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区间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四、盾构区间概况………………………………………………………五、区间隧道盾构施工技术要求………………………………………六、盾构机设备监理要点………………………………………………七、地基加固……………………………………………………………八、盾构基座、后靠支撑体系…………………………………………九、洞门密封装置………………………………………………………十、盾构机始发前的准备……………………………………………十一、盾构机的始发、到达监理………………………………………十二、盾构机推进………………………………………………………十三、盾构机掘进隧道轴线监理控制…………………………………十四、盾构机掘进、维修和保养监理…………………………………十五、同步注浆监理要点………………………………………………十六、管片生产监理工作要点…………………………………………十七、现场管片监理措施………………………………………………十八、防迷流措施………………………………………………………十九、盾构现场监测项目、工具及方法…………………………………二十、区间隧道隐蔽工程验收监理要点……………………………二十一、隧道嵌缝、防腐施工监理要点………………………………二十二、通道及泵房施工监理要点………………………………………盾构区间施工监理细则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一期)2、建设地点: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3、投资概算:4、总工期(日历天):1704天5、工程范围: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一期)盾构工程范围包括五区间,含达道站~上藤站~三叉街站~白湖亭站~葫芦阵站~黄山站,区间隧道总长(双向)10694.077米,需管片8912环。6、建设单位: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7、设计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8、施工单位:上海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二、编制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补充地质勘察资料3、相关的现行有效的国家有关施工规范、规程:A、《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002)B、《盾构法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08-233-1999)C、《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D、《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E、《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TJ49-92)F、《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G、《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H、《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I、《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GJ08-236-2006)J、《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K、《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L、《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M、《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97)N、《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99-97)O、《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05208-2002)P、《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06-2001)Q、《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BJ08-903-2003)R、《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97)S、《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J162-2002)三、区间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条件(一)、工程地质条件1、达道站~上藤站~三叉街站区间区间隧道沿线所穿越的岩(土)层变化大,据初勘阶段勘探揭露,除卵石层外的淤泥、淤泥质土、硬土层(粉质粘土、粘土)、砂(中砂、细砂)、坡积土(砂质粘土、粘土)、残积土(粉质粘土、砂质粘土、砾质粘土)、全风化~中风化基岩(花岗岩)等均有分部。淤泥质土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渗透性差,呈流塑状,且具有压缩性高,强度低,灵敏度高、触变性及蠕变性强等工程力学性质特点;砂土,渗透性较强,在动荷载作用下易发生液化现象,而且在动水头作用下易发生流砂、涌水及涌土现象;残坡积土土质不均匀,风化的花岗岩中局部存在球状风化残留的孤石,对盾构掘进影响较大。掘进隧道围岩除了闽江南岸至上藤站间为Ⅳ类围岩,其余地段以Ⅰ类围岩为主,零星分布Ⅱ类围岩,围岩稳定性差。2、三叉街站~白湖亭站~葫芦阵站~黄山站区间本区间隧道断面沿线内的土层有①1杂填土、①2a素填土(黏土)、②粉质粘土、⑧1淤泥、④粉质粘土、④i中砂、⑤1淤泥质黏土、⑤2中砂、⑤3淤泥质黏土、⑦粉质黏土、⑦j中砂、(12)a黏土等。(二)、水文地质条件1、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浅部地层①1杂填土、①2素填土及②粉质粘土层中,为孔隙水,水量不大,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以蒸发及下渗方式排泄。根据福州市地区经验,该层水位埋深一般在1.0~2.0米。2、潜水赋存于表部粘性土、淤泥质粘土层中的孔隙潜水,富水性及透水性均较差,水量贫乏,主要为大气降水的竖向入渗补给和地表水的侧向入渗补给,多以蒸发方式排泄。水位受气候条件等影响,季节性变化明显。3、承压水赋存于白湖亭站~葫芦阵站区间(里程约CKl7+490~CKl7+790处)4j中砂层、葫芦阵站~黄山站区间(里程约CKl8+095~CKl8+407处)4j中砂层中。总体而言,潜水水位变化幅度最大,上层滞水次之,承压水变幅最小。此外,以上各含水层问,上层滞水与其它含水层水力联系较差,砂层与卵石层水力联系较强,其余含水层间水力联系一般。区间沿线地表水主要为闽江及市内达道河等河渠中的河水。闽江为感潮型河流,线路通过处,河流中央为中洲岛,岛北侧为闽江主河道,水面宽约200m,水深3.5~17.5m不等;南侧水面宽约100m,水深5.5m。内河均属于闽江内河水系,其水位主要受河道水闸调节控制,据了解内河水位标高平时多为4.2~5.5米,而近年市区内涝最高水位为7.5米。(三)、环境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查及实验结果表明,本工程沿线场地环境类型为II类。大部分区间场地地下水按环境类型及按地层渗透性对混凝土结构均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长期浸水状态下均具微腐蚀性。其中葫芦阵站~黄山站区间对填土中具砼结构具中腐蚀、粘性土中具弱腐蚀,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四、盾构区间概况1、区间概况本监理盾构区间分两个标段(7标段和8标段)。(1)7标段为达到站~上腾站~三叉街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隧道区间线路自三叉街站北端头起,沿六一南路向北在下穿龙津河、大坪路后至上藤站南端头井。区间上行线长892.953m,下行线895.477m,线路平面最小平曲线半径R-349.851m。上、下行线线路从断面均呈“v”字型,最大坡度28.022‰。隧道顶部覆盖土4.71—14.14m。在隧道最低点,里程SK14+670处设一处联络通道及泵站。达到站—上腾站区间上、下行线线路均自上藤站北端头井出站,沿上藤路向北,在下穿太平巷、塔亭路、观海路、南江滨大道后,下穿闽江及中州岛,再沿达江路向北下穿江滨中大道、台江路、新玉环路、大同路后至达道站南端头井。区间上行线长1697.962m,下行线长1695.278m,线路最小平面曲线半径R—449.851m。上、下行线线路断面均呈“v”字型,最大坡度28‰。隧道顶部覆土8.33m—31.49m。在线路的最低点SK—13+007.5处设一座联络通道及泵站,另在里程SK—13+600处设一座联络通道。达到站—上藤站区间隧道,由于要穿过一段中风化花岗岩体,所以,需要采用矿山法掘进。具体位置:上行线隧道起始里程SK13+550.00,终点里程为SK14+108.133,长558.330m。下行线隧道起始里程为XK13+550.000,终点里程为XK14+108.133,短链3.046m,长555.284m。施工横通道中心里程为SK13+600.000。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地质情况发生变化调整矿山法隧道起始里程。(2)8标段为三叉街站~白湖亭站~葫芦镇站~黄山站区间隧道工程。隧道区间线路自白湖亭站北端头井出站后,沿则徐大道一路向北,在下穿濂浦河、规划跃进河、规划道路后,至三叉街站南端头井。区间上行线长995.066m,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R—999.919m;下线长994.233m,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R—999.926m。左右线线路均呈“v”字型,最大坡度20‰。在线路最低点,里程SK16+183.362m处设一座联络通道及泵站。白湖亭站—葫芦阵站区间隧道,线路出白湖亭站后沿则徐大道到达葫芦阵站。本区间上行线长1082.958m,下行线长1083.777m,上下行线分别有四段和三段平面曲线,曲线半径最大3000m,最小1200m,线间距最大为19.10m,最小为11.90m;纵断面为“v”型坡,最大纵坡20‰,最小纵坡4‰,区间隧道覆土最大厚度14.20m,最小厚度8.90m,在SK17+310处设一处联络通道及排水泵站葫芦镇站—黄山站区间隧道布置于则徐大道及福峡路下,线路出葫芦阵站后沿福峡路行走到达黄山站,本区间段上行线长701.000m,下行线长705.073m,上、下行线各有一段平面曲线,曲线半径均为800m,线间距为13.50-13.60m,纵断面为“v”字型坡,最大纵坡17‰,最小纵坡15‰,区间隧道覆土最大厚度13.60m,最小厚度9.20m。在SK18+375处设一座联络通道兼排水泵站。2、设计简况(1)设计的标准①、工程结构安全等级按一级考虑。②、区间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③、区间结构设计按甲类、核6级人防验算,并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④、设计使用年限:100年。⑤、钢筋混凝土结构允许裂缝开展,但裂缝宽度≤0.2mm。⑥、区间隧道结构抗浮安全系数:施工阶段≥1.05、使用阶段≥1.10.⑦、区间隧道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顶部不允许滴漏,其它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总防水面积的2‰,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面积≯0.05L/m2·d,任意100m2防水面积渗水量≯0.15L/m2·d。⑧、区间隧道耐火等级为一级。(2)管片的设计要求管片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管片内、外直径分别为Φ5500mm和Φ6200mm,管片厚度350mm,宽度1200mm,管片混凝土强度等级C55,抗渗等级≥为P10。管片纵向和环向均采用弯螺栓连接。管片环与环之间用16根M30的纵向螺栓相连接。管片块与块之间已12根M30的环向螺栓连接。标准环每环由1块封顶(F)、2块邻接(L1、L2)、3块标准(B1、B2、B3)构成。衬砌拼装采用错缝拼装(环、纵缝相交呈丁字形式),在接缝防水上比十字缝较易处理。衬砌环类型为标准环、左转弯环、右转弯环三种,转弯环设计为双面楔形环。联络通道开口范围采用特殊管片环,即钢管片,以备施工联络通道时用。管片间防水采用三元乙丙橡胶为材质、表面复合遇水膨胀橡胶而成的弹性橡胶密封垫;纵缝设嵌缝槽,填设嵌缝材料防水;螺孔与回填注浆孔设材质为遇水膨胀橡胶的密封圈防水。3、隧道区间沿线对盾构施工影响的地下情况沿线主要穿越构筑物如下表区间构筑物基础类型与区间隧道关系达道站-三叉街站(7标段)君临天华PHC管桩,桩长50.00m,桩径Φ500上行线隧道与桩基础水平净距离12.50m南方小区沉管灌注桩,桩长15.50m,桩径Φ500下行线隧道与桩基础水平净距离5.40m平安小区沉管灌注桩,桩长16.50m,桩径Φ500下行线隧道与桩基础水平净距离7.30m台江综合大楼预制方桩,桩长50.00m,桩径:500×500上行线隧道与桩基础水平净距离2.60m福泰广场PHC管桩,桩长40.00m,桩径:Φ500上行线隧道与桩基础水平净距离4.00m仓山防洪堤高喷防汛墙单管高压旋喷桩,桩长:8,20m隧道下穿,与河底最小净距离
本文标题:盾构监理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947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