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案例使用说明:“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分析一、教学目的与用途1.本案例主要适用于《财务管理》和《公司理财》课程中“股票”、“财务管理”、“造假”等内容的学习,适用于本科生、MBA、EMBA、EDP以及经济管理类研究生等案例教学使用。2.本案例是一篇关于“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分析,其教学目的首先在于使学生通过案例所给出的数据了解到“万福生科”财务造假的事件,其次进一步结合案例相关背景资料,分析该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和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的方法。二、启发思考题1.根据案例的相关描述,分析“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方式有哪些?以及为何要财务造假?2.眼下,资本市场的IPO财务造假和欺诈上市案例频出。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财务造假所造成的危害?3.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避免这样的状况再次发生?三、分析思路1.引导学生了解并熟悉资本市场上关于财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财务造假的概念。分析“万福生科”的造假方式:虚增收入;“画皮上市”;虚构客户;虚构合同。2.本案例解决问题的思路在于考虑造成财务造假的原因以及“万福生科”财务造假背后所包含的投行规则。3.由上面分析的原因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四、理论依据与分析1.财务造假的特征与原因1.1财务造假的定义财务造假是有关会计行为人为实现其行为目标,达到某种目的,利用会计法规、准则的灵活性以及其中尚存的漏洞和未涉及的领域,有目的的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甚至凭空捏造,修饰其财务报表和数据,使之显示出对其有利的会计信息的行为,财务造假是一种不规范的会计行为,它将致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和可靠性。财务造假行为包含造假的主体、造假的动机、造假的主要手段和造假的影响等要素。1.2财务造假的特征(1)通常是以管理层为主体的集体舞弊尽管公司财务造假可能出现在各个层面,但造假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如果是普通员工舞弊,除非串通或经管理层授意,否则内部控制制度均能有效预防或事后核查;而管理层舞弊通常经过精心设计并且事后极力隐瞒,注册会计师难以有效识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属集体舞弊,往往动用组织的资源和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造假。但由于其“战线”过长,破绽相应地也较多,隐蔽性不及个人舞弊和小集团舞弊。(2)以会计数据作为造假的客体财务造假活动不论其目的和形式如何,最终都要反映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资产实物等会计信息载体之中。造假的方式主要有伪造、变造公司的会计凭证,应用不恰当的会计方法和频繁(恶意)变更会计政策,但最终还是要在对外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上做文章。(3)造假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财务造假是虚构或者篡改真实的财务数据,因此造假不会也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相反,造假带来的虚假信息反面会干扰、破坏正常的经营决策,恶化企业的盈利情况。(4)连续的行为财务造假通常具有在几个年度内连续的造假行为,既然造假行为是有系统、有步骤、有计划的行为,就很难只在一个年度内出现,必然会涉及到几个会计期间。比如上个会计期间对坏帐大量计提,在下个会计期间转回来提高利润。2.2财务造假的原因(1)受现实利益的驱动第一,是管理者突出政绩的需要。在我国,财务指标数据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领导的业绩、政府领导的政绩,处在高指标的压力和奖励的双重刺激下,部分企业会主动或被动地弄虚作假。通过对财务会计信息中的敏感数据进行“人为”处理,造成会计信息舞弊。第二,出于企业顺利取得银行贷款的考虑。金融机构在向企业提供贷款时首先要考察企业的偿债能力,其需要通过考察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信息,以确定企业的资信能力。为了获取金融机构贷款,一些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就产生了舞弊的动机,对业绩进行粉饰。第三,基于企业成功上市融资的需要。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高,部分公司从成立之日起就先天不足,甚至其上市纯粹只是为了解决资金流量短缺的问题。为能成功上市,这些公司往往调整甚至重做会计报表,虚构利润,进行财务包装。然而这些公司上市后公司质量并未明显提高,业绩增长缓慢,用“圈回”的资金盲目进行扩张和多元化投资,形成新的亏损,出现新的资金短缺。为了取得增发股票或配股资格,提高配股的价格,从资本市场上融到更多资金,这些公司往往采用虚增利润的方法,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欺骗投资者。第四,基于保留上市主体资格的考虑。我国《证券法》规定,若上市公司连续3年发生亏损,公司股票就要被戴上“ST”、“PT”的帽子,甚至可能会被退市。已出现亏损特别是已连续2年出现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保留其上市主体资格,避免被“戴帽”,或是已经被“戴帽”的公司为了早日“摘帽”,可能会采取多种方法粉饰会计报表,力求“扭亏为盈”,保留所谓的“壳资源”。另外,一些企业为了少纳税,可能人为调整企业的会计利润,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以维护所谓的企业利益。又如有的企业为了达到与国外的企业合资的目的,委曲求全,降低本企业的资产评估价值,人为造成会计信息舞弊,给予对方较多的利益。(2)造假成本低廉治理会计舞弊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惩戒力度的轻重,而在于是否能做到违法必究。多年来,国内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普遍,而被监管部门发现并查处的却屈指可数,且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一方面,会计造假往往受巨大的利益驱动,但由于大量的造假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使违规造假的成本远远低于造假所得利益。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对会计造假的惩戒也包括行政处罚、刑法惩罚、民事诉讼三个方面,但由于惩罚力度有限,也无法对会计造假真正产生震慑作用。因此,造假成本低廉是导致会计造假猖獗,使会计信息舞弊情况十分严重的重要原因。另外,我国的诉讼程序复杂,尤其是民事诉讼方面,存在“行政前置程序”、“有效期内明示参加”以及程序上的诸多其他障碍,不仅不能有效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对造假者也起不到应有的惩戒作用。(3)审计监督不力被誉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担负着过滤会计信息风险、确保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会计信息识别成本的重任。但在现实会计造假案件中,注册会计师又常常成为责任人之一。一是由于现代审计广泛运用抽样技术实施审计,其抽样判断本身就可能带来审计风险,二是注册会计师明知公司舞弊,但为了寻求同被审计单位长期合作,对虚假会计信息不但不予以揭露,甚至协助公司舞弊。(4)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我国公司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往往形同虚设,受大股东支配。这种情况下,通过内部控制机制很难防范会计造假对中小股东的侵害。对于国有上市公司来说,由于存在“所有者虚位”问题,还很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如果所有者与公司经营层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经营层就很可能为维护个人的领导地位、捞取政治资本或获取经济上的奖励等目的,进行会计造假。2.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2.1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它主要体现在参与经济业务事项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这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做好内部控制很重要的一点是做好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内部审计部分承担着两项任务:一是规划、设计内部控制的具体制度、方法和程序,并负责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的监督、检查及其有效的评价。我们在强调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同时,有必要强化内部审计机构建设,赋予它一定的地位,树立其足够的权威,保证它的独立性,并尽一切可能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准和适应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能力。使内部控制真正地落实到位。2.2明确责任并加强信息管理明确会计责任,单位负责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卸责任,分散风险。《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不是单位负责人自己直接从事会计工作,而必须是通过有关制度委托、授权、督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章办事。单位负责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卸责任,即使确实没有授意、指使、强迫会计人员造假,也应承担用人不当、管理不严之责,接受有关部门处理。2.3完善审计制度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可能影响管理者的诚信,进而对其经营行为、会计信息产生影响。评价企业的经营情况有赖于对被审计单位自身经营及相关行业的了解,主要包括内在的财务结构、经营绩效,外在的经济景气与竞争程度等。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有助于审计人员判断被审计单位及其管理人员发生舞弊行为的可能性,评估在审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程度。同时,审计人员要通过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了解、描述和评价,找出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并以此为切入点,发现问题所在,然后顺藤摸瓜,从而揭露舞弊行为的事实真相。分析性复核可以说是在舞弊审计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和程序,但在审计实务中能够很好利用它的审计人员并不多。我们认为,合格的审计人员首先应该是一位财务分析师,通过多角度地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包括行业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等,发现其舞弊行为的线索,客观评估所观察的情况及所搜集的证据,对于任何潜在的负面指标或迹象,都不应轻易放过。审计人员应当重视现场调研工作,通过现场调研了解企业是否重视内部控制,是否有切实可行的组织目标,是否有书面的办事规章制度,是否有恰当的授权制度,是否有保护资产安全的制度,是否有适当的渠道让管理层及时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了便于发现线索,找到疑点,对难以直接查证的舞弊,还可以采取摸底调查的办法,从知情人那里了解一些在会计资料中不易查出的问题,及时准确地捕捉信息,做到有的放矢。舞弊审计是审计人员根据对舞弊线索的评估结论,做出进一步调查核实,证实舞弊是否发生以及查明舞弊的人员、范围、方法、后果和原因等。在开展舞弊检查时,内部审计人员除了应注意评价发生舞弊的概率和同谋程度,还要注意确定审计人员是否具备检查舞弊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其他能力。对于严重的舞弊,内部审计人员要善于利用各方面专家的智慧,同管理层、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密切协作进行审计调查。2.4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由于会计人员出具的会计信息反映会计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的输出结果。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这样才能在国家会计体系下真正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其次是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用行为规范来自我约束,遵守公共道德,保持良好的信誉。这样的会计人员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会计职业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再次,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所以要注意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继续提高,提供机会给他们进行继续教育。最后会计人员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会计面临的经济事项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在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能从整体的角度,用科学的分析方法,用明确的理解能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找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会计人员要克服畏难情绪,一身正气,敢于打假查假。只要认真细致,熟悉作弊的手法和“诀窍”,出于公心,无论作弊者怎样诡秘、狡诈,总有蛛丝马迹可寻,总有异常现象显现,只要抓住关键线索,顺藤摸瓜,就不难发现和证实问题;要精通会计业务,熟悉财税法规,做到与时惧进。要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作弊甄别的技术方法,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研究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提高会计舞弊鉴别工作效率。同时,要严守独立审计原则,不可轻信被审单位的保证和解释,不为各种利益集团所左右;要不断总结会计舞弊鉴别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关注新出现的会计舞弊手法。掌握对各种错弊形态的审查和识别要领。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领悟归纳出自己的鉴别方法和要领,力争迅速地发现和揭穿会计舞弊。要用怀疑的眼光审视容易出现风险点、风险区和产生盲点、盲区的地方,运用科学的分析审查鉴别错弊。有时候还要利用和发挥专家的特殊作用。2.5加强会计工作管理防范会计信息舞弊还应加强会计工作的技术性管理,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做好财务软件设计,令一些科目不能反过账,或者加大造假成本
本文标题:案例使用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82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