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9-2020年高三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12.古人为诗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有:以作者姓名命名;以谥号命名;以书斋命名;以作者字、号命名;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以出生地命名;以帝王年号命名等。下列古人的诗文集命名以官爵命名的是:A.《杜工部集》(杜甫)B.《范文正公集》(范仲淹)C.《饮冰室合集》(梁启超)D.《梦溪笔谈》(沈括)13.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说:“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此言论反映的实质是:A.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B.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C.元代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D.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中央集权14.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该时期是:A.宋朝B.明朝C.唐朝D.汉朝15.费正清指出:“中国进入19世纪之后社会诸方面发生巨大的质的变革,这种质变通常被看作是近代化,它不仅是受到欧洲文明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结果,而且是中国内部社会演变的结果。中国人口和领土的增长所造成的它来自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力量不在外来压力之下,它们决定了中国向现代转变。”材料中“它们”是指:A.欧洲文明的直接或间接影响B.中国内部社会演变C.中国人口和领土的增长D.欧洲文明的影响和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16.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这样记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的是:A.武汉会战B.太原会战C.淞沪会战D.徐州会战17.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D.“八字方针”的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18.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指的“奇迹”主要是指:A.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B.美洲新大陆的发现C.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19.梁启超曾称誉美国是“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他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各省政府之发生,远在联邦政府以前。虽联邦政府亡,而各省还其本来面目,复为数多之小独立自治共和国,而可以自存。此美国政治之特色,而亦共和政体所以能实行能持久之原因也。”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梁启超认为美国共和政治不宜推广B.粱启超赞成在中国仿行共和政体C.梁启超认为美国的共和政体是最好的政体D.梁启超看到美国的共和政治有其特殊的历史因素20.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产业革命的技术不是出现在结构变迁以前,而是在其之后”。这里的“结构变迁”主要指:A.地理大发现B.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确立C.启蒙运动的开展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1.“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该材料反映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A.是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D.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运动22.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A.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23.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曾表示:“APEC的21个成员国占了全球贸易的54%,还包括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这可以说明:A.APEC和WTO相互依存,相互促进B.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C.APEC经济一体化必将实现政治一体化D.APEC是当今世界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一一(宋)陆游《杂赋》材料二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下)材料三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材料四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市场·国家·公共领域》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明代市场有何新发展?(14分)(2)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9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建国“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又是怎样回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9分)39.(6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材料三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堪称古代世界青铜冶炼技术高峰的铜绿山古矿冶炼遗址和越王勾践剑等分别出土于鄂东及江汉平原;秦代竹简首次在云梦出土。材料四包括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天瑜在内的众多与会学者指出,晚清武汉的现代化水平一度位居全国内陆城市之首,张之洞功不可没,他督鄂18年间,创办汉阳铁厂,督办粤汉铁路,创设自强方言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从工商业、军事、文教乃至市镇建设等诸多方面,全面奠定了武汉地区现代化的基础。——《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关系研讨会》材料五武汉曾是一块热土,也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无论是在民主主义革命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除材料三所说的代表古代楚文化的其他两例成就。(6分)(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张之洞督鄂对湖北近代化造成的客观影响。(6分)(5)根据材料五与所学知识回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武汉地区有哪些重大的革命事件发生?(4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武汉地区有哪些重大工程?(4分)桂林中学xx高三全程模拟考试文综答案12.A13.D14.A15.D16.C17.D18.A19.D20.B21.C22.A23.B37.(1)宋代:市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5分)草市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3分)明代:商人数量增加;市场商品种类繁多;长途贩运发达。(6分)(2)新现象:西方工业品充斥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品滞销。(6分)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3分)(3)主要原因:实行计划经济体制。(3分)过程:(邓小平南方谈话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世纪初,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分)39.(3)成就:诗人屈原(或“楚辞”)、战国编钟。(6分)(4)客观影响:张之洞在湖北创办了汉阳铁厂等一批近代企业,奠定了湖北地区的近代化的基础,使“晚清武汉的现代化水平一度位居全国内陆城市之首”。(6分)(5)革命事件:“八七”会议召开、收回汉口英租界。(4分)工程: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钢铁公司、湖北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任意两个工程,4分)2019-2020年高三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不同地理要素图层。读下图回答1-2题。1.该区域:A.①地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B.②地适宜广泛种植小麦C.高级住宅区可能集中在③地D.钢铁厂布局在④地最佳2.据图推断:A.居民点向东南方扩展B.森林面积扩大,酸雨危害减弱C.GIS可应用于道路规划D.湿地面积减少,地下水源增加读右下图,回答3~5题。3.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A.德干高原B.巴西高原C.黄土高原D.伊朗高原4.乙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植被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雨林5.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A.咖啡、甜菜B.花生、咖啡C.甜菜、亚麻D.亚麻、花生xx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1700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举办。读下面两图完成第6-8题。6.两国都具有优势的能源资源是:A.石油和天然气B.煤炭和天然气C.石油和水能D.水能和海洋能7.有关卡塔尔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外籍人口大量迁入C.人口大量迁出D.经济发展缓慢8.下列关于俄罗斯和卡塔尔垦殖指数都不高的共同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偏低,冻土广布B.气候干旱,沙漠广布C.经济基础差,劳动力不足D.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差下图中MON弧为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PN弧为某日晨昏线的一段,其中M、N分别是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两点的经度差为90°。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一周期间,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读图完成第9-11题。9.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一周期间,O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A.23°B.43°C.47°D.57°10.该日N地的昼长为:A.6时B.9时C.12时D.18时11.此日后,若M点位置向东接近O点,则太阳直射点:A.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B.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C.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D.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36.(36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说出①、②两地地形类型。(12分)(2)为什么③海区7月经常出现浓雾?(6分)(3)简析④地的气候特征。(6分)(4)分析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12分)39.(6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材料一中国新闻网:2011年4月26日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全部开工,xx有望通水。材料二右图为我国某区域图。(1)读右图试从含沙量、汛期、结冰期三方面比较M河、N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河流含沙量大对河流综合开发产生的哪些不利影响。(12分)(2)N河上游水库
本文标题:2019-2020年高三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35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