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课程:授课教师:总第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专业、班级授课地点课题名称《季氏将伐颛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能力目标:2.了解本文采取对话方式、反复辩难、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雄辩力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了解孔子主张仁政、实行礼治的政治观点。教学重点字词句的掌握和课文的脉络层次教学难点对孔子政治主张出发点的理解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时间分配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初中教材中的《〈论语〉六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孔子“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著名的教育思想。《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论语中的著名篇章,反映了孔子实行礼治、以德服人的政治思想。[板书课题]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时间分配二、生字正音颛臾()冉()稷()兕()柙()椟()费()相()戈()三、听读课文录音四、讲析第一段1.朗读和疏通文意请同学朗读第一段并作口头翻译。教师点拨重点词句:伐:攻打,征讨,指正式的战争。过:责备。无乃……与?一种表示委婉推测语气的句式。何以……为?一种表反问的句式。第二课时2.简析第一段,提出思考问题。①这次谈话的背景事件是什么?点拨:背景事件为季氏将伐颛臾。教师可根据资料向学生介绍背景。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3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时间分配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王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自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②孔子对这件事的反对态度可从哪句话看出?孔子反对的理由是什么?点拨:“无乃尔是过与?”一句。特别是“过”字确切而又传神地表达了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是对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加劝阻、严重失职的极大反感。孔子明确指出了不应攻打颛臾的理由:[板书]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颛臾是鲁国附庸,不必伐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4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时间分配这三条理由体现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的思想主张,也再次对冉有、季路提出含蓄的批评。极大反感。孔子明确指出了不应攻打颛臾的理由:3.全体朗读第一段,结合简析思路,请同学试作背诵。四、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第一段。2.细读第二、三段,并思考课后练习一。第三课时一、检查第一段背诵二、讲析第二段1.朗读和疏通文意。学生朗读第二段,另指一名学生口译本段。教师点拨本段重点字词:陈、列、危、颠、相、押、椟、过注意辨析:过:是谁之过与?过错过:无乃尔是过与?责备2.简析第二段,提出思考问题5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时间分配在上文中孔子含蓄地批评了冉有,但他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图推卸责任,孔子是怎样批驳的?教师点拨:[板书]①列名言。孔子先列史官名言,指出冉有、季路应在其位,谋其政,据理力争劝其改邪归正,否则,就应离去,不可一味苟同。②用比喻。运用比喻阐释深刻道理。3.熟读二段,试背诵。三、讲析第三段1.朗读和疏通文意。集体朗读第三段,请两名学生口头翻译。教师点拨重点字词:疾、辞、患、寡、均、贫、安注意辨析:安: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定安: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本段较长,而且集中表达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因此,除重点实词外,一些重要的语句要认真翻译(教师可适当板书),为分析本段内容,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打下基础。6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时间分配四、布置作业1.背诵第二段,熟读第三段,继续思考练习题。2.完成课后练习三。3.阅读语文读本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四课时一、检查第二段背诵及课后练习三二、简析第三段1.请同学默读课文,然后提出思考问题,请同学从文中找出孔子治国安邦的原则。教师点拨:孔子认为一个国家要达到“无贫”、“无寡”、“无倾”的地步,、只有采取“均”“安”“和”的治国原则,“修文德”则是实现这一原则的具体措施,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实行仁政、实行礼治、加强教化、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2.从孔子的政治主张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季氏“谋动干戈于邦内”非常不满,请同学思考,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教师点拨:7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时间分配“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只是漂亮的托辞,季氏之“忧”在于惧怕于鲁君抗衡失利。故孔子言“在萧墙之内也”。3.再朗读第三段,根据以下思路,试作背诵。冉有为季氏辩护→孔子提出安邦原则→冉有季路有背原则→孔子指出季氏之忧三、阅读比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与《季氏将伐颛臾》提出思考问题:孔子教育弟子的态度有不同,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教学小结:可以从孔子对学生的称呼和说话时采用的语气两方面加以比较。孔子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冉有、季路违反了他的政治原则,因此孔子激昂、慷慨地批评了他们,《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写出了孔子对学说认真执著、对弟子爱深言切的一面,而《侍坐》写出了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一面。四、总结全文8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时间分配1.复习本文重点字词句。2.认真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背诵全文课后作业1、背诵全文2、练习册《季氏将伐颛臾》板书设计课后反思9
本文标题:季氏将伐颛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205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