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
四、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目录Contents(一)、视力(二)、暗适应和明适应(三)、视野(四)、视后像和融合现象(五)、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视力视力又称视敏度,是指眼能分辨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亦即眼对物体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通常用视角的倒数来表示。•视角是指物体上两点的光线投射入眼内,通过节点相交时所形成的夹角。视角的大小与视网膜物像的大小成正比。眼能分辨的视角越小,表明视力越好;反之,视角越大则表明视力越差。在眼前方5m处,两个相距1.5mm的光点所发出的光线入眼后,形成的视角为1分角,此时的视网膜像约4.5μm,正相当于一个视锥细胞的平均直径。视力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暗适应和明适应明适应:从暗处→明处,最初看不清(耀眼的光感)→片刻后恢复明视觉的过程(约几秒钟)机制:视紫红质分解的过程暗适应:从明处→暗处,最初看不清→逐渐恢复暗视觉的过程(约25~30分钟)机制:视紫红质的含量在暗处恢复的过程为什么从事暗环境工作者佩戴红色眼镜?实验发现:红光只作用于视锥细胞,对视杆细胞的刺激极微弱,因此,在亮光处佩戴红色眼镜能防止视紫红质的分解,到暗处时便能获得迅速的暗适应。所以,对从事暗环境工作者佩戴红色眼镜是很有必要的。视野概念:用单眼注视正前方一点不动时,该眼所能看到的最大空间范围。范围:颞侧视野大于鼻侧视野,下方视野大于上方视野。在同一光照条件下,不同颜色的目标物测得的视野大小不一,白色视野最大,其次是黄色、蓝色、红色、绿色视野最小。临床上检查视野可帮助诊断视网膜或视觉传导通路的病变,因为这些病变往往会伴有特殊形式的视野缺损视觉传入通路示意图注视一个光源或较亮的物体,然后闭上眼睛,这时可感觉到一个光斑,其形状和大小均与该光源或物体相似,这种主观的视觉后效应成为视后像。当闪光频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重复的闪光刺激可引起主观上的连续光感,称为融合现象。视后像和融合现象能引起闪光融合的最低频率,称为临界融合频率。在中等光照强度下,临界融合频率约为25次/秒。电影每秒钟放映24个画面,电视每秒钟播放60个画面,因此,观看电影和电视时的主观感觉其画面是连续的。概念:双眼视物时,主观上可产生被视物体的厚度以及空间的深度或距离等感觉原因:两眼注视同一物体时,左眼看到物体的左侧面较多,而右眼看到物体的右侧面较多,这样在两眼视网膜上所形成的物像并不完全相同,来自两眼的图像信息经过视觉高级中枢处理后,就产生一个有立体感的物体形象立体视觉概念:两眼同时看某一物体时产生的视觉优点:可以弥补单眼视野中的盲区缺损,扩大视野,并产生立体视觉双眼视觉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谢谢观赏
本文标题: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282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