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人口老龄化 Microsoft Word 文档
人口老龄化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根本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壮大国家经济实力。但是老龄化问题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处理的好,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处理不好,则可能成为制约因素。根据我国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结合老龄工作的实际,特提出21世纪前十五年的国家老龄工作宏观政策措施建议。1、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我们提出健康老龄化战略内涵,主要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内容,这是对中国老龄工作的综合概括,是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好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体思路。具体建议是:第一,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强调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严峻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紧迫性,以及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思想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第二,明确国家老龄工作的方向。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家十五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结合经济发展进程和城乡不同情况,精心设计和构筑我国老龄的工作体系,明确提出目标要求、工作重点、投入力度、检查标准。第三,落实到各地的发展计划中。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把本地区老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采取分工负责和齐抓共管方式,对老龄工作有管理、有服务、有措施、有检查。2、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最佳效用。具体建议是:第一,居家养老环境。为了使老年人起居方便,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方便老年人和满足老少户可分可合的需求,公共设施要安排方便老年人活动的场所,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第二,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在城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合理规划社区蓝图,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询、购物、清扫、陪伴、护理、紧急救护等各种服务,并为老年人学习、文体、康乐、交往等社会活动的需求提供条件,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第三,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对政府设立的敬老院等养老、安老机构和设施,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公共福利机构抚养的老人情况,政府要继续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设施条件,逐步提高居养水平。鼓励和扶持社会民办公共养老设施,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福利性公共养老设施,形成对家庭养护困难老人的救助保障体系。第四,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相对独立的养老金经办机构,负责养老金的征收、给付、营运和管理,用发国债形式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证全额按期予以支付。农村要逐步推行自我储蓄和家庭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积极推进城乡养老、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建立起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3、积极发展老龄产业。老龄产业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而形成的产业,既包括生产性产业,也包括服务性产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发展老龄产业,一是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满足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经济规律办事,三是要保证养老费用的合理使用,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具体建议是:第一,市场机制带动老龄产业发展。国家要根据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围绕老年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一些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开发生产适用对路的各种老年用品,鼓励和引导老年产品市场的发展。经济管理部门应运用市场机制,制定一些必要的优惠政策,扶持具有福利性质的为老服务产业发展。第二,以老龄产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城乡养老社会化服务要逐步走产业化发展路子,在财政给予必要资助的同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启动老龄产业机制来兴办社会福利设施,实行谁投资谁管理,依法进行经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第三,努力降低为老服务产业发展成本。要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发展老龄产业,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发展老龄产业的资金,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率。充分利用金融杠杆作用,在税费征收政策上,考虑扶持为老服务产业的发展。4、加快完善老年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依法治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应是下个世纪老龄工作重要内容。具体建议是:第一,加大有关老年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法律部门要坚决制裁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依法合理调整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老年人之间的关系,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第二,加快完善老年立法步伐。在2005年左右时间,国家要尽快出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老年人福利等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使老年人的生活获得切实保障;在2010年左右时间,制定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法、新的老龄事业发展纲要等大部分老年法律法规,形成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基本法的老年法律体系。第三,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加大宣传普及老年法的力度,将老年人法规列入国家普法教育计划,加强执法检查监督,积极开展老年人的守法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表彰敬老养老先进典型,依法惩处残害和虐待老人行为,营造出健康老龄化的良好社会环境。5、进一步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老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老龄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具体建议是:第一,加强党中央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在2000年前,以党中央名义发布公开信或文件,要求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和广大党团员从战略高度和政治高度做好老龄工作。将老龄工作纳入到每年三月全国人代会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内容,及时对我国老龄工作进行重大部署。第二,健全政府的老龄事务管理机构。国家应尽快成立高层次的老龄事务议事协调机构,通盘制定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将中国老龄协会改组为国务院直属的老龄事务管理局,作为国家老龄事务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授权行使必要的行政职能,理顺老龄工作管理系统的体制,充实老龄专职工作人员,加强对老年人工作的管理、教育和服务。第三,扩大老龄工作社会化服务队伍。安排部分下岗职工和社会各方面的志愿力量,承担起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有关工作,发动居委会、村委会组织低龄老年人开展自助服务。在一些大学对老龄专业管理人才进行培养,加强老龄科研机构建设,组合各方面专家学者,深入开展老龄问题的科学研究。健全立法监督管理机构,加强老龄事务的立法工作和法律监督,推动老龄事业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战略对策1、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实现老年人与其他人共同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2、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救济3、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老年福利服务、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4、建立和完善老年法规体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6章50条5、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安老、养老安全网家庭保障安全网社区养老服务安全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政策安全网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机构养老为补充养老机制6、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营造健康老龄化的环境工作思路:三个意识三个体系两只队伍工作目标: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战略目标:促进健康老龄化,实现人人享有健康,老年人健康长寿人口老龄化或将带动中国医药行业发展进入黄金期医药生物行业由于其较高的技术门槛而常被人忽视,但弥漫于其他产业的经营困难等问题都不存于医药行业。我国于2010年明确将包含生物医药在内的生物产业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已临近尾声。可以说医药生物行业的发展已经换上五挡,黄金发展期已经来临。医药行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此期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约1倍,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19%。2006年,我国医药工业产值5316.9亿元,至2010年,我国医药工业产值已超过1.2万亿元,从业人员也从2006年的14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75万人。同时出口额也增长了80%以上,国际竞争力逐步显现。未来医药行业发展将更加迅速。首先,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给了医药行业不得不发展的理由。目前中国医药的1/2以上是老年人消费的,而现在中国老龄人口已超1个亿,2010-2030年老龄化加速,到202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2.5亿,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顶峰4亿人。可以想象,未来10年、我们国家的医药支出也将呈现出加速态势。其次医疗改革使得医药产品有更大需求。除了享有医保的2亿城镇职工外,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大概覆盖了8亿人口。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医保和医保人均费用标准不断提升,会促进销量的增加,销量的增长由于医改也成为必然。另外,最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几乎天天发生,病从口入,未来因此导致的身体问题也是医药需求的一大诱因。再加上环境变化引发的恶性病、慢性病的患病人群不断上升,近15年间就增加了13.8万个国际分类疾病编码。单病的医药支出也明显增高,人均医药需求必将加快增长。从地理上看,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白皮书》显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分布进一步显现,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此外,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也已经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已批准设立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的省市已达到21个,主要分布在环渤海与长三角地区。其中,环渤海地区有9家基地,长三角地区有6家基地,分别占东部沿海基地总数的53%与35%。国家支持再加上三大宏观趋势使得医药行业未来10年高速增长几乎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虽然发改委对于药品价格一直在降低,但依然无碍于医药这个暴利行业的长期趋势。这对于目前国内医药企业也无疑是长期利好。但是目前国内医药行业仍存在一些问题,谁能正视这些问题将成为未来10年医药行业的主宰。对于大型企业而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研发这个“痛脚”。新药开发投入大,国际上,一个新药平均成本为5亿美元、而我国仿制一个新药只需几百万元人民币,虽然新药由于知识产权门槛在全球范围赚取高额利润,但国内即便是上市的大的医药企业也尚不具备大规模开发工作所需的软硬件环境。在全球生物技术专利中,美国、欧洲和日本占到了59%、19%、17%,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仅占5%,我国已批准上市的13类25种182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中,只有6类9种21个不同的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余都是仿制。同时,科技成果向产业的转化率也极低,全国生物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不到15%,西部地区甚至不到5%。可见技术的被忽视已经成为行业惯例,未来必将阻碍大型企业的进一步成长。依照尚未出台的《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十二五”规划》,国家对于重大创新药开发的资金扶持规模将从“十一五”时期的66亿扩大到105亿,单个药品开发项目的扶持资金规模从100-1000万元不等,技术开发平台的扶持规模则从1000-6000万不等。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都将加大。如此好的政策形势下,近两年可以说是国内医药企业转型的最佳时间点。依照国际惯例,医药行业的研发比例将伴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例如,美国辉瑞公司的销售收入从1990年的94亿美元提高到2000年的294亿美元,其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也相应地由9.9%提高到15%。所以未来医药行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应当比以往更加注重于研发的投入,只有在技术上有了差异性门槛,才能坐稳行业领头羊的位置,否则迟早会在高速的行业洪流中被超越。中型企业急需扩大规模。依照国家规划的“十二五”末期,前100强企业要占全行业收入的50%,到“十三五”末期,将达到80%的目标。由此可
本文标题:人口老龄化 Microsoft Word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965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