心理,有了二次利用资源就可以不用花钱买新的资源,进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会减少很多。应全面推广垃圾的分类回收,实现废物利用最大化。其实垃圾分类的推广很大程度还是取决于村民的素质与环保意识,通常只有直接涉及自身利益问题,村民才乐意配合地方政府的环保措施,所以只有村民素质提高,心中根植了环保意识,他们才更愿意配合实施垃圾的分类回收。关于家畜饲养,相关部门应在农村规划畜禽养殖园区,对畜禽进行集中饲养,大力发展沼气、培植林地等,使畜禽粪便变废为宝,形成生态村。这样可大大降低动物排泄物的总量和体积,减少垃圾转运中耗费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过多的垃圾堆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减少相关部门清运和处理垃圾的负担,延长造价昂贵的垃圾处理场的使用寿命。另外,家畜养殖园区要严格做好卫生清洁与消毒工作,减少细菌、病毒、有害蚊虫的滋生,可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对卫生工作做得好的给予实质上的奖励,激励各养殖家畜的住户清洁好各自园区的卫生。四、结语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倡导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待解决问题。农民是农村生产和生活的主体,同时也是农村垃圾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的对象,他们参与该工作的意愿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大众无法发动起来,农村垃圾污染防治工作就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村民素质与环保意识,倡导垃圾分类回收与循环利用,从源头进行控制,使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真正将农村变为民富、村美、风气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参考文献[1]杨曙辉,宋天庆,陈怀军,等.中国农村垃圾污染问题试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405-408.[2]何俊宝,王永盛.生态居住区生活垃圾的处理及评价[J].环境卫生工程,2007(2):244.[3]张山岭.关于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J].环境工作通讯,2006(3):27-30.[4]李颖,许少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对策[J].建设科技,2007(7):62-63[5]徐亦钢,俞飞,张孝飞.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特点与成因[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6):37-39
本文标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及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77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