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完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一、上篇综述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中国: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基本生产结构;以高度中央集权为特征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族权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的社会结构。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造成了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2)世界: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2、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原因: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2)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3年10月,签订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7月,签订中美《望厦条约》,10月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3)不平等条约的危害: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使资本帝国主义渗入中国社会,中国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变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5)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两对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两对主要矛盾交织在一起,其中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6)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即:革命)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即:近代化)。这两个历史任务中,革命是手段,近代化是趋势和目的。二、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军事侵略:①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1894年11月,日军攻占旅顺后,即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②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1842年,《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860年,《北京条约》把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割让给英国。★1845年,英国租的上海外滩附近837亩土地,设立上海英租界。★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是赔款最多的条约。③勒索赔款,抢掠财富。政治控制:①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②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③扶植、收买代理人。经济掠夺:①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②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③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④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文化渗透:①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②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2、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为了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力,实现民族复兴。(2)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原因何在?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②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3、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1)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①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②经济技术的落后。(2)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3)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一书。(4)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史向西方学习的新风。(5)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6)郑观应在所著《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7)1895年,严复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三、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第一节农民群主斗争风暴的起落(1)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①主要原因: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尖锐。②直接原因:两广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3)《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4)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5)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①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②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③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④太平天国运动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⑤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6)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②拜上帝教教义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斗争带来了危害。③太平天国也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④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7)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本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正确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2、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1)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内忧外患。(2)洋务派代表: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3)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4)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5)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兴办近代企业:①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②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这些企业除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的方式外,多数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6)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①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②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③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7)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内因: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外因:①西方列强的阻挠。②封建顽固派的破坏。根本原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没有彻底变革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8)洋务运动的启示: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任务。3、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1)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2)维新派采取的行动:①向皇帝上书。②著书立说。③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④办学会。⑤设学堂。⑥办报纸。(3)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①要不要变法。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4)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并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5)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6)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①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③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7)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派势力的反对。(8)维新派的局限性: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③惧怕人民群众。(9)戊戌维新运动的教训:暴露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四、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清末“新政”破产;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观推动。(2)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4)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5)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指出只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6)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邹容写了《革命军》。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7)第一个政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黄兴和宋教仁在日本成立)。(8)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9)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0)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评析: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评析:民权主义虽然强调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民生主义:内容是“平均地权”;评析: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11)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焦点)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12)在与改良派论战中革命派论述的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必要性: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刮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进步。正义性: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而不能以国民素质低劣为借口,搞君主立宪甚或开明专制。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进步性: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2、第二节辛亥革命和建立民国(1)武装运动和保路风潮武装起义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4月27日举行的广州起义,黄兴率领敢死队120余人在广州举行起义,大部在激战中牺牲,其中72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因此又称“黄花岗起义”。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借国有的名义把铁路权力出卖给帝国主义。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的暴露风潮,其中四川最烈。(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是中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3、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1)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主观上: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革命。(2)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五、中篇综述1、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2、“三座大山”的重压(1)三座大山(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2)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成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成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3)中国的资产阶级分成了两部分:①依附于外国垄断资本的买办性大资产阶级(后来成为官僚资产阶级);②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4)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两重性。(5)民族资产阶级的作用:他们在一
本文标题:(完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369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