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新教师入职培训材料浦东新区2011学年新教师专业诊断报告(试行稿)一、新教师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女新教师编号所在单位任教年级任教学科语文是否担任班主任是毕业学校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联系方式二、带教及诊断导师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女职称所在单位学科带教基地类别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校本研修学校□任教学科语文所在教研组是否获得区级优秀教研组称号是□否□任教年级专业荣誉特级教师□市“双名”后备□区学科带头人□区学科带头人后备□区骨干教师√区骨干教师后备□优青□署骨干□校骨干□暂无□其它类型:教龄带教经历新教师项目带教□新教师专业发展诊断□区级项目带教√校内带教√其它带教:联系方式三、3份诊断书(见附件):3份附件的《诊断书》供带教导师和新教师做参考,如遇跟学科、学校以及新教师的实际相冲突之处,可以自行修订部分内容,但三项诊断书必须齐备,并按时完成。基地学校和新教师任职学校,可以将填写完整的本页文本及3份附件复印存档;原件均需在带教及诊断工作结束时,和其它材料一并寄送到:浦东教发院培训部1119室,浦三路385号,邮编200125。电子版发送到指定邮箱:xinjiaoshi20110901@163.com【新教师任职学校签章】新教师:校长:学校盖章:【基地学校签章】指导教师:校长:学校盖章: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新教师入职培训材料【《诊断报告》的附件1】一、新教师自我诊断书基地学校任职学校新教师姓名一、专业发展现状作为工作第一年的新教师,最缺乏的、也是最需要加强的就是教学能力。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我尝试通过独立或集体备课、上课,自己发现问题,听取带教导师的意见等方式,发现不足并进行反思。另外,通过跨学科间的听课评课活动,往往能让我借鉴其他学科授课形式的亮点,收集到新思路、新方法。由备课到课堂教学结束,是一个由“剧本”到“演出”的再创造过程,而“演出”往往没有“剧本”精彩,课堂驾驭能力的不足经常让我万分苦恼。二、专业发展瓶颈问题1、解读文本缺乏深度拿到一篇文章,总会研究很久。但在钻研教材时,缺乏分析重难点、教材结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等的掌控能力。2、备课、教学无法结合学情在备课时、教学中没有合理地结合学习实际,对教材的再创造更多的是对教材的复述,而缺乏对教材要点的重新构思和巧妙安排。3、缺乏课堂驾驭能力虽然已在课前备好课,但当课堂上出现与预设不同时,往往自己先乱了阵脚,无法冷静地分析问题,难以及时、合理、机智地引导学生。三、我的解决方案1.对文本、学情再学习教师对教材知识的再学习过程,是寻求最佳教学方法。思考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来讲,他们的体会是明确具体的还是模糊不清的。教学内容的选取是否科学合理,便于学生获取知识和习得技能。进行教材处理与教学目标实现之间的可适度分析。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情感、价值观实现得如何。课前确定教材重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是否准确、重点是否突出、难点如何解决。2.备课、教学充分考虑学情要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的基础上,设计出真正关注学生,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学策略。同时要跳出“教教材”的圈子,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教材的精华,并对学科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再创造。3.多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并加以反思能够及时、合理地引导学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这对教师专业知识及经验方面都提出很高的要求,虽然理论知识已有一定的储备,但是丰富的经验却是一大难题,特别是在听一些骨干教师的课以后,让我更加感触到丰富的教学经验是靠一点点、一年又一年积累起来的,不光是时间的问题,更要看你是否会反思。所以还需要长久的打磨和历练,才能让自己真正站稳三尺讲台,这其中该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推敲。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新教师入职培训材料(以上内容在第一阶段完成)四、带教导师点评意见老师是一个谦虚好学、积极要求上进的年轻教师。她具备良好的教师专业素养,教态自然,教学语言简洁流畅,思路清晰。作为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势必要面临诸多问题,姚倩老师能够比较敏锐地感知自己的不足并且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困惑与思考,提出自己的意向与需求。为此,在带教过程中我将工作重点落实在指导她开展一些常规的语文教学活动。比如该如何根据教材、根据学情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环节;如何提高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如何准确规范地评价学生作文、如何设计课堂练习与单元测试等……尽管我们彼此的教学任务都比较繁重,但我们都很珍惜这样相互探讨共同进步的机会。(本框内容在第二阶段完成)五、参加学科带教与专业诊断活动以来的进步及下一步的设想老师带领着我追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通过听她的课、一同讨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习她的教学理念、设计思路等,使我对如何上好一堂课渐渐有了新的体会,明白了什么是有效教学,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对我以后如何组织好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在新教师带教时期内也意识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需要再实践再反思的也很多。要想快速成长,还要经过不断的打磨,抓取每次机会,锻炼自己;多讲课,珍惜每次机会,提高自己;多听课,用心听每节课,历练自己;认真备课上好每节课,不断学习与反思,向40分钟要质量。(本框内容在第三阶段完成)带教导师签名:注:框内写不下的内容,均可以另外附页。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新教师入职培训材料【《诊断报告》的附件2】二、新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诊断书课题名称《马来的雨》教学课时1教材沪教版新教师姓名课时目标1、通过朗读、圈画,品味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感知马来雨的特点,领会作者对马来雨的情感。2、学习文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圈画,品味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感知马来雨的特点,领会作者对马来雨的情感。2、学习文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教学难点通过圈画关键的词、句,理解“雨拉开的幕,是风景,也是风情。”学情分析《马来的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多角度描写景物是本文一个重要的写作特色。作者以“雨”为线,从话雨到盼雨,再在听雨、淋雨、观雨的过程中描写出马来的雨爽快、利落、刚柔并济、有劲、惊心动魄等特点,展现了马来西亚雨的无穷魅力。此外,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典雅的书面语让学生在品读理解方面存在一些难度。如果不沉浸于文本内,他们不大可能有深刻感受与体验,更不可能去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在教学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段中的佳词妙句进行反复品读,在学生、文本、教师不断互动的学习进程中,让作品深藏的内在意蕴与阅读者本人内心的感知与体验产生碰撞,由此感受到马来西亚雨独特的魅力,并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必由之路。教具准备黑板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走入文本整体感知1、中国是诗的国度,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写雨的就有不少,一代文豪苏轼在西湖边吟诵过: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代僧人志南在参天古木下浅浅吟唱过: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我们生活在江南之上海,大家说说你感受过的上海的雨有什么样的特点?2、出示课题。马来西亚的雨较之上海的雨究竟有怎样不寻常的魅力呢?1、检测生字燠热(yù)金戈铁马(gē)骤(zhòu)湖泊(pō)2、请同学们圈画出写马来雨特点的词句。缠绵、迷蒙、温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梳理生字词2、学生在阅读中圈画批注,初步形成对老师所提问题的认识。3、从听觉、触觉、视觉三角度写了在高脚屋、街上、海上马来雨的不同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新教师入职培训材料品读文本细致欣赏沉浸文本思考领悟课后练习3、文中写了哪几个场景的雨?分别从哪几个角度写的?1、朗读具体描写雨的三处场景。’2、圈划作批,想想作者运用哪些方法作到分角度把握特征细致描写的。3、“在高脚屋,在街上,在海上,算不准何时来看不清怎么来的马来雨令游客过了几把瘾。”最让你感到过瘾的是哪幅画面?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场景描写,讨论交流。1、刚才我们通过对文章的朗读、分析共同感受了马来西亚雨的独特魅力和特点。作者为什么能把马来西亚的雨写的如此有魅力呢?2、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目的呢?从文中找出依据。告诉我们只有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才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写一段雨中的经历。(运用多角度写景的方法)魅力学生朗读、圈划相关语句,在品读分析的过程中感受马来雨的特点,学习多角度细致描摹景物的写法。听觉(在高脚屋)——刚柔并济、交响成曲触觉(在街道上)——有劲畅快、享受清凉视觉(在海上)——海天一体、波澜壮阔对马来雨的喜爱。学生思考回答:“高脚屋的雨声是平民的音乐”;“现代文明有时离大自然是远了些的”。巩固所学,知识迁移板书设计听雨——动听(刚柔并济、交响成曲)淋雨——有劲(酣畅淋漓、何等快意)观雨——壮观(海天一体、格外壮观)人——自然带教导师点评意见:老师设计的这堂课教学目标比较明确,教学环节比较清晰,比较切合学生实际需求,能够利用教材本身资源,注重学生语文基础与能力,在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都有所训练。总体来说是一个比较循规蹈矩的教学设计,可能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还缺乏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亮点,比如根据六年级学生实际,在情境导入或其他环节中适时地提供、补充一些图象、资料,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对马来西亚风景风情的比较直观的感知,也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关键语句;在引导学生领会文章写景特色时,教师自己要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如果能在教学设计如板书中加以呈现,学生印象会更加深刻,对于以读引写环节的落实会更有效。新教师教学设计修改要点与体会:板书设计能够体现教学目标,较为清晰具体。但是主副板书的区分不明确,在设计上也没有用足精力。整个教学设计趋于循规蹈矩,因此在后期修改上通过增添些许趣味性的图片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对马来的雨有更为直观的感知,易于沉浸于文本。钟红老师给予的指导让我有了豁然开朗之感。(以上内容在新教师课堂实施之前完成)带教导师签名:钟红注:框内写不下的内容,均可以另外附页。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新教师入职培训材料【《诊断报告》的附件3】三、新教师课堂实施能力诊断书(语文学科1)新教师姓名班级指导教师课题《马来的雨》年级课型新授课一、必选诊断点(下列条目供各学科修订时参考,一般以5-7个为宜)1.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达成度预设的目标1、朗读、圈画,品味关键词句,感知马来雨的特点,领会作者对马来雨的情感。2、学习文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达成的效果及理由能较好达成目标,教师准备比较充分,对于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处理还是有一定的灵活性的。2.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有效性有效性较高的环节与理由捕捉三个场景中概括马来雨特征的语句指导学生抓住佳词妙句进行反复品读能给予一定的捕捉、品读关键句的方法指导有待提高的环节与理由帮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能把马来西亚的雨写的如此有魅力”对写景方面的特色梳理不够3.文本解读的恰当性(举例说明)恰当处:对文本的理解比较准确需修正处:对风景风情的理解比较“词典”味4.课堂互动方式与效果(如提问、合作学习、独立探究,举例说明)有效的是: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目的时,能指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依据值得商榷的是:理解“金戈铁马声盈屋”、“大珠小珠落玉盘”等语句时,学生不一定能真正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和妙处,教师可以运用灵活有效一些的手段来帮助学生:比如唤醒生活积累,比如补充相关诗词的背景资料…5.课堂生成及其处理(举例说明)欣赏的是:上课这一天正好天下着雨,能充分利用“天时”条件,让学生拿眼前的江南雨与文中的马来雨进行比较。遗憾的是:学生回答不着边际时,可以多给予他们一些思考的时间,或者及时调整自己的提问。6.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片段分析)欣赏的是:多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遗憾的是:鼓励的语言可以尽量丰富一些7.练习、媒体设计(课件、板书等)与效果欣赏的:板书清晰可修改的:针对六年级学生特点,补充一些相关图片增强对马来西亚的感性认识。1本报告以小学语文学科为基础设计,未必适合所有课型,更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科。带教导师可以根据学科教学的实际进行相应的修订,或在表格中有选择地填写。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新教师入
本文标题:新教师自我诊断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299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