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二O一二年六月2目录Ⅰ方案简介...............................................................................................1Ⅱ培养目标...............................................................................................2Ⅲ培养模式...............................................................................................3Ⅳ学生遴选方式.......................................................................................4Ⅴ培养标准...............................................................................................5Ⅵ实现矩阵.............................................................................................11Ⅶ人才培养方案.....................................................................................10Ⅷ核心课程改革.....................................................................................19Ⅸ保障条件与制度建设.........................................................................221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Ⅰ方案简介一、前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等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是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学校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提出我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方案。二、指导思想树立“面向工程、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和构建创新型国家为导向,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工作方案”要求,借鉴发达国家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密切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遵循“解放思想、开放借鉴、校企共赢、精心组织、持续改进”的原则,深化工程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企业深度参与下,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企业一线需求的高素质工程师。三、总体思路走进合作企业调查研究,试点专业要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严密设计、实施改革方案,努力体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探索与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政策、法规及国际惯例相协调的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2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Ⅱ培养目标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国内外土木工程科学和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2.掌握本专业比较系统的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结构、隧道工程、工程施工和土木工程造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具有熟练的制图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4.掌握与土木工程相关的技术经济分析方面和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规。5.具有进行土木工程设计、施工、检测、监理、造价和管理等方面的初步能力。6.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终生学习和创新的基本能力。7.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质量、环境、安全和服务意识。8.初步具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3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Ⅲ培养模式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内容、知识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加强实践教学及能力培养方式等关键环节。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稳定的大型企业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技能、表达能力和工程综合能力。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学生主要采取“3+1”工程师培养模式,其中3年以在校理论学习为主,累计1年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依靠本专业教师和定点企业内的工程师联合指导和培养,使学生紧密结合工程实际,深入到土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整个工程生命周期中,完成在企业实训阶段的学习任务。因此,“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包括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部分,两个阶段的学习分别制定相应的校内教学计划和企业培养计划。4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Ⅳ学生遴选方式1、宣传部、学工处、教务处及各院系,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对“卓越计划”的宣传力度。学生对“卓越计划”的背景了解越早,对“卓越计划”内涵、目标和要求理解越深,参与就会越积极、越主动,“卓越计划”实施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2、土木建筑学院拟以2012级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方向学生为试点班。卓越计划培养办法应在招生简章上公布,并完成招生遴选工作。学生遴选应遵循自愿报名、学业和综合素质情况优秀、具有实践潜力的学生优先进入。3、建立试点学生的淘汰或退出机制。学生在学习期间,出现学校认为不宜继续参加试点学习的情况,学校应向学生提供合理的学业指导,建议转入更适合其学业发展和个性特长发挥的专业学习。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愿终止卓越计划专业的学习。自愿终止后转入非试点专业或相近专业继续学习的学生,在试点专业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课程成绩和学分,参照校内转专业办法,根据转入专业培养方案要求,通过课程学分的认定、替代予以解决。4、根据试点需要切实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参加试点的学生应严格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培养方案学习并进行考核。在校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管理仍按照重庆交通大学相关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执行。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还需服从企业管理规定并接受企业的评价和考核。5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Ⅴ培养标准1.掌握一般性和专门的工程技术知识,具有使用现有的技术、工具或新兴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活动中的问题1.1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1.1.1掌握必要的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1.1.2掌握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发现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1.1.3扎实掌握工程制图知识,并能熟练应用于工程实践中进行各种图样的表达;1.1.4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和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有一定的法律与环保知识与意识,具备跨文化技术交流的能力。1.2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拥有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操作技能1.2.1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1.2.2掌握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1.2.3掌握工程地质、岩土力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方法;1.2.4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适用条件;1.2.5掌握工程测量基本理论和技能、画法几何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2.6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及工程应用的基本技能。1.3掌握土木工程领域有关的技术标准61.3.1掌握工程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及实验方法、工程结构体系力学分析、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1.3.2掌握土木工程地下结构的设计原理和分析方法;1.3.3掌握常用基础及地下结构的设计原理和分析方法;1.3.4了解土木工程项目评估的过程;1.3.5具有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的能力。2.掌握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经历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的系统化训练2.1工程项目评价、分析与决策能力2.1.1具备认识和系统表述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等问题,并具有初步项目规划研发的能力;2.1.2具备建立土木工程项目的技术分析模型的能力;2.1.3具备判断和定性分析土木工程项目的能力;2.1.4识别及分析土木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风险因素;2.1.5系统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2.2参与实验和分析2.2.1熟悉土木工程专业国家和行业的标准与规范;2.2.2具备查询相关资料或者电子文献的能力;2.2.3掌握相关实验的操作技能,分析实验数据,书写实验报告与归纳总结。2.3系统思维2.3.1具备运用整体思维方式,全局性和系统性地考虑土木工程项目实现的能力;2.3.2梳理土木工程项目系统内的关键问题、难点以及影响因素;2.3.3针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论证、总结并得出结论。2.4意志品质和创新精神以及培养吃苦耐劳的敬业品质2.4.1积极探索土木工程领域的新问题、新发展;2.4.2具有执着的工作态度,并能够结合具体条件善于运用灵活方式合理解决问题;72.4.3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精神;2.4.4谦虚谨慎,戒骄戒躁;2.4.5保持求知欲和终生学习的态度;2.4.6高效、合理地管理时间和资源;2.4.7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2.5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2.5.1具有高尚的职业道理,正直,富有责任感;2.5.2职业行为规范,遵纪守法,遵守行业准则;2.5.3主动规划个人职业方向与发展;2.5.4与世界土木工程界保持同步,与时俱进。2.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2.6.1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2.6.2具备创新的意识;2.6.3具备创新所需的专业知识;2.6.4掌握一定的创新方法。3.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和交流3.1团队精神3.1.1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3.1.2具备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3.1.3善于技术分工和协作,共同完成目标。3.2交流与沟通3.2.1具备交流与沟通的意识和能力;3.2.2具备与土木工程界进行交流的能力;3.2.3具备运用写作、图表、电子和多媒体进行交流的能力;3.2.4善于口头表达,能够组织报告和会议进行交流。3.3外语交流3.3.1能够运用外语进行交流;3.3.2具备参加国际专业合作项目的初步能力;83.3.3熟练查阅相关外文文献。3.4团队管理及组织协调能力3.4.1具备团队管理经验,善于调动团队积极性,激发团队战斗力;3.4.2良好的组织能力以及冲突协调能力。3.5参与评估项目,提出改进建议3.5.1掌握正确的项目评估方法;3.5.2了解项目评估的过程;3.5.3具有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的能力。4.工程师在社会、企业、项目中的定位与责任4.1工程师的社会责任4.1.1工程师具有社会责任感,发展的全局观,能够正确认识现时的焦
本文标题: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372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