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隧道安全评估报告*********基础工程公司2012年11月9日2目录第一章评估报告编制说明………………………………1.1评估目的………………………………1.2评估范围………………………………1.3评估依据………………………………第二章评估项目情况介绍………………………………2.1项目简介………………………………2.2项目基本构成要素………………………………第三章风险源(点)辨识与分析………………………………3.1、评分依据白石山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3.2、隧道工程专项风险评估第四章风险控制对策与应急处置措施………………………4.1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表4.2风险事件的技术对策4.3成立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小组第五章安全评估结论………………………………5.1项目各风险源(点)专项安全评估结论………………5.2项目安全评估综合结论………………………………第六章风险控制对策与应急处置措施进度分解表…………3第一章评估报告编制说明根据市应急委、市安委会《关于分行业分区域开展城市公共安全评估工作的通知》(深应急委〔2012〕11号)要求,市交委《关于市交通运输委开展城市公共安全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深交〔2012〕727号)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本项目的安全评估报告。1.1评估目的通过对本项目工程进行安全评估,充分认清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工作的形势,准确把握施工中的薄弱环节,研究确定下一步施工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和抵抗风险能力,为施工安全和工作管理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实现“有质量的施工、可控的安全施工”,加快工程项目建设、为施工现场提供更安全的保障。1.2评估范围通过对***快速路工程***标段***山隧道高风险的施工作业活动作为评估对象。⒈3评估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公路工程地质勘测规范》(JTGC20-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TJ79-200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关于开展公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项目风险管理方针4项目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方面的文件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成果第二章评估项目情况介绍⒉1项目简介⒉⒈1项目监管单位简介建设单位:******市*****设施建设*****;承包单位:****市市政*********公司;设计单位:******市政*******院;监理单位:*********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安监单位:********工程监督站;⒉⒈2项目基本情况概况******速路工程南起现状福****速路,北接***快速路北段,快速系统连接线长2.037km,主线长4.6km。标准路幅宽70m(道路规划红线宽80m);主线双向6车道,两侧为双车道辅道,为城市快速路。道路等级:****路为城市快速路;***路、**南路,***路为城市主干道,***路、***二路为城市次干道。计算行车速度:****快速路主线为80km/h,辅道为40km/h,****路主线为40km/h,匝道为30km/h;****南路为50km/h;****路为40km/h,****路主线为40km/h,匝道为20km/h;****二路为40km/h。****快速路****山隧道为双向6车道双跨连拱隧道,隧道长190m。隧道断面净宽14.75m,行车宽度11.25m(3×3.75m),行车方向左侧设宽0.75m的检修道,右侧设1.5m宽人行道;行车道净高5m。路面横向坡度2%。隧道以新奥法原理指导施工,开挖、支护中导洞至贯通,后施工中隔墙,中隔墙顶经防排水处理,回填砼密实,形成纵向连续中隔墙,之后进行主洞开挖、支护等后续5工序作业。⒉2项目基本构成要素2.2.1投资:工程技术方案实施期间费用的总和;⒉⒉2成本:在一定期间内,由于生产和销售产品及提供劳务而实际发生的现金支出;2.2.3施工工人违章操作及不按安全操作手册施工;2.2.4未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操作方法;2.2.5未制定严密的管理体系;2.2.6受外部环境及外部意外事件不及时处理引起的事故第三章风险源(点)辨识与分析3.1、评分依据*****山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隧道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等评估指标,具体见下表。****山隧道评估指标体系****山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R=G(A+L+S+C)=3×(2+1+1+2)=18,14≤R<21,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地质G=(a+b+c)围岩情况aⅤ、Ⅴ加强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70%以上3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实际情况确定瓦斯含量b隧道施工区域不出现瓦斯0富水情况c无涌水突泥可能发生的地质0开挖断面A中断面(单洞双车道)2隧道全长L短隧道1洞口形式S水平洞1洞口特征C隧道出口施工较复杂2便道、地形综合考虑6依据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山隧道险等级为Ⅲ级(高度风险)。3.2、隧道工程专项风险评估1、通过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评估单元中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类型,并形成风险源清单。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源普查清单序号风险源判断依据1洞身开挖可能导致坍塌、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2洞口边、仰坡防护可能导致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3洞内运输可能导致机械伤害4钻爆作业可能导致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5初期支护可能导致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6二次衬砌可能导致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由计算结果可以得出,隧道施工过程中洞身开挖、洞身衬砌作业为高度风险即重大危险源,应进一步进行风险估测。2、评估小组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进行分析,具体填入下表:风险源风险分析表单位作业内容潜在的事故类型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备注洞口工程坍塌防护不当等忽视安全、忽视警告等物体打击无防护等操作错误等高处坠落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忽视警告标志等洞身开挖坍塌防护不当等忽视安全、忽视警告等物体打击无防护等操作错误等高处坠落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忽视警告标志等7机械伤害使用不安全设备等设备带“病”运转等洞身衬砌坍塌防护不当等忽视安全、忽视警告物体打击无防护等操作错误等高处坠落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忽视警告标志等3、按照R=F×C对***山隧道作业危险程度进行评估,并判断危险性的大小,通过计算得知:工程名称事故类型风险评估F(事故发生可能性)C(后果严重程度)D(风险大小)白石山隧道洞口工程6318洞身开挖640240洞身衬砌340120由计算结果可以得出,***山隧道施工过程洞身开挖、洞身衬砌作业为高度风险即重大危险源,应进一步进行风险估测。4、施工阶段风险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1)、事故发生概率的等级分成四级,见下表概率等级标准概率范围中心值概率等级描述概率等级0.31很可能40.03~0.30.1可能30.003~0.030.01偶然20.0030.001不太可能1注:○1当概率值难以取得时,可用频率代替概率。○2中心值代表所给区间的对数平均值。(2)、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分成四级人员伤亡是指在参与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的8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等级标准如下表示:人员伤亡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特大重大较大一般后果等级4321人员伤亡数量(人)F≥30或SI10010≤F30或50≤SI1003≤F10或10≤SI50F3或SI10注:F=死亡人数(含失踪)SI=重伤(3)、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经济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不含恢复重建)的各种费用,如下表示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一般较大重大特大后果等级1234经济损失(万元)Z1010≤Z5050≤Z500Z≥500(4)、专项风险等级标准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将风险等级分为四级: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和可接受风险。等级后果可能性人损害12345未曾发生过不太可能发生可能发生有多次发生的可能常见、普遍发生A可忽略的可忽略的B轻微的轻微的中风险中风险9区区C主要的局部的中风险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D个体死亡区域性的中风险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E多人死亡灾难性的中风险区中风险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结合本项目实际,***山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口挖掘作业潜在坍塌、机械伤害,洞身开挖潜在掌子面坍塌、洞身初期衬砌坍塌等事故。风险评估表序号危险源点危害形式风险程度F×C=R风险控制对策应急处置措施剩余风险1洞身开挖可能导致坍塌、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爆破伤害、高处坠落H加强监测、合理组织施工进度、采取防护措施、配备安全防护用品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设立应急救援小组不可抗力2洞口边、仰坡防护可能导致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L加强监测、合理组织施工进度、采取防护措施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设立应急救援小组不可抗力3洞内运可能导致机械L专人指挥运输、制定安全应急不可抗10输伤害加强洞内照明、人员安全防护用品佩戴齐全预案并定期演练、设立应急救援小组力4钻爆作业可能导致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M人员撤离、合理安排爆破物品运输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设立应急救援小组不可抗力5初期支护可能导致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M使用安全36V电压、设立安全防护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设立应急救援小组不可抗力6二次衬砌可能导致物体打击、高处坠落H操作平台加设防护措施及警示标志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设立应急救援小组不可抗力高风险H-停止运行、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中风险M-严格管理措施降低风险;低风险L-通过运行管理控制风险;可接受风险S-安全状态。F、C分别填写1、2、3、4、5(由低到高)。第四章风险控制对策与应急处置措施⒋1、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表风险等级接受准则处理措施A可忽略此类风险较小,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B可接受此类风险次之,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监测。C可接受此类风险较大,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监测。D不期望此类风险大,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监测,且满足降低风险的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11的损失。E不可接受此类风险最大,必须高度重视并规避,否则要不惜代价将风险至少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⒋2、风险事件的技术对策经过隧道风险评估,****山隧道,被判定为高度风险的隧道。其中极其危险的风险事件为:V级、V级加强洞身开挖施工区段坍塌,其中高度的风险事件为:V级、V级加强洞身衬砌施工区段坍塌。根据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的规定,针对不同的风险事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拟采取如下技术对策。(一)、隧道洞身开挖坍塌风险事件的技术对策1、风险处理对策高度风险隧道施工区段:在加强施工监测的同时,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做好设计复核,尤其是现场地质核对和完整的地质分析工作。制订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加强现场演练。加强施工工艺管理与工序衔接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和工序紧跟;积极与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以及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第三方检测单位配合。变更设计方案,规避风险;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与专业设计人员密切配合,采用力学反演技术及时修参。编制隧道监控量测方案,认真实施监控量测,通过记录、分析,反馈,判识围岩稳定状态;必要时与设计单位配合,利用实测数据,借助大型土木软件,通过建模、网化、加载、求解与分析等计算步骤,预测围岩变形或进行力学反分析,及时修改设计参数,确保施工安全。依据《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的规定,在监控量测与数据处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确保及时施做二衬。(2)加强施工监管,确保措施到位;加强工序管理,确保工序紧跟,尤其是开挖与初支、初支与衬砌以及仰拱超前施做
本文标题:隧道安全评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299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