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17日本筑波科学城、韩国大德科技园案例研究
日本筑波科学城、韩国大德科技园案例研究——雄安新区发展规划启示与借鉴——PART1日本·筑波科学城案例研究基本概况创建时间:始建于1963年创建背景:实现“技术立国”目标愿景:筑波科学城的目标是推动科学和技术发展,成为建立在全国研究机构和筑波大学基础上的领先的研究和高等教育中心目的:筑波科学城帮助缓解东京拥挤的环境,平衡东京大都市地区的发展规模:现有人口18.9万,规划人口35万,其中研究教育区人口6.6万,规划10万,周围郊区现有12.3万人,规划25万地理区位:位于东京东北60公里处,距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约40公里地位:日本科学研究中心占地面积:284.07平方公里管理模式:建设资金全由政府承担研究教育机构国家研究教育机构:46所国家研究教育机构,主要涉及教育、建设、科学和工程、生物和通用(commonuse)约1.3万名员工为这些机构服务,其中8500名是研究员,大约占日本国家研究机构预算和人员私人研究机构:在工业园区和周边郊区有许多私人研究机构,它们的研究领域主要在医药、化学、电子电气、机械工程、建设等,大约4500名研究员在私人研究机构中工作日本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为实现“技术立国”目标而建立的科学工业园区,被世人称为“现代科技乌托邦”日本筑波科学城位于东京东北约60公里处,北依筑波山,东临日本第二大湖霞个浦,距国际机场40公里筑波科学城面积284平方公里,不仅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交通发达,有完善的公路和铁路网络距离Ibaraki省会Mito市50公里项目区位筑波是日本政府第一个尝试建立的科学城,完全由中央政府资助,以基础科研为主,属国家级研究中心。有国家级研究与教育院所46个,分别隶属于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自20世纪8O年代末以来,日本全国3O%的国家研究机构及40%的研究人员都集聚在筑波,国家研究机构全部预算的5O%左右投资在这里。位于东京东北60公里处,距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约40公里,环境优美,交通发达建设目标及规划理念建设初衷:1、创造适宜研究和教育的环境;2、缓解东京人口压力。规划理念:1、确保各功能分区有机关联,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历史遗迹,确保居民健康和谐生活;2、分研究教育区和周边开发区两个区域,在保留各区特色的基础上,实现综合、统一的风格;3、研究教育区进行合理功能分区,并实现有机关联和功能互补,积极引进私人研究机构、私立大学;4、周边开发区与研究教育区发展相协调,提前建设公共设施。居住用地在各组团中均有分布研究教育区研究教育区位于筑波科学城中心,大约占地27平方公里,是一个全面规划的城市,聚集了国家研究和教育机构。内部公共服务区、居住区、公园齐全,主要道路沿南北和东西方向,并建有先进的基础设施,例如市政管线、社区中央供热和空调系统、有限电视系统、通信设施、人行系统、一个大型购物中心、一个图书馆、一个博物馆,以及作为整个城市标志的筑波中心。郊区郊区占地约257平方公里,计划沿新Joban干线周边地区进行城镇化开发,同时保留自然和乡村环境,这里聚集大量的私人研究机构。开发计划随着“新Joban干线”和“Ken-oDo”(大都市内部城市高速公路)的建设,以及1996年科学和技术基本规划的颁布,根据“筑波科学城建设法案”修改的规划方案指导新的发展阶段(筑波第三阶段开发)。1996年7月,“筑波科学城区域规划”和“周边地区发展规划”根据该法案进行了修改,修改规划描述了21世纪的筑波科学城将成为科学研究的中心和一个功能完备、自给自足的核心城市,并成为一个与周边乡村环境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模范城市。根据修改规划,筑波科学城的开发将与中央政府、当地政府机构和其它相关机构密接联系。城市规划和发展配套居住区研究教育区服务配套区N功能结构市区中部为服务和商业中心,以国家实验室为主的基础研究,兼顾生活形态;北部为文教、科研区;南部为理工研究区,其中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是全国研究开发电子技术的最大基地;西北部为建筑研究区;西南部为生物、农业研究区。后期以土地为核心,考虑功能分区、城市功能的完善及对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筑波医疗中心公园购物中心护士学校筑波大学图书与科技信息大学女子大学筑波会展中心中心公园Azuma中学文化艺术中心巴士终点站筑波中心大楼CREO购物中心国际会议中心Takezono中学科研中心商业网点城市与住宅发展建设公司(HUD)公园综合停车场配套特点配套是开放的、多元的。购物中心、商业网点的目的是满足园区员工日常生活所需。图书馆、公园、医疗中心的设置提升了园区员工生活品质。筑波会展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为增强对外交流、扩大园区影响力提供了场所。第一类:满足生活需求第二类:提升生活品质第三类:增强对外交流、扩大影响力功能配套大量特色配套的投入丰富了园区员工生活,同时极大的提升了园区的吸引力和知名度Matsumi公园筑波会展中心筑波公共图书馆筑波文化中心筑波艺术博物馆筑波中心大楼市政友谊中心功能配套筑波科技园用地平衡54%25%17%3%1%科研教育区居住区道路、公园、停车等公建配套商业服务功能配比发展历程基础建设期城市整治期成熟发展期1963-19801980-19891990至今内阁通过了建设决议;购买建设土地;制订《筑波科学城建设法》筑波市世界博览会会场的建设,环境的整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偏重科技研发;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知名度低综合完善的城市功能的科学新城,科技卫星城向中心城的转变成为地区中心城市和世界性科技基地43个国家教育研究机构入驻中心交通枢纽、宾馆、筑波中心大厦、科技馆、商业街等设施人口少,吸引人口能力弱1985年总人口达14万多,本科生8500,硕士2500文化、教育、国际交流、管理、交通、商业等的复合功能的开发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国际会议中心和研究员宿舍等人口增多,目前达20多。主要是科研人员及其家属,服务人员关键举措阶段配套发展房价走势定位转型建设初衷:为了加快日本从技术模仿向技术创新、从应用研究向基础研究的转变,弥补日本在原创技术方面的短板。缺陷:实际上筑波与理想的科学产业园模型相距甚远,官产学结合在筑波始终都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因为这里只有搬迁,没有整合,只有政府意志,没有产业支撑。甚至被一些学者称为“科学乌托邦”。影响:使筑波最终幻化为一个官僚科学城,依赖于政府的资金,而缺少对产业的关注,其研究成果最多只是满足论文的发表。到1998年,日本经济首次出现负增长时,建设总时长刚好40年的筑波只实现了50亿美元的总产值。而同一年,硅谷实现的总产值则高达2340亿美元,双方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定位转型:1996年日本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规划》,将筑波科学城定位为信息、研究、交流的核心,并致力于筑波科学城的转型与再发展。2001年国家级研究机构均转型为独立的管理机构,健全了机构的创新机制,消除了国有科研机构的制度惰性。聚集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技术开发机构,筑波科学城每年会产生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成为新知识、新创造、新发明的诞生地。实现“技术+产业”结合。规模:2003年筑波科学城全部科研机构共申请专利3069项,获得注册专利1007项,总产值约为65亿美元。到2005年10月为止共有大约200,000人口。价值1:政府的统一规划,资金和法律的支撑完全由中央政府资助;1970年出台的《筑波研究学园城市建设法》;1971年制定的《筑波研究学园城市建设计划大纲》;1983年颁布的《高技术工业聚集地区开发促进法》价值2:以高等教育和基础科学研究为基础,吸引国家级重要研究机构新兴的综合性国立大学——筑波大学城;200多家的私人研究机构和服务公司;全国30%的国家研究机构和40%的科研人员,比如日本高能物理研究机构、日本农林水产省(MAFF)等;价值3:中心城区功能完善的综合性配套设施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国际会议中心、商业街、宾馆、科技楼核心价值支撑价值4:大学与研究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筑波大学置于科学城的中心,带动相关人才的培养;引进国外的科研人才价值5: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和成果的有效传播2003年,筑波科学城全部科研机构共申请专利3069项,获得注册专利1007项;2003年筑波科学城的总产值约为7000多亿日元;3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通过博览会、科学周等活动以不同形式对外传播科学成果。核心价值支撑政府主导建设模式–制订决策–法律保障–发展的计划协调–规划、土地开发、配套建设–研究教育机构和政府公屋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开发研究教育机构–筑波科学城有46个国家级研究机构与教育院所,拥有众多的私人研究机构,聚集了包括众多外国研究人员在内的1.3万名多学科的高水平的研究人才,从事着从宇宙航天到生物技术的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活动中介机构网络–筑波科技园区从1979年开始到1980年为止,就诞生了10个非官方的起中介机构作用的信息交流协会,如环境研究协会、应用地学研究协会、地球科学研究协会、构造工学研究协会等。到1991年,这种非官方的信息研究协会已达到近100个,有力地促进了筑波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活动关键推动力日本筑波模式和美国硅谷模式比较项目筑波硅谷体制模式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形成机制完全依靠政府指令依靠内在的创新环境组织机构机制政府垂直领导,科研机构相互独立,缺乏沟通以市场为纽带,形成相互联系的产业带动力机制个人意志受政府计划的束缚鼓励和提倡个人奋斗科研开发机制以基础科研为主,新技术开发慢快、新、尖、优投融资机制风险投资体制不健全,主要靠政府拨款及大公司投资风险投资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封闭型人才培养方式宽松的创业环境经验与借鉴成功经验:一、有比较好的规划理念。二、区域规划中,功能分区应明晰。三、采用健全的立法保障和大量优惠政策。四、保护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划理念。五、借助1985年筑波世界博览会,加速城市发展。六、较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借鉴:一、在相对空白的基础上建设创新驱动的新城,定位决定发展方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二、立法指导,规划先行;三、政府先期的引导作用如何与市场机制有效融合,筑波科学城时至今日仍在探索之中;四、人口的疏解功能与预期之间可能存在差距,特别是便利的交通条件反而可能不利于人口的真正疏解;五、开放式国际化创新应成为新区创新驱动的关键词之一。存在的问题:1、没有达到缓解东京人口压力的目的(1)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缺乏,对居住人口没有吸引力(2)与东京较近的交通距离阻碍了人们离开发达的东京2、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截止到1998年日本政府投入了约2.4万亿日元,然而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筑波的产值并不高,主要靠农业产出。1999年总产值仅为7000亿日元。经验与借鉴雄安启示:◆筑波的建设是为了要疏解东京的密度,缓解人口对东京市区集中的压力◆不要过分期待一下子就可以分流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到新城去——筑波研究学园都市建设了50多年还只有22.7万人,离计划人口的35万人还有10多万人的差距◆在这期间东京的人口仍在不断增加,增加的数量远远大于筑波新城人口规模◆东京密度越来越大后,反而听不到人嚷嚷要疏解人口了:随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大城市病也大幅度减轻◆京津冀发展的引擎还是北京,疏解之外,北京还必须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特别是提高对高密度人口城市的治理能力◆高铁是强化超大城市中心功能的推手,东京就是典型◆高铁与飞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可以直抵城市中心,这一点,值得中国高铁规划者借鉴PART2韩国·大德科技园案例研究基本概况创建时间:始建于1970年代初期占地面积:27.8平方公里地理区位:位于韩国中部的忠清南道大田附近,东连大田市,西靠鸡龙山,南有播城温泉,北临锦江。远景目标:开发尖端技术、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加速研发成果的转化,发展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以实现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入驻产业:重点研发领域为生命工学、信息通信、新材料、精细化学、能源、机械航空等国家战略产业技术、大型复合技术和基础科技,大德科技园区内企业从1995年的40家,发展到2003年的850家,20
本文标题:2017日本筑波科学城、韩国大德科技园案例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291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