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调研报告:落实好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
调研报告:落实好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还必须参加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可见,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是遵守党章、接受监督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研究课题被列为全市201X年度机关党建大调研活动课题之一。一、XX市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现状(一)调研的方式方法。按照市直属机关工委第五联络组的安排,从4月下旬开始,由市市场监管局、市委办、市委政研室、市外侨办、市市场监管联等党组织选派骨干人员组成的调研组,采取调查问卷、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谈话征求意见、文献资料查询等方式进行,对有关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二)调查问卷情况。本次调研发放问卷126张,收回126张,发放对象党员领导干部35人、一般党员91人。其中:选择每年都参加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35人,只选择参加组织生活会的91人;选择每年召开1次民主生活会的30人,选择2次的96人,选择每年召开1次组织生活会的15人,选择2次的111人;参会发言的126人,占100%;会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105人,占83.3%,会上只对自己批评的21人,占16.7%;认为参加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有很大收获的110人,有一点收获的16人;认为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不能得到太大收获的原因,选择内容与当前社会形势、实际工作脱节的有92人,认为对主题不感兴趣的32人,其他原因2人;认为参加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可以提高自己的党性素养的116人,认为解决实际突出问题的108人,认为党内朋友在一起聚一聚的6人;认为参加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非常有必要的95人,一般的31人;对参加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心态问题,选择自愿参加的126人。(三)出席会议的基本情况。被调研的单位参加会议人数除了个别同志因外出学习没在规定时间回单位参加支部组织生活会外,绝大部分领导干部都参加了双重组织生活会。会议准备比较充分,在召开会议前充分征求有关意见建议,会议前各领导都撰写了发言提纲,会上认真进行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会后带头对问题进行整改,并公示整改结果,接受群众的评议。(四)民主生活会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民主生活会解决的主要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领导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1.事关群众冷暖的问题。如:市质监局201X年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解决了为机关增设2台美的净水机,自动提供直饮水和净水,给各科室配备了电热水壶。市外侨办201X年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解决了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开展内容丰富的气排球等户外活动;关心干部职工工作生活,继续开展关爱活动,开展谈话交心活动。2.党组织建设方面问题。如:市外侨办201X年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解决了加强党支部组织建设,抓紧发展党员问题;市市场监管联201X年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提议成立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工作委员会问题;市委政研室201X年解决的主要问题有: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学习活动,深化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3.“四风”方面的问题。如:市市场监管局201X年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查摆整改“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形式主义方面,存在工作作风不实、脱离群众等问题;官僚主义方面,存在高高在上,关心群众、基层不够,存在经验主义等问题;享乐主义方面,存在管理不严,安于现状,开拓意识不足,思想解放不够,工作拈轻怕重的问题;奢靡之风方面,存在勤俭节约意识有所弱化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党组深刻剖析了深层次原因,明确了整改的方向和具体整改措施。市质监局201X年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解决“公车私用、办公用房面积超标”等问题,严格按规定使用公务用车,严禁以任何理由挪用或者固定给个人使用执法执勤的公务用车;市局领导办公室一律调整到规定面积以内,各科室腾退出来的房间均由办公室收回作为机动办公用房统一管理。二、双重组织生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从调查情况看,我市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在个别单位个别党员领导干部身上,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一)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的存在问题。1.“双重”未并重,对组织生活会重视不足。调查发现,在党员领导干部中,民主生活会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党委(党组)民主生活会参会人员齐全、准备充分、事后反馈及时。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少数领导干部对参加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重视不足,主观上缺乏参与积极性,认为组织生活时慢工细活,有“组织生活应该让步于工作安排”的思想,出现借口“逃课”现象。2.弱化了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规范。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习惯于把行政职务带进党内生活,把党的会议变成行政会议,忽视了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是带有一定随意性,有的出现迟到、早退或中途离场现象,有的在组织生活会上摆架子。有的则“怕”字当头,自我批评怕丢面子,互相批评怕伤和气,批评上级怕得罪人,批评下级怕伤感情,于是“自我批评摆现象,互相批评提希望”。3.摆错了位置,未能做到“身心皆入”。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把参加党支部和党小组的组织生活态度勉强,视为形式走过场,没有真正把心思放在组织生活上,发言泛泛而谈,不敢直面问题;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参加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领导自居,对其他党员进行讲评、提要求,对自己常常以谈工作代替汇报思想,有的动辄作指示、提要求,“手电筒”队伍,既不利于本人接受监督,也损害了基层党组织生活的民主气氛。(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对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双重组织生活是检验和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平台,是党组织建设的“晴雨表”,是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战斗性的重要途径。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表现,是提高领导干部个人能力素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的可靠保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不用参与、不想参与、没心思参与党支部和党小组的组织生活,归根到底就是对双重组织生活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认识。2.党性观念还显淡薄,群众观念不强。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在双重组织生活中没有摆正位置,未能做到“身心皆入”,其原因就是党性观念淡薄、群众观念不强,没有充分认识群众监督的重要性。一是“高居群众”,放不下架子,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特殊党员。二是“害怕群众”,抹不开面子,感觉坦诚问题会在群众中“降低威信、丢掉脸面”,不愿讲真话,不敢吐真言;三是“脱离群众”,迈不开步子,借口忙于事务,不能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不能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久而久之就把组织生活淡忘了。3.缺少督促检查,处理方式及责任追究不明确。提高双重组织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的监督。一方面上级有关部门履行职责不够,没有做到经常性督促检查,在一定程度上使双重组织生活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另一方面党支部和党小组存在畏难情绪,觉得下级监督上级难,不敢对领导干部履行自己的监督权力,工作起来没有章法,把它当成软任务,虚于应付。有的党支部、党小组把领导干部视为“特殊党员”,参加组织生活靠自觉、不通知,批评监督看脸色、怕得罪,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三、更好地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的对策建议高山流水,互呈其美;琴瑟齐奏,缺一不可。——民主生活会与组织生活会同等重要。如何做到解决存在问题,让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落地生根,做到“人人都在组织中”,本调研组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加强自我改造,增强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的自觉性。1.充分认识双重组织生活重大意义。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是遵守党章、接受监督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党员领导干部自身职责使然。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一样牢记自身职责,强化组织观念,正确对待监督,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双重组织生活的重大意义,放下架子、转好身份、摆正心态,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变偶然为经常、变敷衍为严肃,真正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2.自觉加强自身修炼。“心中有道,言行知格”。切实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参与双重组织生活的自觉性,还需加强自身改造,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三宽”干部。一要加强学习,积累深厚的理论功底,打牢“眼界宽”之本;二要不断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充盈“思想宽”之源;三要胸怀党和人民的事业,自觉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抱负,夯实“胸襟宽”之基。3.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党员领导干部真正达到“三宽”(眼界宽、思想宽、胸襟宽)境界,就能正确处理好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关系,处理好党委(党组)民主生活会与支部组织生活的关系,处理好参加组织生活与工作繁忙的关系,使之不再成为参加双重组织生活障碍和牵绊。(二)摆正个人位置,双重组织生活中不做特殊党员。1.要有严肃的态度。反观一些领导干部腐化变质的轨迹可以发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认为位子高了、权力大了,眼里渐渐没有了组织,不让组织管自己,而要自己管组织。组织的严格管理始终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可靠保证,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始终置身于组织的严格管控之中,自觉把“组织管”作为成长进步的可靠保证。2.要有正确的位置观。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教训时指出:工人阶级巩固政权要防止把“社会的公仆”变成“社会的主人”。毛泽东同志一再教导广大党员: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不能搞特殊化。翻开党的历史,“小官管大官”的故事不胜枚举。1944年3月,毛泽东的炊事员担任了他所在党小组的小组长。在一次小组会上,毛泽东说:“小组长,我还没有汇报呢!”“您是主席,就不用汇报了。”毛泽东严肃地说:“不,党内没有高低之分,都是党员,你是小组长,就是我的领导,今后如果我忘了汇报,你就找我,批评我。”还有周恩来及时向党小组长交党费,朱德主动请小组长分配任务,邓小平主动向小组长自我批评。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看不到一星半点“我”字灰尘,看不到一星半点“傲”的气息,处处可以看到他们身为人民公仆与人民乳水交融、同甘共苦的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能否摆正个人在组织生活中的位置,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党性观念强弱、修养水平高低、党内锻炼成熟与否的重要指标。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牢牢记住,在党组织里面,自己永远是一名普通党员。(三)做到“身心皆入”,提高双重组织生活质量。过好双重组织生活既是党章的明确规定,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做到身心皆入,以确保双重组织生活的质量。1.要卸下思想包袱。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一定程度上是思想包袱在作怪。提高双重组织生活质量,党员领导干部要把批评当作一种信任、一种动力,在接受批评中认清自我,校正追求;要敢于较真,敞开思想、抹开面子,真诚地开展批评帮助,讲真话,带“辣味”,带动其他党员开展思想交锋;对了解掌握到的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当好桥梁纽带,及时客观汇报并跟进给予答复。2.要端正出发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要端正出发点,自觉做到三个“着眼”:一是着眼增强党性,“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二是着眼促进团结,不能掺杂个人恩怨,不能搞人身攻击泄私愤;三是着眼推动工作,正视现实矛盾和敏感问题,亮思想、出点子。3.要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看齐。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毛泽东不忘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周恩来及时交纳党费、朱德主动请党小组长分配任务等等,都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每一个党员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自觉坚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勇于接受监督,勇于进行思想交锋,勇于修正错误,使自己头脑更清醒、工作更严谨、作风更检点。充分利用组织生活会倾听基层声音,做基层的“知心人”和推动基层建设的“明白人”。(四)完善有效措施,规范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1.要在落实组织生活要求上求“真”。支部书记、小组长和党员们要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敢于较真。要保障党小组组长的地位,小组长作为本小组的负责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有检查、指导的权利和职责。小组长要在组织生活会上要敢于批评,日常工作中发现领导干部出
本文标题:调研报告:落实好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257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