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河北张家口旅游业之我见
张家口旅游业之我见张家口市地处河北省西北部,跨东经113度50分至116度30分、北纬39度30分至42度10分,南北最大距离近300公里、东西最大距离约228公里,总面积36873平方公里。张家口市是一座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北方名城,自古即为兵防重镇和进入蒙俄及东欧市场的陆路商埠。随着共和国不断走向文明、繁荣和富强,古老的张垣大地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历史性巨变。张家口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张家口地处京、晋、蒙交界处,东临首都北京、西连煤都大同、北靠内蒙古草原、南接华北腹地,面向沿海,背靠内陆,是沟通中原与北疆、连接中西部资源产区与东部经济带的重要纽带。有十分便捷的交通、通信设施。京包铁路通过市区、大秦铁路从城市南部横贯东西;公路四通八达,110、112、207国道穿过市区。市区和各县程控电话已与全国联网,可直拨232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所有入网城市有独特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黄帝战蚩尤战场、泥石湾旧石石器时代遗址、长城关隘大境门、明代建筑清远楼驰名中外;塞外明珠官厅湖、坝上草原渡假村、翠云山滑雪场一派北国风光。--张家口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盛夏干湿适中,凉风送爽;严冬冰封雪飘,粉雕玉琢。现在由我来从历史,现状及主要景区,对于旅游业的建议三个方面来介绍一下这座历史古城。一,张家口的历史张家口市历史悠久,商周时即是古幽州之地,近代为察哈尔省首府。历史上曾是中俄、中蒙贸易通道和物资集散地,皮毛、茶叶、绸缎等大量商品经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张库大道”进入蒙俄及东欧市场,素有陆路商埠之称张家口地处于河北省西北部,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保定市,东邻北京市,东北与承德市相连,西与山西省接壤,是北京的西部屏障。散落在张垣大地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构成一部敞开的历史画卷,绵延起伏的长城古堡,也会使我们联想到这里曾经“大漠孤烟”下的不羁豪情。泥河湾文化——张家口历史文化的根。在这里留下的200万年前人类与自然抗争的历史痕迹所衍生出的泥河湾文化,开创了东方人类从这里走向文明的先河。涿鹿三祖文化——张家口历史文化的魂。5000年前,中华民族的人文三祖黄帝、炎帝、蚩尤共同生息战斗在张家口的涿鹿大地,如有名的炎帝蚩尤之战――涿鹿之战。逐步形成并最终确立了中华文明“和谐、统一、团结”的核心价值。融合是张家口历史文化最显著的特色。历史上,这里不但是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的“三叉口”,又是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双向通路”,还是汉、蒙古、契丹、女真、柔然、鲜卑等民族文化的交流汇聚之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张家口历史文化的绚丽多彩和奔放豪迈,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也表现出个性的开放和广采众家之长的博大精深张家口之名始于明代。明朱棣迁都北京后,为充实京畿人口,巩固边防,增加兵源,与永乐二年(1404年),有计划地从山西人烟稠密的县、区,移民到张家口、宣化一带,由官方筑起土堡,以居新迁之民。由于“大境门”地形险要,明宣德四年(1429年),由张文指挥负责在口南五里许建张家口堡,屯住重兵,守卫边塞,有“武城”之称,即今武城街名之由来。因该堡城为指挥张文所筑,故名张家口堡,后改称张家口。请顺治二年(1645年),在大境门边墙开豁建门,曰“大境门”。明清时期,张家口商贸兴盛。1551年,大境门外开设“马市”,由官方以布釜之类易蒙古鞑靼马匹、皮张。1570年,鞑靼首领俺答臣服受封,张家口被辟为蒙汉“互市之所”。1613年,张家口堡之侧筑来远堡,以张家口堡和来远堡为基础,张家口逐渐发展成为蒙汉民族贸易交往的中心。到1906年各店铺已有1037家。北平、天津、山西等地客商来张家口经商者日众。1860年,俄国商人已开始在张家口出现。1884年,英、美、法等过商人纷纷到张家口收购皮张和羊毛,张家口逐渐成为陆路大商埠。张家口的皮毛在国内外影响日益扩大,“天下皮裘,经此输入海内,四方皮市经此定价而后交易”,成了誉满中外的“皮都”。由于货优物美,享有盛誉,“口羔”,“口皮”驰名国际市场。京张铁路的通车和张家口火车站的建立,是张家口近代经济发展的起点,对其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1905年5月,清政府批准修筑京张铁路,委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兼会办,这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人字形铁路。1932年9月17日,国民党政府将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特区改建为省,张家口为察哈尔省会。1946年10月,我军战略转移,撤离张家口。1948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次解放张家口,复建市人民政府。1949年1月15日,察哈尔省人民政府成立,省会张家口市。1952年11月7日,撤销察哈尔省建制,张家口市划归河北省,为省辖市。二.张家口的现状以及重点景区介绍1,张家口的现状张家口发展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刘永瑞说,张家口主要有四大优势,一是依托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晋冀蒙(外长城)经济圈的独特的区位优势。实现“两圈”优势在张家口的对接和集聚,可以借势造势,形成新的经济优势。同时张家口也是华北、东北、西北三大市场的“桥头堡”,又紧临首都北京大市场,还承接东北亚国际市场,是京、晋、冀、蒙周边地区有依托性的物流圈和北方现代物流业供应链中重要的节点。二是境内有4条铁路(京包、大秦、丰沙、沙蔚)、4条国道(119、110、112、207)和15条省道,4条高速公路(丹拉、张石、京张、宣大),特别是张石高速公路向南延伸与京深高速相接,向北可延伸至蒙古的乌兰巴托,是连接南北交通大动脉;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566.32亿元,是1978年的45.7倍,年均递增9.5%。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28元增加到2007年的13520元。全部财政收入91.87亿元,是1978年的39.9倍,年均递增13.1%。1995年我市正式对外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年均增速达到10.4%,财政收入年均增速达15.8%。特别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市经济进入一个持续快速发展阶段,年均增速达到12.7%,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年均增速达到24.4%。2,张家口主要景区介绍1)崇礼滑雪场崇礼县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大力发展最具时尚的滑雪旅游产业,不仅填补了河北省冬季无旅游项目的空白,同时也成为华北地区冬季旅游的一大亮点;同时,抓住区位优势,把目光的焦点对准了京津及国外客源市场,累计筹措资金近500万元,用于品牌推介费用,先后在北京举办了“激情冰雪.崇礼之约”大型文艺晚会;在新浪和搜狐两大网站做了广告链接;在中央电视台做了新闻套播广播;在北京电视台做了天气预报;在客流量较大的王府井街口科普长廊做了崇礼滑雪景观灯箱;在京张和丹拉高速公路显著位置布置了大型宣传广告牌;每年邀请30余家媒体记者对滑雪节开幕式盛况进行报导。基于一系列联动的宣传效应,每年到崇礼旅游的有80%以上的客源都来自北京,另有15%的游客都来自意、美、日、韩等国的滑雪爱好者。扩大优势,推动产业升级。这县积极扩大自身优势,实施了张沽线整修、南赤线三改二、旅游道路建设等项目,使全县的油路总里程猛增至700多公里;投入城市建设资金6亿多元,打造生态型、园林式精品旅游城市;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开发旅游产品,发展农家游,促使全县旅游综合优势凸显。该县良好的资源、区位、政务环境,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眼球,在继引进了总投资20亿元的四大雪场后,总投资10亿元的桦皮岭旅游景区开发项目于日前签约;拥有世界领先专业知识和经验且经济实力雄厚的马来西亚卓越集团投资30亿元,在四台嘴乡太子城一带建设冬季滑雪度假、夏季体育休闲绿化娱乐公园,同时进行周边自然生态改造及建设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总投资达7.3亿元的容辰国际度假庄园、崇礼国际大酒店、裕兴宾馆等旅游配套项目已开工建设。诸多旅游项目的落户,促进了这县四季旅游格局的进一步完善,同时对于提高景区配套设施和接待能力,增强旅游业发展活力,推动旅游产业上档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万龙滑雪场。万龙滑雪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红花梁,占地面积30余平方公里,最高处海拔2110.3米,垂直落差550米。距北京市249公里,距张家口市50公里。万龙滑雪场一期投资8000余万元人民币,作为开发商张家口市万龙运动旅游有限公司预计用十年的时间投资10亿元人民币倾力精心打造中国最大的国际量级滑雪场。万龙滑雪场一期开发共建成初、中、高级滑雪道5条,总面积20余万平方米。其中金龙雪道1800米;银龙雪道2000米;玉龙雪道2500米;小龙道800米;初级雪道350米。滑雪场配置了1600套国外最新型卡宾(CARVING)滑雪板,其中200套是所罗门(SALOMON)品牌高级雪具;已建成了3条双人吊椅式索道;并从加拿大和日本进口了13台造雪机、2台压雪车、4辆雪地摩托和50个雪上飞碟;雪场同时引进了大型造雪系统,配合着得天独厚的天然降雪,使万龙滑雪场成为亚洲最早开放的雪场;2600平方米的雪具出租大厅配置了先进的电子收费管理系统;1400多平米的观赏型快餐厅提供宽敞的空间,轻音乐环绕,为游人提供了舒适、便捷的服务。2003年万龙滑雪场成功地举办了“钻石情·第三届中国崇礼国际滑雪节”,2004年12月18日“全球通·第四届中国崇礼滑雪节”再次在万龙滑雪场成功举办;2005年2月20日全国大众高山滑雪锦标赛第八站比赛也将在万龙滑雪场举行。同时,黑龙江省滑雪队、哈尔滨市滑雪队、中国·所罗门国家青年滑雪队,以及韩国和日本专业滑雪队已将万龙滑雪场作为指定训练基地。目前,万龙滑雪场已经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硬件设设施最好的滑雪场,欢迎广大滑雪爱好者来此一展身手。目前,该县的生态旅游独具特色,以“崇礼滑雪”为龙头的四季旅游品牌已成为崇礼走向世界的名片,每年约有50多万人次到这里滑雪旅游、避暑观光,成为拉动这县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促使年均旅游直接收入达8000多万元,间接收入达3亿多元。2)泥河湾泥河湾,这个距离北京186公里的河北山村,截至目前,泥河湾已接待了2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考古专家。在研究价值上,泥河湾对人类‘非洲单一起源说’发出了挑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接受这样一个学术观点:泥河湾可能就是东方人类的起源地。”2003年8月,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在我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首次发现大象足迹;2005年初,马圈沟草原猛犸象化石年代确定为约166万年前,是该象种的全球最早记录,改写了猛犸象起源于欧洲的国际权威学术观点,并将其起源时间前推进了50万年。2005年岁末,在马圈沟遗址第三文化层之下,又发现了第四、第五、第六文化层,将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文化年代又向前推进了10万年……目前,在我国已经发现的25处距今100万年以上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存中,阳原泥河湾遗址群就占了21处。著名考古学家吕遵谔教授认为,马圈沟是中国发现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最靠得住的遗址。泥河湾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早在200多万年前,这里是一个大湖,水域几乎占据今阳原全部,蔚县大部和山西省雁北地区一部分,面积9000多平方公里,四面环山,烟波浩渺,湖水清澈,鱼蚌不惊;湖岸上是辽阔的草原和高耸的山峰,百花争艳,丛林深邃,百兽嘻戏,充满生机。我国古人类就在这里诞生了。随着地壳运动,大湖数万年前完全干涸,露出了宽广开阔的平原,由于桑干河和壶流河的侵蚀,古湖平原遭受强烈的破坏,变成绵延起伏的丘陵或大小各异的台地。逐渐形成了山峰耸立,沟壑交错,地层分明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已发现的动植物化石有鱼、爬行、哺乳、软体、微体、孢粉体等,种类繁多,代表我国北方第四纪早更新世森林草原动物群。1972年以来,又先后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数十处,特别是小长梁、虎头梁、许家窑、至侯家窑、东谷坨等遗址的发现,肯定了早更新世时期泥河湾一带曾经生活过早期人类,这些远古的祖先给今人留下相当丰富的文化遗物,成为举世闻名的天然博物馆,对于研究我国地层、古人类、古生物、古环境等具有重要价值。今天的泥河湾地区地势起伏,蜿延曲折,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夏日绿草如茵,凉风习习;冬日白雪皑皑,银蛇舞动。登上古老的泥河湾地层,阳原全境尽收眼底,令人胸怀顿开,心旷神怡,胜似仙境。泥河湾,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圣地,更是考察学习、寻根探祖、旅游渡假、回归自然的
本文标题:河北张家口旅游业之我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5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