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科学培训心得体会汇编
科学培训心得体会汇编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刚上科学时,我有些不知所措。4月13日,我满怀期待乘车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龙潭校区学习,希望在培训中消除我教学中的疑惑。短短的两天培训,我收获甚大,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听了专家或名师上课,的感受是名家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过程。名家往往能通过亲切自然的交流,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并进入到课题中来。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名家上课,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传统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展开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水平的有效途径。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的水平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创新性学习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与前瞻的意识。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多从身边的事物寻找。如李霞老师《相貌各异的我们》,以豌豆、兔子的不同引入。这也在提醒我们,科学即生活。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这种意识的作用,使儿童在像科学家那样实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水平,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三、科学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培养科学课的课堂常规,如有条不紊的展开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即时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长期坚持观察记录,能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等。曾宝俊老师的《什么是科学》,是一堂一年级的科学启蒙课。曾老师和孩子们玩“竹蜻蜓”,教给孩子科学观察并记录的习惯,让孩子们懂得怎样去学习科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科学教师要终生学习,持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的内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很高,所以教师要即时补充知识储备,同时要学会科学探究的技能,具备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科学教学质量会更高。经历了这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去学习,有太多的问题值得我去探究。今后,我将持续地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做好小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五、科学课作为基础学科,应以培养人的核心素养为目的。作为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小学科学可在培养孩子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并丰富科学探究方法与方式,促使学生在充分发挥出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提升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并实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彭香老师以专家视角,向我们解读了在科学新课标要求下的学生素养培养。向我们阐述了核心素养、科学素养、学科素养,让我受益匪浅。我将在我今后的教学中,完成科学课在提升学生素养中的作用。短短的培训结束,思考还在继续。我将从专家的提醒和建议中寻找自己今后教育教学的方向。【篇二】经过了这次培训活动,我在各个方面收获甚大,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一、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常山县教研室——江根祥提出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展开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水平的有效途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地球科学是小学科学领域比较难的一块内容。在太阳系组成中,各个行星的大小和与太阳的距离空间感较强,对于同学们理解困难。但是中山小学的姜老师给与我们一个很好的体会。让在座的科学教师模拟太阳系空间,构造一种空间模型,让我们形象直观的理解到空间的距离和大小问题。由此可见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的水平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创新性学习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与前瞻的意识。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多从身边的事物寻找。江山市教研室徐老师的《理解身边的植物》仔细描述了我们周围的植物,便于研究。这也在提醒我们,科学即生活。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这种意识的作用,使儿童在像科学家那样实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水平,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三、科学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培养科学课的课堂常规,如有条不紊的展开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即时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长期坚持观察记录,能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等。四、科学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持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的内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很高,所以教师要即时补充知识储备,同时要学会科学探究的技能,具备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科学教学质量会更高。经历了这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去学习,有太多的问题值得我去探究。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学习,持续地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做好小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篇三】10月22日上午,xx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院彭钢教授,给我们带来了题为《的理解与尊重——否定性教育事件的分析与启示》专题讲座。能够说给我们打开了教育思维的另一扇门,这扇门是我们经常触摸,却一直无法勇敢去推开的。首先,彭教授“从自己跑来做讲座,差点迟到,闯了几个红灯”亲切的引入,引出今天主题,否定性教育事件。他先提出教育理解这个名词:教育理解是一种包括时间体验和价值选择在内的教育基本理解和判断,在相当水准上影响和左右着我们的教育“视觉”、感受和行为。他说有什么样的理解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学会理解就是学会教育,智慧的理解才有智慧的教育。说实话,刚开始有点晦涩难懂,感觉这是理论的,实操性不强。但他紧接着一句话,人很多时候是视而不见的,人的眼睛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让人豁然开朗,可不就是嘛,我们教师平时看到的都是自己想看到的,或者强加到学生身上想从学生身上看到的。随后通过彭教授的解析,逐渐让我们清晰,良好教育理解是如何造出崭新的、人性化的、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并通过生动的三个例子解读了,教育理解的重要性。三个案例:三毛、苏秀、姚子涵的案例,不同时空的人三个人,不同的命运的三个人,却有着相同的受灾原因,是教育的不理解。理解有千万种方式,不理解只有一种。教师的、严格、权力、责任,教师的自我、父母的自私,是一切灾难的孕灾环境,而不理解孩子致灾因子,最终导致各样的灾情。教师是什么?是侦探?是警察?还是猎狗?学生是什么?是犯罪嫌疑人?是犯人?是猎物?都不是,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未成年人,是性格、人格不成熟的儿童,教育者将自己摆在什么样的位置,孩子就将是什么样的对立位置,这正如爱情和婚姻中常说的:把妻子当公主,你就是王子;把妻子当奴婢,你就是仆人,把老婆当皇后,你就是皇帝;把老婆当保姆,你就是保安,你对待妻子的方式,也会成为妻子对待你的方式。在婚姻里,爱情必须是基础,而且永远得是基础。那么教育者和学生其实就是这样的关系,所以想要在教与学里成功,理解必须是基础,而且是永远的基础。当彭教授讲述一位班主任从不批评学生不会系鞋带、从不批评学生啃手指,继而成为学生最感激的教师事件时,我已热泪盈眶,现实生活中这样真实的案例就发生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初中生不能自理的、身心有残疾的,反思我们是怎么做的,是否做到了这么用心。我们也曾一度寻找解决的方法,今天听了教授的简单的故事介绍,感觉豁然开朗,忽然知道有些事情该如何曲径通幽,曲先救国了。面对18周岁未成年的儿童、青年,我们应该多些理解和尊重,不要把师生关系想成对立面,儿童值得尊重——儿童需要尊重——儿童必须尊重,这几个词彭教授讲的掷地有声,其实套用刚才的理解理论,做到了这些,何尝不是在说教师值得尊重——教师需要尊重——教师必须尊重,而这些尊重哪里来,是我们先做到了对学生的尊重,这样我们的师生关系会更加和谐,教育教学也会更幸福。做智慧型老师,要学会理解学生,才能教育出幸福的学生。当前,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在追逐分数,都认为只要将时间挤一挤,学生苦一苦,成绩就会提升一些。不过,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真的能够承受重压吗?多理解学生,多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多从学生的需要想一想。多给学生他们所需要的,也许教育就不会那么困难了!再次重申教师不是侦探,学生不是犯罪嫌疑人。教师用不着洞若观火,明察秋毫,在相当多的时候需要大智若愚,需要聪明地装糊涂;再次重申教师不是警察,学生不是犯人。教师用不着使用警察的方式,教师既没有这样的权力授权,更不能把自己降低到这样的位置。教师更不是一条盯着学生错误和问题不放的穷凶极恶的猎狗!作为教师,我们要以专业的知识,博大的胸怀,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在教育的路上,只有学会理解,做智慧型教师,教育之路才能走的更远!
本文标题:科学培训心得体会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16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