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PPT58页)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要点农夫嘉源农产品经销中心2概述1.产地环境2.生产过程3.产品质量农产品农产品产地产地环境是根本过程控制是关键质量合格是目标三个关键控制点(CCP)无公害农产品•目标: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制度:初级食用农产品;推行“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的技术制度;采取产品认定的模式。•性质:公益性事业,不收取费用,实行政府推动习近平指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主攻农业供给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形成农业农村改革综合效应。—党中央国务院政策要求——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要求——自身标准化品牌化需求——经济效益驱动四、关键点防控技术种植环境一、产地环境影响及控制产地环境•良好的产地环境是农产品生产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产地的合理选择是防止农产品被污染、切断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食物链的关键措施。影响种植产地环境的三个关键点•1、土壤。•2、空气。•3、灌溉用水各种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超出土壤净化能力,就会造成土壤污染。土壤污染土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主要载体,农作物从播种至收获所需的水分和养分都是从土壤中获取的,所以土壤质地和土壤酸碱度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物如汞、镉、铅、砷、铜、锌等,由于其自身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以及受土壤环境的影响,很难降解,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被镉污染的扁豆。“污染一次,遗害万年”:重金属污染土壤爬上餐桌……土壤•其次,有机磷农药以及过量施用化肥对土壤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氮、磷等化学肥料,凡未被植物吸收利用和未被根层土壤吸附固定的养分,都会在根层以下土壤积累,或转入地下水,成为潜在的环境污染物。水质•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当其冲就是向水体排放未经妥善处理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大气•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十分严重。工业大气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其污染物种类繁多,有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等。重金属对农产品质量影响•1、影响农产品生长发育,降低农产品质量。•2、经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或潜在危害。•3、引起土壤物理性质的下降,造成土壤板结,堵塞土壤气孔,使土壤通气性变差,给作物根系生长带来负面影响。农药对农产品质量影响•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会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长期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不仅杀灭大量天敌,增强了病虫的抗药性能,增加防治成本,而且还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常常导致人畜中毒,危及生态环境和人畜安全。产地环境质量控制技术种植产地环境风险控制控制措施:种植产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产地最好集中连片,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产地区域范围明确,产品相对稳定;产地区域范围内、灌溉水上游、产地上风向,均没有对产地构成威胁的污染源;尽量避开公路主干线。一般要求,产地周围3公里、上风方向5公里范围内没有污染企业,蔬菜、茶叶、果品等产地应远离交通主干道100米以上。在选好产地的基础上,建立严格的产地环境管理制度,减轻作物病虫害发生和产品中重金属积累。如在产地周围设置一些屏障、制定相关污染防治措施等,不得将医药、生物制品、化学试剂、农药、石化、焦化和有机化工等行业的废水(包括处理后的废水)用于种植产地灌溉水;不得将污泥、城市垃圾在产地内填埋。大田作物产地风险控制(风险因子:重金属、生物毒素、农药残留、大气污染物、致病微生物)•1、宜合理轮作、间作或套作,以减轻作物病虫害发生和产品中重金属积累。•2、对重金属、生物毒素等污染风险较高的地区,应加强产地环境污染因素的排查和监控,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控。如对酸性较强的土壤,可适量施用石灰,以降低土壤中镉等重金属元素活性。•3、合理采取施用石灰、药剂预防、深翻等措施,控制花生黄曲霉毒素等生物毒素污染风险。种植过程二、生产过程风险及控制种苗风险控制主要风险因子:产毒真菌、生物毒素、重金属、农药残留控制措施: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地力、地势,对病、虫害具有抗性的品种。对重金属污染风险较大的地区和产品,宜选择重金属低积累的作物品种。优先选择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告发布的、适合当地的主推品种。应从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经销部门购买具有包装(不能包装的除外)、附有标签(内容应符合国家规定)和质量合格证的种子。应选择籽粒饱满、完整无损的种子,或茁壮、完整、有活力的秧苗,以减少病虫害发生。如需对种子进行化学处理和包衣,应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并有相应记录。避免使用盛过霉变或染病种子或籽粒的器具,以减少病原的交叉感染。栽培风险控制一、大田作物播种主要风险因子:生物毒素、农药残留、残膜控制措施:播种要根据当地常年气象情况和气象预报适期进行,避开易诱发病害的天气。要合理密植,防止过度密植病虫害高发。如需使用地膜,应适量、合理,并及时回收废弃地膜和进行无害化处理。栽培风险控制二、露地蔬菜1、选地与整地主要风险因子:农药残留、病原菌控制措施:采取深耕、翻晒等措施减少土壤中有害病菌和害虫,以减少农药使用。宜采取间种、套种、轮作等栽培方式,选择相应的整地措施,以提高土壤的利用率。栽培风险控制二、露地蔬菜2、育苗、定植主要风险因子:农药残留、地膜残留控制措施:进行种子和苗床消毒,预防种子、土壤传播病害,以减少苗期病害及植株的用药量。宜采用人工破壳、摩擦等方法弄破种皮,增强透性,促进种子发芽。根据栽培季节、栽培方式、气象情况及蔬菜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期,避开易诱发病害的天气。如需育苗,应采用护根的营养钵、穴盘等方法,适时炼苗,以减轻苗期病害,增强抗病力。应选择适龄壮苗,宜带土移栽。如需使用地膜,应适量、合理,及时回收并作无害化处理。栽培风险控制二、露地蔬菜3、植株调整:主要风险因子:病虫害、农药残留、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措施:根据蔬菜品种和当地水土情况、种植习惯和管理水平,合理密植、通风透光,不宜过度密植。采用机械调节,如整枝、摘心、支架、绑蔓、压蔓等措施增加叶面积指数,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并有利于加大栽植密度,减少病虫害从而减少农药使用。若采用化学调节,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用量使用。4、授粉主要风险因子: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措施:采取昆虫授粉或机械授粉的方式,以减少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若采用昆虫授粉,应谨施用农药,防止授粉昆虫的死亡。栽培风险控制三、设施蔬菜1、整地:主要风险因子农药残留、病原菌控制措施:采取高温闷棚、土壤熏蒸等管理模式控制土壤中的有害生物,以减少用药量。2、育苗、定植、植株调整:主要风险因子农药残留、病虫害、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措施:同露地蔬菜3、设施条件管理:主要风险因子病虫害控制措施:使用遮阳网、水帘、风扇等设施调控温度及湿度,以减少病虫害。4、授粉:主要风险因子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措施:如需采用人工授粉,应选择符合国家规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且符合浓度规定。栽培风险控制四、水果1、土壤耕翻:主要风险因子:病虫源控制措施:合理进行园地耕翻,改良土壤,以促进果树增产和消灭越冬病虫。2、整形修剪:主要风险因子:病虫源控制措施:合理进行果树修剪与整形,达到树体结构合理、树势健壮、树冠通风透光。3、果实套袋:主要风险因子:病虫源控制措施:根据品种,选用符合相关要求的专用果袋。果实套袋前,喷药防治危害果实的病虫害,待药剂干后再套袋。果实套袋以晴天为宜,避开雨天、露水未干及中午强光时段。废弃果袋应集中清出果园,并进行无害化处理。4、生长调节剂使用:主要风险因子:农药残留控制措施:在保花保果、疏花疏果、膨大、催熟等时期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按照产品标签规定的使用范围、时期、浓度和次数执行。投入品管理及使用风险控制肥料施用原则在农田施肥时,应遵循四条原则:1.施用肥料中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积累不致危害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2.施用肥料后,产出的农产品中,污染物的残留量不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饲料标准;3.施用肥料土壤中污染物的累积量不会对土壤有益微生物产生明显不良影响;4.施用肥料不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污染。•主要风险因子:重金属、农药残留、生物毒素、致病微生物控制措施:采用适宜、有效的施肥技术,鼓励测土配方施肥,以利于蔬菜对养分的有效利用,降低肥料流失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施用叶面肥后的安全使用期应符合要求。施用充分腐熟或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不应施用生活垃圾、工业废渣、污泥等。要定期或按批次检查肥料的有效期,不得使用过期肥料。肥料风险控制农药残留的危害•1.影响人体健康。长期生活在高残留农药环境中的的生物极易诱发基因突变,使生物物种退化甚至衰竭死亡。•2.影响农业生产。不合理使用农药,特别是除草剂,会导致药害事故发生,引起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3.影响产品品质。农药残留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许多国家以农药残留限量为技术壁垒。•4.影响生态环境。据统计,我国每年使用的农药其中80%以上直接进入环境,绝大部分残留在农田土壤中。农药风险控制主要风险因子:农药残留。控制措施:设立专门的农业投入品存放场所,由专人管理。不使用国家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选择限用的农药应遵守有关规定。使用的农药应经国家登记许可,并被批准用于所种植的作物。应按照农药产品登记的防治对象和安全间隔期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农药使用时,应严格遵守农药标签规定的用药量、配制方法、施药时间、施药方法等,并遵守GB/T8321的相关规定。施药器械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处于良好状态。施药人员应经过必要的技术培训。施药时,应按要求做好防护,防止农药中毒。对剩余农药、清洗废液、农药包装容器等废弃物,及时进行安全处置。建立农业投入品出入库记录,并保存2年。合理使用农药根据作物严格按照《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中规定的使用时期、使用方法、使用次数、安全间隔期等技术指标合理施药。1、选好农药。农药使用前,要查看农药包装上的标签是否完好,是否有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使用无标签或标签不清楚、无三证、过期的农药。2、对症下药。根据作物和病虫草害发生的种类,施用相应的农药品种,并适时施药。3、适量施药。不同的虫龄和杂草叶龄对农药的敏感性有所差异,防治敏感的对象用药量少,防治有耐药性的对象用药量大。4、轮换用药。要合理轮换作用机制不同的药剂,防止或延缓病虫草抗药性的产生和杂草群落的改变。5、选择适当的施药方法。农药产品标签主要内容:•1、产品的名称、含量及剂型•2、农药登记证号(或临时登记证号)•3、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4、产品标准号•5、使用范围、剂量和使用方法•6、净含量。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或毫升(mL)、升(L)、千升(kL)表示。•7、生产日期和产品质量保证期•8、毒性标志•9、注意事项10、贮存和运输方法•11、生产者的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12、象形图•13、农药类别特征颜色标志带除草剂为“绿色”;杀虫(螨)剂为“红色”;杀菌(线虫)剂为“黑色”;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深黄色”;杀鼠剂为“蓝色”。农药的毒性•农药的毒性用LD50来表示。LD50即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杀死被测试生物一半数量的药剂用量。LD50也叫致死中量,单位是毫克(mg)/公斤(kg)。一般来讲,LD50小于50的,属剧毒、高毒农药范畴;大于50小于500的,属中毒范畴;大于500的,属低毒、微毒范畴。农药登记证号目前我国农药登记分为正式登记和临时登记两类:•◆正式登记,登记证号编写方式为PD加年号或序号。有效期为5年,可以续展。国内农药:PD+年号+序号,如,山西农药厂生产的80%DDV乳油农药登记证号为PD85105-8。
本文标题:无公害农产品生产(PPT58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14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