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设计
《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设计《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由我院医学系联合本市内3家附属医院及合作医院检验科、实验室进行课程开发。2010年经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领域的广泛调研,在行业专家引领和指导下,构建了符合临床实际需求的课程体系;推行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实际项目为载体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课程的校企合作,并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本课程教学以“微生物学检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设置。其总体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为主线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一、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根据《微生物检验》课程内容和高职学生特点,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因材施教,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掌握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积极倡导并探索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微生物检验课程中按章节内容的特点选择性采用案例分析法、行动导向法、启发引导法、分组讨论法、演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效果。1.案例分析法充分发挥教研室兼职教师的优势,增添了案例(病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强调理论与临床实际的有机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训操作及实际病例分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及临床医院实习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2.行动导向法职业教育的核心,是通过综合的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职业能力。这些产生和应用于技术和实践中的“能工巧匠”的能力,除技术知识外,还包括很多与实际工作过程有着紧密联系的带有“经验”性质的知识和技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按照“标本处置→细菌涂片染色、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细菌鉴定→结果报告”的实际工作过程进行项目的学习,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转化而来的各层次教学项目的过程中构建起知识及技能,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3.启发引导法学习的重要目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工作。结合临床的实际情况,启发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和实际应用情况,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团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以探讨、研究的手段,利用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方式,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技能应用性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渗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是该课程的宗旨。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改变以往理论课为主,实践课仅起验证作用的方法,把与实训内容密切相关的理论课放到实训课讲授,教师通过临床病例,采用边讲、边看、边做、边讨论的方法,完成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理论、实践形成一个完整的模拟微生物检验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践开放法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实践性教学采用实训、见习、实习相结合的教学及管理体系。近年来课程教学充分利用微生物检验的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模拟的临床环境中学习。同时增加临床一线的见习、实习时间,让学生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带着问题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能力。此外,课外开放实训室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实训条件,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明显提高。5.多元立体法提供多媒体、多渠道教学资源,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信息的容量,开拓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有效服务了教学。如教学大纲、习题集锦、多媒体课件、动画、图片资料、电子教案、实训DV、学习指导等,用于增大教学信息量,便于学生复习和归纳课堂所讲授的内容,起到辅教辅学的作用。引进国内、国外优秀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参、影像资料),聘请行业专家、主任(或主管)技师来校举办专题讲座或短期培训,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6.综合评价法采用单元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课程评价与临床反馈相结合。实行校企双向评价、反馈及管理机制,注重教学及其评价的实效。(1)理论教学:每个单元均有学习指导、测试题(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并设有期中、期末、毕业考试。(2)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有实训指导;实训报告;实训操作流程;实训评分标准。校外实践教学:有见习、实习计划、实习手册、实习考核标准。(3)校内教学考核:实践考核占50%,理论考核占50%。(4)临床教学考核:实践考核占90%,理论考核占10%。(5)毕业考核:由临床检验科主任(行业专家)或微生物实验室主带教老师、学校专职教师进行毕业综合实训考核。二、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1.依靠行业,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由以往的学校单向培养转向学校、临床医院共同参与培养,形成学校与临床实习基地一体化培养学生的新型教学模式。聘请本市3家附属医院及合作医院检验科富有临床经验的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校内实践性教学、医院见习及顶岗实习。共同建设课程与管理教学;共同制订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共建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行业专家的加盟使“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的质量得到提升,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有效互动,或讲讲做做、做做讲讲,或先讲后做、先做后讲,或边学边做、亦工亦学。所谓“做中学”、“做中教”,即教师在模拟临床场景中指导学生操作,摒弃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学完后当即通过“做”来实践、印证,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再由教师讲解,予以解决。教学医院设有供学生上课和培训的教室,可以开展微生物检验教学;学校设有临床医院的实训场景,可以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技能操作,真正做到了“教学与临床的深度融合”,使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采用“教-学-做”紧密结合、课堂学习与实训场地实践完全同步的课程整合模式,是开展微生物检验课程体系教学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该模式可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2.突出实践,强调“递进式”培养技能制定了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早实践,多实践,课程实践不断线”的实践性教学方案。合理设计实训、见习、实习等关键环节。将实践教学分为四个阶梯即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和岗位专项实训→顶岗实习,逐步递进阶段性完成,以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第一阶段学生在校内实训室完成微生物检验课程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第二阶段学生在校内实训室完成微生物检验课程的综合技能操作训练;第三阶段学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微生物检验课程的综合实训和岗位专项实训;第四阶段学生分散到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微生物检验顶岗实习。临床医院实训基地的综合见习贯穿前三个阶段。此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临床医院检验科的广泛认可,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3.行动导向,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行动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解决问题中,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强调工作过程的整体性,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能力的养成。结合课程特点承接临床微生物检验项目,强化课程设置职业化,课程内容模块化、能力训练岗位化、素质培养行业化、实践教学仿真化。在技能训练期间,课程教师组织学生为学校周围的居民服务,不仅拓宽了专业教学和实训的途径,更是以社会为课堂,既服务于社会,又能培养了敬业爱岗高素质人才。4.以人为本、注重综合评价技能积极探索与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围绕知识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考核。采用分阶段考核和综合评价方法,着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测评,使评价真正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由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较客观地反映出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水平。《微生物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不仅增加实训课,而且为了突出操作技能、规范操作方法还采取实践操作单独考核,技能成绩单列的措施。在考核中我们既要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又要考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综合操作技能考核采用临床检验科主任(或临床兼职教师)与学校专任教师共同测评的方法。包括:(1)学生按教学进程表的规定进行常规实践考试。(2)毕业实习之前,进入实训中心,结合检验个案分析,强化岗位实际操作技能考核。(3)毕业实习期间,由临床微生物室进行毕业临床能力考核(操作和理论)。(4)毕业实习结束,由临床检验科主任(行业专家)或微生物实验室负责老师、学校专职教师进行毕业综合实训考核。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1、采用校企合作开发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的作用,与行业专家及兼职教师共同开发模拟临床微生物检验任务、以体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优化教学过程,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课件内容精炼,形象生动,配合网络教学环境,受到学生的好评。如由于微生物个体微小,非肉眼所见,通过PPT、flash等手段,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复杂的内容具体化;使枯燥的教学形象化,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将课程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等上网公布,以利于学生对本课程的了解和掌握。2、运用网络资源实施综合教学利用现有网络学习资源,对学生开展随机自主学习。自编了习题集锦,并将逐步设立和完善学习答疑台,供学生课外学习和师生信息互动,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自学和交流。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学校电子阅览室、图书期刊等资源,向学生推荐课外参考书籍,布置思考题,通过自学和思考,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能力。跟踪微生物学科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取得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3.利用实训设备强化技能训练注重实用性和真实性,使学生能迅速适应临床顶岗实习(在教师指导下)的工作状况和岗位要求。这些灵活多样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四、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1.学校拥有校园网,并有专门的校园网维护人员,硬件设备能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并能共享。2.学校配备数量充足的多媒体教室。并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供教师教学之用。3.学校图书馆的专业书籍及专业刊物丰富,供师生随时使用。4.设有电子阅览室,方便学生课余上网查阅各种信息资料,同时利用专业书籍与期刊、internet网连接专业网站,及时查询专业信息,了解新技术发展动态,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在线自主学习环境,对课堂起到了补充和拓展的作用。教学设计方法紧扣实践主线,注重教学与临床实际岗位接轨,使培养的学生能学用结合,符合临床的实际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实训与考核提高学生规范化操作水平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2011.3.2
本文标题: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353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