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对视觉及其历史的定义
对视觉及其历史的定义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新闻传播学系杨小彦视觉是什么?•凡是用眼睛来观看的对象,都可以称之为视觉。视觉就是我们所看见的存在。•而且,视觉的历史要比文字的历史漫长。•更严重的是,人类长期生活在视盲的阶段。由于文化的原因,我们往往对许多东西视而不见。中国古代的艺术家看不到“明暗”,西方的艺术家对“意境”不甚了了。•人类长期以来生活在文字的时代。视觉扮演着一个二等的角色。构成视觉的三种因素•视觉由三部分组成:•一,观看者;•二,观看对象;•三,观看结果;观看者•观看者形成了观看的出发点。•观看者涉及到观看的目的和需求.•观看的目的:1,与它者建立联系;2,认识环境;3,理解外部世界;4,确定活动范围;•观看的需求:1,尝试与探索;2,辨识;3,认同与排斥;4,建立安全空间;•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观看的目的和观看的需求是有关系的.观看对象•所有的外部世界都是我们的观看对象.•但并不是所有的外部世界都能被观察到.我在这里所强调的还不是需要借助科学手段而观察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我指的是符合我们眼睛视域的日常世界.•按照贡布里希”所知与所见”的观点,我们只看到愿意看到和知道的对象.•观看对象和观看需要有关系.凡涉及到安全与生存的,我们总是能够观看到.观看结果•观看结果就是观看对象所呈现出来的方式,它可以是留在视网膜上的图像,可以是综合了观看经验而形成的表象,可以是通过某种方式而物质化了的存在.•存留在视网膜上的图像是短暂的,除非它获得更长久的支持.也就是说,除非它转化为更恒长的表象.•视知觉的恒长性是观看结果得以转化为表象的依据.这就是视知觉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的眼睛如何使观看结果变成一个认识的框架.•有三种理论是基础:格式塔心理学,吉布森的视知觉研究和贡布里希的所知与所见的错觉理论.视觉的根本特征•视觉的根本特征是:•一,观看者/观看对象/观看结果是一个整体;•二,在观看者来看,观看对象和观看结果是不一致的,它们的关系是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三,关键是,观看者往往被其观看结果所控制。视觉是一个受控的过程•观看者受到了观看结果的控制,同时观看结果又是观看者造成的。从这个意义来看,视觉是一个受控的过程。•从观看者/观看对象/观看结果三者关系看,视觉和语言一样,同样是一种“叙述”方式。视觉做为一种中介•我们可以把观看结果视为一种语言。•这种语言的特点是:它横在观看者和观看对象之间。它是我和世界的中介。•从这个意义来看,视觉又是一座桥梁,用以联结我和世界的关系。•问题是,这座桥梁是真实的和可靠的吗?视觉是真实的吗?•视觉是真实的吗?•或者,我们根本就不应该这样去问。因为真实问题无法回答。关于视觉的“定义”•如果要给视觉下个定义的话,我想大概只能说:视觉是一种意识形态,它横在我们和真实世界之间,构成了真实世界的“镜像”。•我们与其说在认识世界,不如说我们在一系列的“镜像”中认识我们自己。•对我们来说,世界就是一连串的“镜像”。•我们被视觉所控制,那意思是说:我们被“镜像”所控制。我们生活在镜像当中。从某种意义来说•从某种意义来说,认识视觉就是认识我们生活其中的“镜像”。镜像•如果说,通过视觉我们建立了和世界的联系,那么,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的确是生活在可见的世界中.•但是,这”可见的世界”是一个”镜像”的世界,那么,一旦我们明了”镜像”的定义,我们就可以说,我们生活在”镜像”当中.•视觉的历史就是一部”镜像”的历史.•“镜像”就成了我们联系世界的”中介”.各种”镜像”的替代词•人通过镜子认识自己的面相,从而确立自己的形象与身份.同时,人要把这”镜像”固定下来,于是就产生了”镜像”的历史.•在日常用语中,我们总是使用以下的词来形容”镜像”:•图,画,图画,绘画,写照,真相,照相,图像,影像,等等.•Picture,Likeness,image,imagination,representation,Icon,mirrorimage,graphic观看框架•观看是有范围和有选择的.我们眼睛的视域约为62度.由于两只眼睛是横长的,所以宽度的视域要比高度大,这造成了长方型框架比较适合眼睛审视的现象.•长期以来,所谓观看包含着一些隐含的内容,其中之一是“窗框”概念:我们看到的世界,犹如透过一只窗子看出去的样子.从这种观点出来,所谓“镜像”,它更多地是指一堵透明的玻璃,穿越它我们看到呈现出来的世界.•这就是观看的框架.•但是,艺术史的事实告诉我们,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观看框架.构成镜像的历史•视觉是一种镜像。这个镜像有三个大的阶段,其历史是:•一,前图像时代。指1839以前;•二,图像时代。从1839年延续到今天;•三,数码图像时代。从1946年美国香农博士提出数码技术开始,重叠在此后的图像时代之上,并随着电脑图像技术的发展,而日益成为视觉制像的主体。差别•三个历史时期的差别是手工和复制。•前图像时代的最大特征是手工加工。图像时代开始出现本雅明所说的复制性。而图像和数码成像方式的区别则在复制的方式。一个模拟的,一个数码化的。视觉史的意识核心•构成视觉历史的意识核心是:•偶像崇拜和偶像破坏。•整部视觉成像的历史,我想大致上可以视为一部偶像崇拜和偶像破坏交替出现的历史。我们能否通过观察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或者说,世界原本的真相是如何的?这张漫画都给出了答案。《观察》(德)乌恩格热诱惑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从某种意义来说,观察是一种诱惑。《诱惑》(德)乌恩格热所以需要反思。但是我们的反思是怎样进行的呢?《反思》(德)乌恩格热视觉时代•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视觉的时代。•我们被各种视觉符号包围着。•我们每天都在消费各种类型的视觉符号。•我们甚至开始被这些由视觉符号所组成的空间所迷惑,所控制。•而且,绝大部分的视觉符号都具有虚拟性,都是经过充分设计而产生的。也就是说,视觉符号本身是一种产品,通过交易而产生利润。•这就是视觉时代的根本特征。侯一民等,《要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1966年8月。不能用“真实”这个概念来看待这样的绘画,它所传达的政治信息是相当明确的。欧仁.德拉克洛瓦:《萨丹纳帕路斯之死》,1827年。这张画从具备了所有吸引人们目光的因素:性、屠杀、绝望,猎奇等。程丛林:《1968年某月某日雪》,1979年。算是当时“伤痕绘画”的代表作。但在形却只能因袭过去的传统。请注意其中的仪式和场景。张鸿翔:《长街行》,1984年。虽然画的是革命党人的题材,但在戏剧化和场景方和程丛林的如出一辙。视觉的场景化和戏剧化是达到其宣教目的的必要条件。冯法祀:《刘胡兰》,1957年。在戏剧化和仪式上突显了视觉语言的政治修辞特征。整个场景就是舞台一样,使观者无法逃脱其中的控制。莫朴:《清算》,1948年。这是王式廓的《血衣》的前身,也可以看作是《白毛女》的斗争模式在绘画领域中的翻版。集体创作:《红卫兵》,局部。1966年8月。居然是雕塑,但在表现戏剧性方面却和前面所说的一样,具有形式上的统一性。(美)刘易斯.海因:《白宫前面的报童》。这是一个对比,好把冲突的主题表达出来。•视觉消费是中国当代城市的狂欢表象。•视觉生活是中国城市转型的尖锐现实。我们生活在各种镜像当中。消费视觉生活:一个时代的标志。消费的特征是体验经济的来临。产品经济-商品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在体验经济这么一个潮流下,只有视觉生活才能成为它的表征,而视觉生活的核心则是体验,从个人的体验到众人的体验,或者反过来,从众人的体验到个人的体验。从设计来说,体验设计是视觉消费时代的必然产物;从体验来说,设计体验意味着走出设计本身。也就是说,今天成功的设计不再是设计内部所能解决的,设计已经成为创造个人体验的关键路径。视觉消费是一种具有个性价值的分层消费,体验设计则意味着要为这种个性化的分层消费提供真正的自我认定的方式。也就是说,在消费视觉的潮流中,只有那些能够提供个人体验的独特设计,才能成为自我认定与互相认同的方式。不是设计的个性化,而是体验的个性化造就了今天的消费环境。今天的生活方式与消费市场的定位是:品味代替品牌,符号代替产品,体验代替使用,行为代替购买,文化代替潮流。不是说有了品味就可以没有品牌,有了符号就可以抛弃产品,有了体验就不再顾及使用,有了人性化的行为模式就可以不用购买,有了文化就可以忽视潮流。我们的意思是说,假如品牌缺少了品味,品牌就不能成其为品牌;假如产品缺少了符号存在的方式,产品就有可能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假如人们光顾着使用而缺少了独特的体验,使用本身就可能就消灭使用;假如购买缺少了人性化的行为方式、购买就可能日益成为偶然的行为;假如浪潮缺少了文化的底蕴,浪潮本身就有可能成为一场稍纵即逝的泡沫。后现代的根本特征是消除了前卫和商业的区隔,中国大都市迅速发展的现状造就了社会分层加剧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都市人日益迫切地感到了区隔的重要性,结果是,寻找差异就成为那些追逐时尚生活的人们的眼前目标。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对个性的体验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差异的同义语,受到普遍的欢迎。毛泽东接见红卫兵,新闻照片,1966年。文革中最流行的照片之一。其实这是一张修过的照片。毛泽东,林彪和周恩来在中共九大上投票。这是一张象征性的照片,其政治含义不言而喻。联系到此后的政治现实,我们就知道图像的作用了。“眼见为实”很多时候所造成的效果,让一般人难以置信。晚年毛泽东接见周恩来。这张照片今天来看,其中的含义和过去大不相同。炮打司令部。宣传画,1966年。不能说这是一张绘画创作,其真实性不如前面的几张照片。事实上,从意义的传达上,它们是一样的,无一例外都表达了一张类似“偶像崇拜”趋向。
本文标题:对视觉及其历史的定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35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