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主讲:胡永松2010年9月亲农事农兴农勤业敬业创业课程学习教材雷海章主编《现代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7月参考教材朱道华主编《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李秉龙主编《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课程学习教材及参考教材经典著作[美]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99[日]速水佑茨朗,[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美]约翰.梅勒:《农业经济发展学》,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期刊《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农业经济学》年鉴《中国农业年鉴》(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历年)期刊与年鉴第一讲古代中国的农业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胡永松本讲主要内容(2学时)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从民间古谚解说农事中国农耕文化的优良传统及其现代价值农铁制农具骨耜石器铁制农具农--農、辳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古代农业发展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它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及水利工程当时在世界上都是遥遥领先的。勤劳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一、早期农业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⑴中国是世界农业三大发源地之一一、早期农业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⑴中国是世界农业三大发源地之一⑵中国是世界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磁山文化磁山遗址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村东南1公里的台地上,总面积三十四万平方米,分上下(即早晚)两个文化层。时间距今7500多年。1972年冬,当地群众在开渠修坝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沉睡在地下的原始村落,即现在的磁山文化遗址。它的年代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炭—14测定的数据显示距今7355年——10000年,亦即伏羲神农时代。这个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新石器研究的空白,是我国北方重要原始文化类型。磁山文化的发掘真实地记录了八千多年前,磁山先民劳动、生活情景。其文明、进步的发展程度举世罕见,为研究原始社会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多学术问题提供了大量的史料。磁山文化对远古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价值颇高,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命名为“磁山文化”。1988年,磁山文化遗址升级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磁山文化遗址三项“世界之最”之一——粟的发现。这证明我国黄河流域是世界上由人工培植粟类最早的地方。磁山文化遗址三项“世界之最”之二:家鸡骨的发现。这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鸡的国家。磁山文化遗址三项“世界之最”之三:出土的炭化核桃。这纠正了核桃是汉代张骞通西域时传人中国的说法,将中国产核桃的记载上推了5000多年。上山遗址位于浙江省中部的浦江县,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的年代距今约9000-11000年。当初河姆渡遗址出土7000年的人工栽培的水稻,曾将世界稻作农业起源的研究热点引到长江下游地区,而上山遗址又将这一记录提前了3000多年。上山遗址的发现是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在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碳陶片的表面,发现较多的稻壳印痕,胎土中夹杂大量的稻壳。对陶片取样进行植物硅酸体分析显示,这是经过人类选择的早期栽培稻。这一结论表明,上山遗址是迄今发现的、保存丰富栽培稻遗存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证明了上山遗址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是世界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上山遗址的“万年稻米”一、早期农业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2.刀耕火种的的原始农业①出现时间:七八千年前②表现:先清除地上的树木、杂草,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播种一、早期农业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2.刀耕火种的的原始农业3.商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⑴耒耜(leisi)的出现和普遍使用:耒耜(leisi)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一、早期农业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2.刀耕火种的的原始农业3.商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⑴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⑵商周时期的农具⑶商周时期的耕作技术⑷商周时期的农作物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⑴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铁农具、牛耕铁制农具战国时代的铁农具牛尊(牛鼻穿着鼻环)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⑴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铁农具、牛耕⑵西汉——改进和进一步推广:耦(ou)犁和犁壁西汉的耕犁。已安装了方便翻土碎土的犁壁,提高了耕作效率。这比欧洲早了近千年。牛耕图这种牛耕方式俗称“二牛抬杠”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⑴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铁农具、牛耕⑵西汉——改进和进一步推广:耦犁和犁壁⑶隋唐——完善:曲辕犁和犁评发明于唐代的曲辕犁敦煌壁画《农耕图》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2.耕作技术的进步:⑴耕作方法:从春秋战国的垄作法到西汉赵过的代田法代田法模型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2.耕作技术的进步:⑴耕作方法:从春秋战国的垄作法到西汉赵过的代田法⑵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和南方水田耕耙技耱(mo)是畜力牵引用以摩碎土块、平整地面的工具,是安有牵引装置的长条形木板或用藤条荆条之类编扎而成。从现有画像来看,有两牛单辕耱,也有一牛双辕耱。《齐民要术》中称之为“耢”。用于耕耙之后,可进一步使地平土细,同时也和耰一样,具有覆土的作用。耢和耙一样,有时为了加大效果,使用时,人立其上,用以提高碎土和覆土等的功效。但是否站人,要视情况而定。如湿地种麻或胡麻,就无需站人,因为“劳上加人,则土厚不生。”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2.耕作技术的进步:⑴耕作方法:从春秋战国的垄作法到西汉赵过的代田法⑵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和南方水田耕耙技⑶耕作制度:从两汉的一年一熟到宋朝的江南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2.耕作技术的进步:3.水利灌溉:⑴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都江堰后人认为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写诗赞道: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宝瓶口郑国渠白渠六辅渠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2.耕作技术的进步:3.水利灌溉:⑴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⑵灌溉工具: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马钧发明翻车——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筒车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商周:土地国有制、集体劳动儒家经典所反映的上古土地国有观念《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记·王制》“古者……田里不鬻。”《论语·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国语•齐语》“井田畴均,则民不憾。”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商周:土地国有制、集体劳动2春秋战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是农业领域中与手工工具相联系的个体经济。一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消费单位,即把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结合在个体家庭之中;经营规模狭小,以满足自身消费为生产的基本目的。二是以直接生产者的小私有制为基础,包括对土地.农具.耕畜和其它生产资料程度不同的所有权。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商周:土地国有制、集体劳动2.春秋战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3.小农经济下的农民:董仲舒《限民名田疏》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仟伯,贫者亡立锥之地。……汉兴,循而未改。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师古曰:“名田,占田也。各为立限,不使富者过制,则贫弱之家可足也。”](《汉书·食货志》)四、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原因----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1)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其规律为:农业发展→农民生产安定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矛盾缓和→稳固统治;或者:农业发展→治民→治国。(2)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3)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4)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五、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表现(1)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2)单位面积产量提高;(3)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荒地开垦,土地面积增加;(4)水利大面积兴修;(5)政府收入增多,人口增殖;(6)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并推广种植;(7)农产品商品化;(8)形成一些特色经济区域。(9)农学著作的问世。如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先后出现了汉代《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清的《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著名的农学著作。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作物水利灌溉原始农业石刀、石斧刀耕火种水稻、粟商周耒耜、石锄、石犁、青铜农具排水、锄草、培土、沤肥、治虫粟、稻、黍、稷、麦、桑、麻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垄作法都江堰两汉耦犁、犁壁代田法、一年一熟漕渠、白渠、龙首渠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翻车隋唐曲辕犁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明清一年两、三熟风力水车六、中国古代农业的不足(1)农业经济发展所付出的生态环境方面的代价太大。为了开垦土地,大量烧荒伐林大片森林消失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2)科技含量低。虽然中国古代也有一些新工具新技术的改进使用,但总体看中国农业走的是一条依赖劳动力投入的粗放型经济,抗自然灾害能力差,这一点甚至到新中国建立前都很突出;(3)一直未突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范畴,商品化程度低;这一点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后我们都可以看的很明显。七、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l)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这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一般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保障农时、奖励耕织、抑制土地兼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3)重视水利的兴修。(4)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6)外来移民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7)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间相互学习交流,促进经济发展。(8)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赋税沉重-徭役沉重-土地兼并八、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3、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①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国家掌握一部分土地)②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主导(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③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占有少量土地)▲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高度集中。贫者无立锥之地1、形成原因:2、结果: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农耕生产秩序严重破坏小农破产3、不能改变的原因地主阶级是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4、农民要求平均地权悯农诗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你如何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思考题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123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