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伤寒论》部分药物本草学研究
《伤寒论》部分药物本草学研究更新日期:2009-12-21点击:祝之友提要引据考证了《伤寒论》汤方中的人参应为党参,桂枝应为肉桂,枳实应为枳壳;柴胡入药部位应取其根,地上部份亦可入药,但不是《伤寒论》汤方所用;连翘与连轺,桑白皮与梓白皮,其来源与临床性效迥别,不可互为代用。建议在继承和研究《伤寒论》汤方和药物,以及“全国统编教材”再版时,应引起足够重视;一定要注意药物的历史性和药物名称的翻释,以利后学者研读,得到较为真实的结果。关键词药物;《伤寒论》考证;本草历史《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较为完善的古代重要医药经典著作,是中医学说的始祖。在漫长的历史流传过程中,经历代整理,其内容有一些为后人所增改,加之药物的历史变迁,其药物与汤方剂量均有值得研究的地方。《伤寒论》收方113首,共选用《本经》药物84味,先后共出现536次,交叉用于各个汤方中。结合本草文献的学习,考释部份药物,古今所用品种,名、实有误,有失经方原意。有的药物在医药文献中相互混用、误载。加之《伤寒论》为经典,后人“不敢摘破”,造成后学者思维误区,特别是对经方研究与临床验证之疑窦。本文就《伤寒论》部份药物进行本草历史考释,供同道参考。1人参、党参人参首载于《本经》,未见其产地与形态的描述。《别录》中明确指出:“生上党及辽东”[1],而且是以上党产者为主。党参之名始见于清代《本草从新》。从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来看,上党人参应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psisPilosula(Franch.)Nanfu.据《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等人参的植物与药材形态的描述分析:“或生邯郸,三月生,叶小兑,核黑,茎有毛”[2],“上党郡在冀州西南。今魏国所献即是,形长而黄,状如防风,多润而甘”[3],均是指桔梗科党参而言。柴氏对党参的本草历史研究认为:《本经》所载“人参”包括了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iengC.A.Mey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ygPilosula(F-ranch.)Nanfu.和南沙参Adenophoratetraphylla(Thunb.)Fisch[4]。从临床药性分析来看,人参与党参同为补气药。人参大补元气,为温补峻烈之品,用以峻补五脏阳气之君药,救逆固脱,药力强而持久,常用于急危重病人之气虚欲脱之证;而党参药力不及人参且不持久,为平补和缓之品,滋养强壮,扶正祛邪,用以滋养脾胃之要药,多用于慢性虚弱性疾患。临床上常以能否大补元气,救逆固脱为鉴别点。纵观《伤寒》《金匮要略》汤方,所用人参于汗、吐、下、阴伤之证,均用之以救津液。而一切回阳汤方中,均未见人参,而为姜、附之类。正如陈修园所言:“余细味经文,无一家言及温补回阳。故仲景于汗吐下阴伤之证,用之以救津液。而一切回阳方中,绝不加此阴柔之品,反缓姜附之功。故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为回阳第一方,皆不用人参。而四逆加人参汤,以其利止亡血而加之也。茯苓四逆汤用之者,以其在汗下之后也。今人辄云以人参回阳,此说倡自宋元以后[5]。仲景所用人参汤方,皆是因汗吐下之后,亡其阴津,取其救阴……以刚燥剂中,阳药太过,取人参甘寒之性,养阴配阳,以臻于中和之妙也。”[5]可见《伤寒论》所用“人参”,应是桔梗科党参。2桂枝、肉桂《伤寒论》总方113首,其中含桂枝汤方37首。后世研究桂枝汤方者未审视仲景所用桂枝,非今之桂枝,实乃今之肉桂。今之桂枝与肉桂在临床性效上之区别点是众所周知的。仲景所用药物,基本沿袭《本经》所载药物。桂枝一名在本草文献中首载于《新修本草》:“桂二种,唯皮稍不同。若筒桂老皮坚板无肉,全不堪用。其小枝皮薄卷乃二三重者,或名菌桂,或名筒桂。其牡桂嫩枝皮名肉桂,亦名桂枝。”[6]考《本经》未论及桂枝一名,只是在注文中云:“今人呼桂皮厚者,为木桂,及单名桂者,是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7]注文为后人所作,并非桂枝一名的最早出处,而且佐证了桂枝即肉桂。《唐本草》始,后世历代本草文献均记载:桂枝乃桂之枝上细皮。如宋《宝庆本草折衷》:“桂枝,乃桂上细皮,其嫩小枝皮一名桂。”[8]《本草衍义》:“本经止言桂,仲景又言桂枝者,盖亦取其枝上皮。”[9]《汤液本草》:“《本经》所谓菌桂,牡桂,板桂,厚薄不同,大抵细薄者为枝,为嫩,厚薄者为肉为老……然《本经》止言桂,而仲景又言桂枝,盖亦取其枝上皮也。”[10]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牡桂项指出:“牡桂……一名肉桂,亦名桂枝”“菌桂……其嫩枝皮半卷多紫,而肉中皱起,肌理虚软,谓之桂枝,又名肉桂。”[11]考《伤寒论》所用桂枝汤方,在桂枝项下均脚注“去皮”二字,与现代肉桂要去掉其木栓层非药用部份相吻合。古代医家用药最讲究修治。仲景所用桂枝,正如陈修园所指出的那样:“牡桂者即今之桂枝桂皮也……故仲景方中所用,俱是桂枝,即牡桂也。”[5]“又按仲景书,桂枝条下有去皮二字……盖仲景所用桂枝,只取梢尖嫩枝,内外如一,若有皮骨者去之,非去枝上皮也,诸书多未言之。”[6]为确保汤方剂量,仲景方言“去皮”,“非去枝上之皮”。如是,现今桂枝去掉皮部还有什么临床意义呢?很显然,古代把桂之枝皮称之为桂枝,把主茎及根皮称之肉桂。前者意在为生发之机,后者意为性热下达。正如《本草乘雅半偈》所言:“牡桂。枝皮为桂枝;干皮薄者为桂皮,厚者为桂……菌桂。亦以一皮之厚薄,分桂枝、桂心之差等。”考清代前本草文献,均言明:桂枝者乃今之肉桂。所以,《伤寒论》汤方中桂枝应为肉桂。3柴胡根、柴胡苗柴胡为最常用中药,亦是经方中主要药物。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柴胡的药用部位极不规范,对柴胡根与柴胡茎叶在临床功用上异同的认识模糊不清。各地同一处方用名,同一方法,得出不同的研究结果,即造成中医不可证性。特别是《伤寒论》经方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医药文献处方用名均是“柴胡”而实际调配所用部位极不统一,有的是柴胡根,有的是柴胡全草或地上部份[12]。近年来,国内外对柴胡根、茎、叶各部位的药理、药化以及临床等多方面研究证实,各种柴胡的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有效成份、临床性效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13][14]。古代医学家亦认为柴胡根与柴胡茎叶在临床上有明显区别,不可误用,并有很多临床实例[12]。由于入药部位不同,常造成临床性效上的疑窦,特别是有关柴胡“窃肝阴”之争。考《本经》《吴普本草》《名医别录》等文献,柴胡均为根入药。在明、清以后才出现柴胡茎叶另立条项入药,且处方书写注明“柴胡苗”[12]。
本文标题:《伤寒论》部分药物本草学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305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