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凸透镜成像实验专题1.如图3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则透镜的焦距为————————cm.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5cm处,则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20cm处,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25cm处,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2.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后先把蜡炬放在a.b.c.d.e.g各点,如图所示,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1)把烛焰放在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2)把烛焰放在_____点时光屏上出现比烛焰小的实像,照相机.幻灯机中的______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把烛焰放在____点时,在与物体同侧成正立.放大的像。(4)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实像时,测得烛焰到透镜的距离为20cm,这个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5)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蜡烛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____移动.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先将蜡烛、光屏分居在凸透镜左右两侧,并在光具座上调节好高度。(1)画出图8对应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2)要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放大清晰的像,此时物距u与凸透镜焦距f应满足: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在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三种光学器件中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的是: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中,发现光屏上蜡烛火焰的像太大,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小一些应将蜡烛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直至光屏上的像清晰。(4)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则此时从透镜的______(选填“蜡烛”或“光屏”)侧透过透镜可看到蜡烛火焰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虚像。4.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如图21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整(选填“上”或“下”);(2)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清晰的像,该像是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次所成的像比上一次要(选填“大”或“小”);(4)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22所示),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移(选填“左”或“右”).(5)小华进行实验探究时,把蜡烛从离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向透镜移动,调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测出了不同位置时像的高度.并将数据填在表格中.(凸透镜焦距f=l0cm)物体到凸透镜距离u/cm6030201512像的高度h/cm0.4l2410小华同学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物体到凸透镜距离越近。像就越大.请你对她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作出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6.小刚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凸透镜位置始终在图所示的位置上。请你回答:(1)当蜡烛位于30cm刻度线上,将光屏调整到70cm的刻度线上,烛焰在光屏上的像最清晰。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蜡烛位于图示的位置,调整光屏位置,则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选填“放大”、“等大”和“缩小”)的实像。7.如图所示,小王做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cm。(2)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________。(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实验中,当小王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D.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5)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______(上/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D.以上均可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凸透镜、蜡烛、光屏从左到右依次摆放的顺序是、、。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上。(2)当烛焰的像在光屏的上端呈现时,为了使这个像移到光屏的中心,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则应该使蜡烛向__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3)如下图所示:在实验时,小明同学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A、B、C、D、E的位置,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帮他分析一下:①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像是_____________(正立/倒立)。②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像是____________(正立/倒立)。③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透镜不成像。④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透镜成的是虚像;像是_______________(正立/倒立)。⑤把蜡烛从远处向凸透镜靠近(由A→D,不包括D点)时,像逐渐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像的大小逐渐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填“5cm”或“10cm”).(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35cm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2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29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使用这种光源时,光源中心与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需要调在同一高度(4)小明将二极管换成发紫色光的二极管,将实验装置放置如步骤(2)进行,发现光屏不能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后才能得到清晰的像,请你给出一个合理的猜想:10.(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本文标题:凸透镜成像实验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157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