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报告 > 中信证券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_080821
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二零零八年八月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目录第一章资产证券化介绍………………………………………………………3第二章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简介……………………………………………10第三章国内企业资产证券化简介……………………………………………163目录第一章资产证券化介绍证券化的基本概念国外发展情况介绍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4证券化的基本概念风险承担收益分配最优先档证券(SeniorTranch)AAA次优先档证券(Subordi-natedTranches)AA~BBB权益档证券NR资产池SPV转移资产发行证券支付对价募集资金¾证券化通过结构安排将资产转化为证券,实现了两个目的:一是将资产的风险和收益转移给了特殊目的载体SPV(SpecialPurposeVehicle),实现与发起人的破产隔离;二是由SPV发行在不同情况下偿付顺序不同、信用等级各异的证券,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再分割¾证券化具有三大特征:资产真实出售、结构分层、市场交易¾证券化的本质就是对资产收益和风险的重新界定、分割与分配¾传统意义上证券是债权、股权的表征,而证券化将证券运用为分割收益和风险的载体和工具,因此证券化与其说是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不如说是一种金融创新的方法和思路51970年-1984年居民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兴起和繁荣1970年-1984年居民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兴起和繁荣1985年-1991年居民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规模继续扩大其他各类金融资产证券化兴起和繁荣1985年-1991年居民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规模继续扩大其他各类金融资产证券化兴起和繁荣1992年至今资产证券化原有领域进一步发展同时向新的金融资产领域、新的衍生模式和新的领域快速发展1992年至今资产证券化原有领域进一步发展同时向新的金融资产领域、新的衍生模式和新的领域快速发展国外发展情况介绍------发展历程6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Q1美国市场存量(10亿美元)国债MBS*公司债**联邦机构债ABS国外发展情况介绍------发行规模与存量情况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Q1美国市场发行量(10亿美元)国债MBS*公司债**联邦机构债ABS¾MBS发行量1997年超过国债,成为固定收益市场发行量最大的品种;存量2000年超过公司债,成为固定收益市场存量最大的品种¾ABS发行量在2006年以前持续扩大¾受“次贷”危机影响,MBS和ABS发行量在2008年一季度发行量减少较大*包括AgencyMBS和Non-AgencyMBS**不包括发行期限1年以内及可转换的债券7国外发展情况介绍------主要产品类型资产证券化产品ABS(广义)MBSABS(狭义)CDOABCP、汽车贷款、信用卡等CLOCBOCMBSRMBSSyntheticCDO8国外发展情况介绍------交易模式复杂化和交易动机多样化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042005200620072008Q2全球CDO发行量(10亿美元)资产负债表型套利型¾交易模式复杂化¾传统ABS/MBS之外,CDO的兴起¾CDO本身具有的复杂性,按照资产池及其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市场价值型、合成型和现金流型及混合型¾交易动机多样化9资产负债表型,证券化市场最初发展的驱动力9套利型,新兴起的交易目的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042005200620072008Q2全球CDO发行量(10亿美元)市场价值型合成型现金流型和混合性9“次贷”风波表明证券化只是一种风险转移和分散的工具,“次贷”风波是对证券化人为滥用的结果¾什么是“次贷”?“次贷”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一种,其申请人的FICO(美国的一种征信系统)信用分数低于620分,也包括部分FICO信用分数高于620分,但有其他瑕疵的申请人¾“次贷”与资产证券化。本质上,受“次贷”直接影响的是以“次贷”为基础资产的RMBS产品、以这些RMBS产品为基础资产的CDO产品以及以这些CDO产品为基础资产的CDO^n产品等¾“次贷”对固定收益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影响通过信用利差的扩大波及到其他证券化产品,引起其他证券化产品贬值,同时对冲基金等投资者在投资这些RMBS、CDO产品时运用了杠杆,放大了“次贷”违约引起的风险¾“次贷”风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金融机构运用证券化的原理拉长了风险传导的链条,中介机构(特别是评级机构)则没有充分认识这种风险的传导,使得发行的证券化产品在风险与收益上出现了表面上的割裂(信用评级没有正确代表实际的风险)¾“次贷”风波印证证券化只是一种工具,能够对风险和收益进行配比地分割,却不能彻底化解风险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0%5%10%15%20%25%TotalMortgageOriginations(Billions)SubprimeOriginations(Billions)SubprimeShareinTotalOriginations(%)美国抵押贷款60天以上逾期率0%4%8%12%16%20%1998Q11999Q12000Q12001Q12002Q12003Q12004Q12005Q12006Q12007Q1ConventionalSubprimeMortgagesConventionalPrimeMortgagesConventionalSubprimeARMsConventionalPrimeARMsAllMortgages“次贷”规模及证券化比例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10目录第二章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简介制度框架市场发行情况一般交易结构交易概述案例介绍11制度框架–监管部门是人行和银监会。任何资产证券化试点项目须得到人行和银监会的初步批准方可实行,批准后须接受人行和银监会随时审查;–合格的发起人是银监会监管下的金融机构,例如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城乡信用合作社以及其他受银监会监管的机构;–合格资产是金融机构发起的信贷资产;–合格受托机构限于符合银监会的操作和资本要求,获得银监会认可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受托机构业务资格并具有良好记录的信托投资公司;–会计处理可以实现表外处理的效果,前提是发起人转让标的资产的“基本上全部”(通常不小于95%)的风险和收益;–资产支持证券的交易平台是银行间债券市场;–资产支持证券的登记机构是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各项资产证券化试点项目的信息披露刊登在中国货币网和中国债券信息网;–资产支持证券的合格投资者目前是参与银行间市场的除保险公司以外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信用社、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国家邮政储汇局等。12市场发行情况80.114.51-9.166.5工元2008-127.656.15--21.508建元重整41.772.51-10.0329.24开元2005-119.930.92-2.3516.66通元2008-140.212.26-4.9512.0021.00工元2007-141.611.400.823.5635.82建元2007-1531.1751.913.8554.60420.81合计37.662.20-3.4327.035.00开元2008-152.433.73-5.7018.0025.00兴元2007-143.831.532.503.4236.38浦元2007-148.0018.00--30.00信元2006-110.503.50--7.00东元2006-157.304.30-10.0342.97开元2006-130.170.910.532.0426.70建元2005-1A2档A1档总规模次级优先级C优先级B优先级A¾截至2008年7月底,已有3类、8家发起人进行了资产证券化试点,发行规模合计约530亿元,如右表所示¾发起人方面。涵盖了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银行类金融机构和资产管理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¾基础资产方面。包括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一般工商业贷款、不良贷款及个人汽车抵押贷款等资产¾产品设计方面。一般分档为三层或四层,评级从AAA至BBB不等,支付结构方面除过手支付外还设计了固定还本结构的产品类型单位:亿元13一般交易结构设立信托,监督服务财产信托承销投资人信托对价特殊目的信托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现金主承销商现金资产服务机构(**银行)资产还款贷款本息登记托管机构证券本息银行间债券市场中介机构:财务顾问,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级机构等受托机构基础资产池资产1资产2...托管银行发起机构(**银行)证券本息优先级中间层权益层划款指令14交易概述¾银行(或其他拥有可证券化信贷资产的机构)作为发起机构,将拟证券化的信贷资产作为信托财产委托给合格信托公司,后者作为受托机构设立以证券化为目的的信托计划¾信托公司作为发行人,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证券化产品,信托受益权),证券还本付息来源来自于信托财产产生的现金流¾证券公司作为主承销商负责组建承销团并安排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工作¾银行(或其他具备管理回收信贷资产的机构)作为贷款服务机构(通常就是发起机构本身),在信托存续期内对作为信托财产的信贷资产的日常回收进行管理¾银行(独立于发起机构之外)作为资金保管机构,在信托存续期内保管现金形态的信托财产,并按受托机构指令进行投资¾中债登负责资产支持证券的登记托管,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15案例介绍工元2008年第一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摘要发行总额80.11035亿元人民币证券分层优先AAA档优先A档未评级/高收益档规模/占比66.5亿/83.01%9.1亿/11.36%4.51035亿/5.63%信用等级AAAA不评级预期到期日2011年1月26日2012年1月26日2013年1月26日加权平均期限1.29年3.30年-利率类型浮动利率浮动利率无票息证券类型过手证券过手证券过手证券支付频率按季支付按季支付按季支付初始起算日2008年3月1日法定到期日2015年1月26日发起机构/贷款服务机构/交易安排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受托机构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主承销商/簿记管理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金保管机构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登记结算机构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16目录第三章国内企业资产证券化简介法规及监管框架制度主要内容一般交易结构基础资产的类型已推出的专项计划产品案例介绍17法规及监管框架法律依据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¾《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¾《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¾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¾中国证监会《关于证券公司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监管部门¾证监会:批准计划管理人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¾地方证监局:正式推广文件报备¾证券交易所:核准资产支持受益凭证在大宗交易系统流通转让申请,并监督计划管理人按规定进行持续信息披露18制度主要内容–监管部门是证监会。所有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方案需提交证监会经其评估、审核并获得批准后,资产支持受益凭证方可发行与流通;–合格的发起人并无限制性规定;–合格资产的范围虽有一些指导性意见,但并未明确规定,需通过证监会的审核与批准;–合格的计划管理人是获得证监会创新试点资格、代表相关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受益凭证持有人向发起机构收购“基础资产”的证券公司;–会计处理难以实现表外处理,原因是存在未解决的法律、税务、会计和结构性问题;–资产支持受益凭证的交易平台是上海和深圳的证券交易所;–资产支持受益凭证的登记机构是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各项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信息披露只向计划有关的投资者提供;–合格投资者范围尚无限定,但银行和保险公司
本文标题:中信证券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_08082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924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