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二章-教育与人发展.ppt
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第二节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第三节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发展的含义“人的发展”一般有两种释义。一种是把它与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另一种更为通常的解释是,把它与个体发展联系起来,把它看成是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个体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体发展史指,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狭义的发展则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发展也就是儿童的成人过程。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这既是自然人向社会人,婴幼儿向成年人,个人小我向放眼世界、胸怀群体以至人类的大我的转化过程,也是不确定性与确定性、可能性与选择性、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发展过程。人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生理发展,二是心理发展,三是社会发展。人的发展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物质基础相互影响人的发展内容关系图社会发展物质基础相互影响相互影响二、人的发展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不同的分析基于哲学人类学和教育人类学的研究,突出强调人的发展的未完成性和能动性这两个特点:1.未完成性儿童发展的未成熟性、未完成性,蕴涵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2.能动性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能动性,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这也是人的教育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三、人的发展的规律性1.发展的顺序性2.发展的不平衡性3.发展的阶段性4.发展的个别差异性5.发展的整体性发展的顺序性(以儿童早期大动作的发展为例)1.尊重顺序性,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2.尊重不平衡性,教育必须重视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3.尊重阶段性,教育要有针对性。4.尊重差异性,教育必须做好“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5.尊重整体性,教育必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对教育的要求一、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1.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2.内发论与外铄论3.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第二节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单因素论也称单一因素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是某一种因素决定的。常见的有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英国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代表言论:“非凡的才能主要是由遗传决定。”评价:遗传决定论片面强调遗传素质的作用,忽视其他因素在人身心发展中的相互作用。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代表言论:“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一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评价:环境决定论片面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否定了生理的遗传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陷入了机械主义。多因素论多因素论是与单因素论相对的一种学说,主张人的发展受遗传、环境、教育以及在此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个人的已有发展水平和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内发论(又称自然成熟论、预成论、生物遗传决定论等)该观点认为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这种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的。外部条件只能影响其内在的固有发展节律,而不能改变节律。代表人物为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奥地利心理学家彪勒、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等。内发论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代表言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外铄论(又称心理发展的环境决定论、外塑论或经验论等)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与形式。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等外铄论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程序教学运动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也称二因素辐合决定论、双因素论、遗传环境决定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人的发展不是遗传和环境之和,而是二者的乘积。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另一种观点认为遗传和环境在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作用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明确区划分。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人的发展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活动正确理解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把遗传和环境的作用等同起来,并没有认识到影响人的发展中的各种因素的辩证关系,是一种折衷主义的调和论。同时,二因素论同样也否定了人的主观性,抹煞了教育的主导作用,也是不能令人完全接受的。二、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二、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是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及本能、天赋倾向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试想一个人如果生来无大脑,就不可能有思维,就算后天有再优厚的环境也无法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谈不上有所发明创造。(二)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遗传素质本身有一个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人的身体的各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机能的发展变化与完善。个体身高体重、骨骼构造的变化、心肺和大脑的发育、性的成熟等各器官构造和机能的发展成熟都有一定的过程,这一过程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限制,制约着个体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如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大大。”正形象地说明了人们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思考:如果让小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可行吗?为什么?为什么规定小学入学的年龄定为6周岁左右?小资料:人的思维发展与脑的重量发展是密切相联的。据研究,人脑平均重量发展的趋势是:新生儿为390克,8-9个月的乳儿为660克,2-3岁的婴儿为990-1011克,6-7岁的幼儿为1280克,9岁的儿童为1350克,12-13岁的少年儿童大脑平均重量已和成人差不多了,即达到1400克。小结:只有当身体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条件,才为学习一定的知识机能提供可能。(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盲童健康儿童人的遗传素质在发展过程上虽然有共同的规律,但在发展的速度和程度上均存在个体差异性,不仅表现在形态、感觉器官方面,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这些差异对人的发展是有影响作用的。如:一个生来失明的孩子,不可能把他培养成一个画家;一个生来失聪的人就很难把他培养成为音乐家,一个神经活动灵敏、智力超常的儿童,比较而言更容易教育成才。这些先天禀赋优异于常人的人在天赋方面就比一般人要发展得快一些、高一些。(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发生变化。正如巴甫洛夫指出的:“神经活动类型在生活进程中发展、变化着,并且神经活动的类型,不仅是遗传的结果,也是环境和有机体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教育能养成儿童生活所必需的神经活动类型。”人的生活经验也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的反映能力提高,如印染工人在鉴别颜色方面就比一般人强得多,酿酒工人具有较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人的遗传素质发展的过程,也因人的生活条件的不通,可以提前或推迟,如现代的少年儿童无论在身高、体重、还是智力上均比旧社会的少年儿童要有所增加、有所提高。这些都足以说明遗传的可塑性。需要注意的是,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上的可能性,但人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并不决定于人的遗传素质(社会生活条件+教育的作用)。补充:正确认识遗传素质的作用遗传素质在人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力不同。苏联心理学家鲁利亚经研究发现,年龄越小受遗传素质的影响越大,至学龄中期,人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方式,遗传已几乎没有影响。绝大部分人的遗传素质都是常态的。三、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一)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环境的内涵:环境泛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作用的主要是社会环境。没有社会环境影响,生物人不可能获得人的社会发展。例子:兽孩还有一种情况,有的人虽然生活在社会中,但被别人实行了“环境剥夺”,也同样失去了人的社会发展。例子:卡斯.豪瑟(二)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指的是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环境,它对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但环境的给定性并不意味着人的发展、人的命运已经被确定了、注定了。有趣的是,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力度因人而异,因为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三)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环境的给定性离不开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不但不会限制人的选择性,而且正因为有了环境的给定性,反而激发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当然,给定的环境条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二者的相互作用蕴涵着人的多种多样的发展可能性。人不仅能够适应环境而生活,而且能够选择、改造环境以求自身的发展,进而还能够有意识地选择、利用环境的条件与资源来为年轻一代获得更好的发展服务。尽管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它并不能简单地决定人的发展。1、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2、个性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的产生源于客观环境对人们提出的新要求与人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矛盾)所构成的内部动因。教师提出的新任务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要解决的问题)等心理发展水平3、个性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三、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思考: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成就都不一样?唯物辨证法中提到:“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起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要求,厌恶学习,惰于思考,缺乏学习的动力,教师所讲的东西是不会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的。因此,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由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发展成就。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第三节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2.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承来培养人的,文化知识是滋养人的生长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与资源语言符号及其负载的文化知识之所以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主要是因为文化知识蕴涵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多方面价值。知识的认识价值知识的能力价值知识的陶冶价值知识的实践价值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人类要想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就必需不断吸收社会源源不断产生的文明成果和经验,教育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补充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本章思考题1.有人认为: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出污泥而不染”是做不到的。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如何能“出污泥而不染”。2.《伤仲永》这个经典故事主要能说明什么教育观点?【练习】1.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2.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3.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
本文标题:第二章-教育与人发展.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326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