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学设计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节内容的设计遵循了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通过检测身边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过程,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将学习延伸到课外,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的方法及科学性和严谨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通过小组对探究结果在课前和课堂中的的交流和表达,使学既获取了知识,提高了探究能力,更让学生认识到了生活中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二、实验分析1.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使学生在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之前安排的一节探究课。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几乎的无处不在,这一点学生都知道,但从没有用肉眼看到过,本节内容的设置,让每个小组都先完善了自己小组的实验探究方案,再去严格按照方案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经过培养之后,观察到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不仅是完成了探究,提升了学习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思维和良好的卫生习惯。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是好奇心很强的一个阶段,尤其对一些自己看不见摸不着担又真实存在的东西会更感兴趣。本校是一所农村学校,虽然学生知道细菌和真菌是无处不在的,但很多同学还是从心里没有意识到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当然也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本次对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进行检测,使学生能直观的认识到细菌和真菌是无处不在的,并且真正的意识到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3.实验教学条件分析学校虽是一所农村学校,但学校的实验室中配置了标准的高温灭菌锅和恒温培养箱等设备,为实验探究的开展提供的条件。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很多学生的饮食和休息都在学校,通过对学生宿舍和餐厅等处取样,能能给学生强烈的心灵震撼,促使学生今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每个班级都有交互式电子白板和视频展台,并且电子阅览室每天都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学习提供了便捷。三、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举例说出哪些环境中细菌和真菌最容易繁殖。3.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4.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5.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体验与人的合作与交流。6.通过对检测结果的观察、分析和讨论,改变学生不良的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四、教学的重点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本节课利用学生的早课间活动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完成了培养基的配制和接种、培养、观察等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制定探究方案,组长配合配制培养基为探究的展开做好准备。在课外活动时间,各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小组的探究方案接种,培养,第二天要进行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在学校的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对比分析自己小组的培养的菌落的类型。并做好在全班分享展示的准备。另外,培养基中不容易长出的絮状和绒毛状的霉菌,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了观察并拍下了观察到的现象,在班级中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向全班同学分享。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分析,讨论、展示明确细菌和真菌的几乎无处不在这一分布特点。五、探究准备教师准备、一次性口罩、一次性灭菌手套,营养琼脂一瓶、烧杯4个、玻璃棒4根,托盘天平四个、培养皿80组、报纸若干,高压灭菌桶,恒温培养箱、酒精灯4个,铁架台4个、石棉网4张、1000ml量筒两个,锥形瓶2个、接种环八个,无菌棉签一包。学生准备:探究方案、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细菌和真菌六、教学流程图七、教学的几个主要环节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活动【观察】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形态并拍下观察到的现象。寻找并观察生活中的细菌和真菌菌落,并将观察到的菌落进行拍照记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并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制定方案】1.发放探究报告单2.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组的探究方案各小组根据探究报告单的提示制定探究方案通过探究方案的制定,提高学生的严谨的思维能力、学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探究】1.指导八位小组长配制培养基(高压灭菌过程操作不当会有危险,配制一次的量足够全班使用,故只有组长进行了配制过程)并拍摄录像2.指导学生进行接种,并拍摄录像3.指导学生培养、观察菌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培养出的菌落的类型等知识,为课堂的展示做准备1.小组长配制培养基并为组员讲解如何配制2.去自己选择的环境,学生选择的环境有洗手前与洗手后;笔;课桌;教室中用手直接操作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屏幕;口腔;餐厅的碗(老师自己洗的和餐厅工作人员洗的);厕所;学生宿舍的床上等),严格按照探究方案的设计行进接种。3.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进行培养、观察并查阅资料了解自己小组中检测出的菌落的种类等。1.通过培养基的配制,让学生感受到为同学服务的乐趣和自豪感。2.通过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3.在接种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意识。4.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探究态度5.在培养、观察以及查阅信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查阅信息的能力6.在探究过程中,提升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课堂活动【交流展示】1.探究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通过探究你们小组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2.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向大家介绍你们组的探究,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反思。1.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及探究报告后的内容。2.小组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小组的实验(学生整体都认识到了一点就是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1.通过小组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通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实验结构的展示,提高学生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3.通过学生的展示,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意识。【总结达标】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板书)2.通过观察和总结,发现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有什么特点?3.在配置的培养基中有牛奶、牛肉汁、还加入了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细菌的生活还需要什么条学生回答:1.细菌和真菌几乎无处不在2.细菌菌落较小,表面大多光滑粘稠也,也有的干燥粗糙;真菌菌落有绒毛状、絮状,和蜘蛛网状,大多比细菌菌落大。还会有不同的颜色。3.这些都是细菌和真菌生活所必需的条件。细菌的生活还需要比较温暖的环境。1.明确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了解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点3.通过总结,明确细菌和真菌生活所必需的条件。以及生活中如何避免细菌和真菌的出现。件?你得到了什么结论?4.完成课后练习1-4.生活中为了让我们的食物、衣物等不发霉,要保持这些物体的清洁和干燥,食物要及时存放在冰箱中。4.完成课后练习。课后活动【反思后记】调查小组在课后采取的一些措施以及发生的改变。学生A:以口腔作为检测环境的小组中,有一位女同学检测出的细菌比较多,后续该同学每天刷一次牙,变成刷三次……一小组为学校餐厅的管理员写了一封调查报告,建议改善餐厅餐具的卫生情况。通过课后的调查,了解学生在这次的探究活动中确实有所收获。八、问题研讨经验总结1.传统的培养基配置过程中是1.按比例将水和琼脂加热;2.在烧杯中对培养基进行灭菌;3.灭菌结束后代培养基冷却至50度左右在无菌环境中将培养基分装入培养皿中,冷却备用。但第三个过程中的无菌室的环境在普通的学校根本没有,有的老师提出在酒精灯附近或在紫外灯照射下进行操作,这两个建议首先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另外,并不能保证培养皿中绝对的无菌,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极易将培养基污染。经过我与几位组长的几次试验,发现,可以在加热之后现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再直接对培养皿进行高压灭菌,就可以省去很多步骤,且更能保证培养皿的无菌环境(注意:培养皿必需是玻璃培养皿)。2.在培养过程中,由于恒温培养箱的温度一般都调至35-37度左右,但这样的环境中,培养皿中的水分极易蒸发培养皿盖上,导致培养基上的水分过少细菌和真菌不能生长,这时只需在培养过程中将培养皿反着进行培养,就可以有效的保证培养基中的水分,使细菌和真菌很好的生长。问题研讨:人教版教材中安排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节内容之后,教材紧接着安排了《细菌》一课,具体介绍了细菌的形态结构计巴斯德的实验等,而本探究中培养皿中长出的大多都是细菌,如何在下一节课中最有效的利用前一节课的实验资源?
本文标题:《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66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