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学前教育法规及规章第一节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教育?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一、什么是教育“教育”可以说是在我们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教育”一词。例如:一个刚看完电影的人可能会说:“我从这部影片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一位家庭主妇可能会对自己的邻居说:“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一位政府公务员可能会在某次教育会议上说:“教育是振兴经济的基础”;一位走上犯罪道路的人可能会反思说:“我之所以堕落到今天,是因为我从小就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育”等等。最初的“教”与“育是分开的。“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中庸》“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把“教”和“育”连在一起,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对教育的解释:夸美纽斯:“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人”裴斯泰洛齐:“依照自然的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康德:“人,惟有凭借教育,才能成人。”如果我们离开了教育,就只能长大(生理上的成熟),而不能成人(心理、个性的成熟、完善等)。教育的定义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有意识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活动。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通常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启蒙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补充学校教育的特点学校有什么?1.有固定的场所、有专门的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2.学校都有一定的培养目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教学内容。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学校教育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高效性。二、什么是学前教育人的成长阶段:学前教育: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初等教育:儿童期(6-11、12岁)中等教育: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早期(14、15-17、18岁)高等教育:青年期(16-28、35岁)、成年期(35-60岁)、老年期(60-79岁)1.年龄阶段与教育2、学前教育是什么“学”——小学婴儿教育是对0-3岁儿童所进行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对3-6岁儿童所进行的教育。学前教育就是对0-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以上的教育统称为早期教育。学前教育的概念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教育指的是凡是能够影响和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成长与发展的活动都属于学前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指的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出生至6到7岁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其教育对象包括婴儿(0-3岁)和幼儿(3-6岁)。思考:幼儿教育是否等同于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的意义(一)学前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二)学前教育对家庭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一)学前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1.学前教育对儿童大脑发展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智力递减理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4岁——50%4-8岁——30%8-17岁——20%大脑在学前期具有巨大的可塑性,这一时期如果能对儿童积极提供良好的、适宜的教育影响,则会加速大脑发育的进程。2.学前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2-3岁口语发展的敏感期3-5.5岁掌握数概念的敏感期4-6岁视觉辨认、形状知觉的敏感期5-6岁词汇发展敏感期在儿童发展的敏感时期给予孩子最适宜的教育,如为儿童提供丰富而适宜的感性刺激并加以引导,将能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美国著名的学前教育方案“开端计划”和“佩里方案”的研究均表明,接受学前教育计划的儿童比未接受的儿童在认知、语言和思维操作等方面能力都有很大的发展。并且那些接收计划的儿童在认知、学习发展方面会产生一直持续到其成年期的、长期的、积极的影响;相反,单调、贫乏的环境刺激和适宜的学前教育的缺乏,会造成儿童认知方面的落后。3.学前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和人格发展的影响案例:在幼儿园学到最重要的东西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个记者问其中的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到:“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实上,大多数的科学家都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儿童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在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了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及态度,形成了最初的人格,这一时期的发展水平将影响儿童将来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研究还表明,早期行为、性格发展不良的儿童,在学龄阶段更难适应学校生活,交往困难、厌学、逃学、纪律问题出现的频率和少年犯罪率更高,成年时期更容易出现情绪、交往障碍和行为问题,有的甚至出现人格障碍,走上犯罪的道路。4.学前教育对儿童身体动作发展的影响3-6岁是基础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3岁是幼儿学习动作技能的最佳时期,如果此时能积极地加以指导和训练,幼儿可以获得许多动作技能和经验。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5.学前教育对儿童美感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五大领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二)学前教育对家庭和社会发展的意义1.学前教育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1)有助于儿童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幼小衔接)。(2)能提高儿童中、小学时的学习成绩和智力。“受过幼儿教育的孩子与没有受过这一教育的孩子相比,往往更能顺利入学,过早辍学的可能性也少的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2.学前教育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1)学前教育可以消除社会贫困,提高家庭生活质量。(2)学前教育可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美国的一个教育研究基金会对此项目进行了长达二十几年的跟踪研究,追踪这些接受“开端计划”的儿童到二十七八岁,发现他们与没受过学前教育的同类人相比,有两个明显的差别:一是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业完成率高,特殊教育需求低;二是社会责任感强,社会性发展水平好;成婚率高,双亲家庭多,就业率和有酬率(有报酬的就业)高,占有资产率高,犯罪率低。研究报告还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测算,对这组儿童每投资1美元保教费,可以减轻纳税人7美元的负担,投资回报率为1:7.16。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在广大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改善其教育、社会经济状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三、认识学前教育学(一)什么是学前教育学(二)为什么要学习学前教育学(三)怎样学习学前教育学一、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年龄分支学科,是研究从出生至6、7岁儿童的教育,探索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如,幼儿园应如何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才能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如何创设游戏环境,才能充分发挥游戏活动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等,都是学前教育学所要探讨的问题。(一)学前教育学是什么有人认为,教育幼儿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不需要学习《学前教育学》,这种看法对吗?案例一:两个同样大的孩子在学使用筷子,童童的爸爸、妈妈在吃饭时给他一双筷子,让他自己尝试如何使用,虽然有时把饭粒撒弄饭桌上,家长还是鼓励童童继续努力。乐乐的爸爸、妈妈看到他把衣服弄脏了,还把饭菜洒在桌上,非常担心,就手把手的和孩子一起使用筷子。思考:童童和乐乐谁会更早学会使用筷子?案例分析案例二:中班A的李老师在教小朋友认识水果的时候,在黑板上挂上香蕉、苹果、桔子、葡萄、西瓜、樱桃等图片,告诉小朋友它们的名称、味道、产地,形状、特征、用途等。中班B的张老师则带领幼儿到附近果园的地里观察水果的生长状况,参观农民伯伯的工作,并让幼儿在班级的自然角种上西瓜、草莓等并进行管理,做好观察记录。思考:案例中哪一个教师的做法较好,为什么?它提示了教育的什么规律?在幼儿教育方面有什么启示?1.指导学前教育的实践学前教育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有它独特的规律性。要做好一名幼儿教师,单凭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行的,还必须按照幼儿教育规律进行幼儿教育工作。学前教育学是幼儿教育教学实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的抽象,它是幼儿教育实践深刻的、正确的、完整的反映。因而,它对幼儿教育实践有指导作用。(二)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2.为学习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法和其它学前教育学科课程打下基础学前教育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反映了学前教育现象中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对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作出了概括和总结。只有以这种基本规律作为指导,才能使我们更好地深入研究和理解其它学前教育专业学科的课程。3.有利于把学前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学习学前教育学还将使我们逐步学会对学前教育的现象和实践作出科学的分析,逐步学会把学前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应有的理论高度,为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前教育学,从事创造性劳动,做好必要的准备。幼儿教师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在实践中就会表现为教研、教学后劲不足,其具体表现为:①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但不能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开展教育研究有一定的困难。②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教育经验,虽然一般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水平没有多大的提高,能力不见有多大的长进,不能突破一定的水准而有所跃进。③不太了解幼儿,在教学方法及内容方面违犯教育教学规律,工作好了不知道原因在哪里,有失误,也不知道从何吸取教训。三、怎样学习学前教育学(一)教学与自学相结合(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三)博览与精读相结合(四)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五)预习与复习相结合三、学前教育学的发展(一)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二)萌芽阶段(15世纪-18世纪中叶)(三)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20世纪中叶)(四)学前教育学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学前教育学思想散见于各种著作之中1、中国古代(1)古代胎教思想: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2)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爬,六坐“。(一)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3)《颜氏家训》教子第二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故需早教,勿失机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4)汉代贾谊“早谕教”源于“正本”和“慎始”的哲学观“早谕教”是古人所倡导的“豫”的教育原则的体现;“豫”:“禁于未发之谓豫”就是预防的意思。2、西方古代柏拉图:《理想国》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学前教育的主张。重视学前教育,认为教育是国家的职能;提倡优生优育、儿童公育;强调心灵与体质的和诸发展;重视故事、音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亚里斯多德: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儿童的年龄分期,主张“教育遵循自然”。婴幼儿阶段主要是抚养婴儿,顺应自然,保护健康,以孩子的身体发育为主;5岁前通过游戏进行身体活动,多听故事,少做学业活动;5岁后适当开始学业活动,主要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昆体良:认为人的教育要从摇篮开始,在婴儿期间就应该重视语言的发展,强调周围环境对儿童最初观念的形成的最大影响。(二)萌芽阶段(15世纪-18世纪中叶)著作:《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1、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夸美纽斯1.《母育学校》:1632年出版,这是第一本为父母写的学前教育指南。家庭是一所母育学校,母亲便是主要的教师,教育应遵循儿童的自然性原则,教育内容应由简到繁,教育方法应简单灵活,易于操作。2.《大教学论》:1632年出版,第一次把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3.《世界图解》:1658年出
本文标题: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20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