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历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ppt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习题: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经过、意义。2、《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性质、意义。3、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背景、成就。4、1954年宪法的内容、原则、性质及意义。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立的标志、法律保障、意义。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新中国的成立的意义1、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1)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2)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型国家政权。(3)为国家政权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基础。2、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性质、意义主要内容:性质:意义:1)规定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2)初步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成为新中国新政府的施政方针标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主要议题、意义)法律保障----1954年宪法意义: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是中国人民政治民主化的标志。3)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原则:性质:意义:①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②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规定了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地人民代表大会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革命的地位和作用2、初步建立: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初步建立3、确立为根本政治制度:1954年宪法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基本任务:参政议政4、完善:1)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2)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1)1949年《共同纲领》提出(2)1954年宪法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3)5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西藏自治区(1965年)(4)意义:少数民族:国家:复习题:1、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原因、表现、认识)2、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历史条件、主要成就)3、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三个阶段(特点、主要成就或问题)4、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5、中国民主政治与西方民主政治的比较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原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具体原因——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林彪、江青集团的推波助澜历史原因——封建残余思想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表现1、红卫兵运动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践踏和民主法制的破坏典型事件——刘少奇冤案2、造反派“全面夺权”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的空前践踏1)1967年从上海开始的夺权风暴,造成党政机关陷于瘫痪,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2)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加剧了社会秩序的混乱,人民的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得不到基本的保证;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无法正常召开,实际上剥夺了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政治权力。4)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破坏国家主席的尊严是宪法赋予的,批斗国家主席是破坏宪法的行为认识:1、国家法律的贯彻与执行,既需要健全的民主法制;又需要公民的法律意识来自觉维护。2、必须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坚持依法治国,做到“依法行政”。3、深入持久进行民主法制教育。4、公民的行为必须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做到“有法必依”。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和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5、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1、我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2、封建意识残余长期存在。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影响多,民主法制少。(缺乏民主传统)3、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有一个过程,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反复实践、探索和长期的经验积累。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1、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条件(1)文革的历史教训(2)十一界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背景、内容、意义)提出法制建设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在国家和社会生活方面已经基本有法可依。1)1982年新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1999年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3)《物权法》……2、改进和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保障人民的权利;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5、大力开展了普法教育,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第一阶段:创立时期(1949—1956年底)第二阶段:探索、曲折发展时期(1956——1976)第三阶段:发展、完善时期(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三个发展阶段:内容: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文化大革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探索与成就。内容:三大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成和创建的基础。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3、三大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常运转,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比较同:都是民主政治,都采取代议的形式异: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集中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两院制等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主政治的特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第一,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第二,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强大和经济富强而共同奋斗的合作关系。第三,我国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一起参加国家政权,参加政府工作,不存在轮流执政的问题,不搞政党竞争。第四,我国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台湾复习题:1、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及其性质。2、“一国两制”的含义。3、“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4、港澳回归的原因、时间、意义。5、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6、关于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含义前提: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等分裂国土的图谋。2、《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1981)(叶九条)3、邓小平提出构想(80年代初)4、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1984)1、《告台湾同胞书》(1979)和平统一的方针具有法律效力形成“一国两制”的形成过程“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重大意义1、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3、对实现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4、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前提条件——国力强大(根本原因)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构想群众基础——渴望回归法律依据——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1982198419901997邓撒会谈中英联合声明香港回归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葡联合声明》(1987、4)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港澳的回归的历程:香港澳门(1)对港澳:(2)对大陆:(3)对世界:新纪元重要一步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提供典范(4)对台湾:启示作用胡锦涛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胡锦涛强调,当前,“台独”分裂势力加紧进行分裂活动,严重危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1、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2、“一国两制”政策的巨大感召力。3、香港、澳门回归的成功范例。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5、民心所向。6、阻力很大。
本文标题:高三历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957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