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电子教案五年级学科数学教师:刘佰霞学习内容认识负数第1课时,第1—3页的例1和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6题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重难点及突破措施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前准备录音机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预习学案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大反串。游戏时: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自主乐学合作交流1.播放天气预报节目。老师从节目中收集了几个城市的最低气温资料,并通过温度计表示出来了。想知道是哪几个城市吗?阅读课本的例1.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呀?指导学生认识温度,比较三个城市温度有哪些不同点?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3.我们再来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指名一位学生板演。交流结果。4.学生阅读例2.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你能用刚才学得知识表示图中的海拔吗?通过刚才的例子我们得到以海平面为界线,正几和几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负几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5.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学生交流、讨论我们把+4、4、+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板书:认识正数和负数)做练一练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检测反馈1.做练习一第1.2题。指名读一读图中的文字和数据,再做题。全班交流。2.做练习一第3题。全班交流,为什么没有写0的?再次指出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课外拓展做练习一第4—6题教学反思(2010至2011上学期)五年级学科数学教师:刘佰霞学习内容教科书第3—5页,例3和例4练习一第6~10题。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重难点及突破措施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课前准备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预习学案一、复习导入区分正负数+3000+4200-1800+2700-900+3700正数负数自主乐学1.老师收集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列出统计图。仔细阅读例3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1)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2)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回报。合作交流2.试一试(1)根据题中数据独立完成。注意正确读写正、负数的指导。(2)完成后介绍一下服装店七至十二月份盈亏情况。3.阅读例4从平面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1)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可能会到什么地方?小华如果向东走2100米,到达邮局;小华如果向西走2100米,到达公园。(2)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以记作什么?(3)可以把向西走2100米记作+2100米吗?那么向东走2100米记作什么?4.表示南北方向运动的路程如果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1240米可以走到哪里?根据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分别写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分组汇报5.试一试:(1)你会填一填、读一读吗?-5-2-10124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2接近2,还是接近0?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样的?检测反馈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练习一第6和7题。课外拓展练习一第8—10题教学反思审核人:(2010至2011上学期)五年级学科数学教师:刘佰霞学习内容面积是多少第10—11页估一估,算一算学习目标1.复习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2.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作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重难点及突破措施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面积是多少》安排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教学的前面,其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复习并激活已经教学的面积知识,包括面积的意义、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等。二是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主动学习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打基础课前准备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预习学案自主乐学合作交流一、分一分、数一数1、两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2、你是怎样分的?怎样数的?二、移一移、数一数1、怎样移动右边图形中的一部分,能很快数出它的面积?小组交流完成2、利用分割与平移,保持面积不变,把多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计算它的面积。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小组交流完成三、数一数、算一算1、牧场中池塘平面图。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面积。2、你算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这样的算法合理吗?小组交流完成3、你能算出右边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检测反馈估一估、算一算课外拓展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审核人:(2010至2011上学期)五年级学科数学教师:刘佰霞学习内容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2.第12—14页,例1例2和例3练习二学习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活动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通过主动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重难点及突破措施发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运用。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课前准备平行四边形卡片,长方形卡片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预习学案自主乐学合作交流1.猜一猜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哪一个大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2.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3.操作实验,想办法比较:小组分工合作,一边讨论一边动手操作,教师这时要巡视各小组的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剪拼。(学生剪拼时,教师巡视。)4.学生示范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①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③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5.观察分析,归纳公式。让学生观察比较后回答: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和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面积有什么样的关系?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为什么?学生讨论与交流因为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面积不变,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以高。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6.自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或者S=ah。7.计算这两块地的面积分别是多少?边长相等的长方形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检测反馈试一试和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答案课外拓展练习二第3—5题教学反思审核人:(2010至2011上学期)年级学科教师: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5—16页,例4和例5练习三学习目标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会运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重难点及突破措施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三角形面积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2。课前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预习学案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谁来说一说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2.复习题。平行四边形底是9厘米,高是5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自主乐学1.出示实物红领巾,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学生讨论交流我们一起学习三角形的面积2.你们有什么办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生汇报,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以学过的图形?合作交流3.学生动手实验,教师指导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拼一拼,剪一剪,移一移,再说一说。拿出你们准备好了的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若干个不同的三角形,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实验)4.汇报交流。多找几个同学上前面演示。(尊重学生的研究成果,可能有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或是把三角形剪拼成长方形只要学生拼的对,就给与肯定)在学生演示的过程中,提问: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强调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5.归纳总结:拼成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②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6.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除以2”?7.自学S=ah÷2检测反馈试一试和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课外拓展练习三第8—10题教学反思审核人:(2010至2011上学期)五年级学科数学教师:刘佰霞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9—21页,例6练习四学习目标熟悉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梯形面积。理解梯形与其它图形之间的联系;理解如何将未知图形转化成已知图形。重难点及突破措施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课前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预习学案自主乐学合作交流1.你能具体讲讲我们是如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是的,把一个新的图形的面积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的面积来计算,这是一个好方法。(板书:转化)2.今天,我们就利用这种转化的思想来学习梯形的面积(板书:梯形的面积)。请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梯形,能不能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从而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进行推导。教师指导,并参与一些小组活动,组织反馈交流。哪个小组愿意把成果和大家分享?指名学生操作演示。这个办法不错,把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通过旋转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已经学过了,那么其中一个梯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4.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两个不等腰梯形、两个直角梯形是不是也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请同学们再尝试拼一拼,看看可以吗?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任意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1)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2)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反馈交流,推导公式。①学生回答上述问题。②师生共同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③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b)h÷2检测反馈试一试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课外拓展练习四第4—6题教学反思审核人:(2010至2011上学期)五年级学
本文标题: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10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