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李贺2017雁门太守行最新教案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唐代中期,各地藩镇拥兵自重,不服从朝廷。于是朝廷派兵讨伐,亦不能制止。河北诸镇为祸尤烈。河北易水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祖孙三代拥兵割据39年之长。此诗写的是朝廷和河北藩镇之间的战争状况。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敌军像黑云一般压向城垣,城垣就要被毁坏,可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日光照在战甲的鳞片上,闪烁着金光。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军中所吹的号角凝聚悲壮的号角,弥漫在深秋的天空中,边塞的泥土在紫色的晚霞映衬下凝成了胭脂的色彩。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救援的军队半卷红旗,向易水畔进发,夜袭敌阵,夜里浓重的寒霜,连战鼓也擂不响。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提起指宝剑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曾置千金以招揽人才。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我们愿提起宝剑,誓死保卫祖国的边疆。漫山遍野的敌军好像乌云一样,围住城池,似乎要把城墙摧垮;城头上,战士的铠甲在阳光的照射下,像鱼鳞一般金光闪闪。秋色中,军营中的号角之声响彻整个天空;边塞之上的泥土,在夜色中,犹如胭脂凝成,发出浓艳的紫色。救援部队的红旗在寒风中半卷,在夜色中悄悄靠近了易水;浓霜打湿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我愿手操宝剑为国君血战到死!1、描绘“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示的画面。迎面而来的敌军,就像乌云压境,城池马上就要被摧毁。守城的铠甲迎着太阳闪着耀眼的光芒。2、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历来被传诵,作简要赏析。(1)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夸张,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2)感情浓郁。赞美了守军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3)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1)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3、首联炼字角度赏析:(2)“开”字写出了在敌军兵临城下时,守军将士们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的状态。4、颔联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战争的?运用夸张修辞,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铺垫。5.从炼字角度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满”字从听觉角度表现出战争规模之大和唐朝守军面对强大的敌军士气高昂,奋力反击的英雄气概。6、从色彩角度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夜紫”写出了边塞的泥土在将士们鲜血的浸染下凝成胭脂的色彩,将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7、颈联“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1)“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显出来。(2)“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表现虽面对重重困难,但将士们仍是毫不气馁的精神面貌(1)颈联:“临易水”引用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的典故。表现将士们意气风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豪情。8、诗中运用什么典故及表达的情感:(2)尾联:运用战国时期燕昭王放置千金在黄金台上来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忠君报国,誓死报效朝廷的爱国情感。9、全诗作者构思唐军的活动哪三幅画面?白天,严阵以待;黄昏,刻苦练兵;中夜,奇袭敌营。小结•前四句写日落前情景,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最后两句引用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9、《雁门太守行》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首联:兵临城下,严阵以待()颔联:战斗场面,悲壮惨烈()颈联:视死如归,壮怀激烈()尾联:誓死杀敌,尽忠报国()夸张,比喻听觉,视觉用典,侧面用典,主旨此诗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急行军到战斗的全过程。色彩凝重,景物鲜明,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气氛,突出将士浴血奋战的勇武形象,歌颂将士们誓死报国的英雄气概。
本文标题:李贺2017雁门太守行最新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145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