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蜀道难唐·李白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再次走近李白姓名由来:第一种说法:李白的父母亲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儿子取名为“李白”。第二种说法: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其父回到蜀中给自己恢复了李姓后,为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于是有了身孕,在阵痛中生出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一梦境得来的。身世之谜:关于诗仙李太白的家世,唐代当时就讳莫如深,特别是对其祖父、曾祖父,史料无一记载。李白自己很少谈及家世,偶有所及,也往往只提远祖,讳言近亲,闪烁其辞,故布疑阵。尽管如此,还是有人从历史的尘幕中看出了蛛丝马迹。最早提到此事的是唐梓州刺史于邵,他最早在李白故里立碑纪念,明末曹学全《蜀中名胜记》载有碑文内容:“白本宗室子,其先避地客蜀,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接着提到此事的乃宋人杜田。延至当代,才有《中国青年报》1985年7月28日所载《李白身世之谜》,转述台湾学者罗香林认为:李白乃李建成之后。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第二种死法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但是不管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李白成就: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笔法多端,达到了随性而变幻摇曳的神奇境界。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瑰丽的意境。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请大家齐声感情诵读以感受诗情理解诗歌大意结合注释与资料1.噫吁戏,危乎高哉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3.西当太白有鸟道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6.猿猱欲度愁攀援7.青泥何盘盘高比多么对着沟通连接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越过(一)梳理重点字词8.但见悲鸟号古木9.雄飞雌从绕林间10.使人听此凋朱颜11.连峰去天不盈尺12.枯松倒挂倚绝壁13.飞湍瀑流争喧豗14.砯崖转石万壑雷用作动词冲击只跟随使动用法,使……凋谢离满靠急流1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6.所守或匪亲17.朝避猛虎,夕避长蛇18.锦城虽云乐19.侧身西望长咨嗟人挡同“非”互文见义虽然深深地、长长地1、猿猱欲度愁攀援2、使人听此凋朱颜3、砯崖转石万壑雷4、侧身西望长咨嗟为……发愁,意动用法使……凋谢,使动用法使……滚动,使动用法向西,名作状(二)指出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请大家再次自由诵读以理解诗意请大家认真研读以鉴赏诗歌你认为全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句在诗中反复出现,起着怎样的作用?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结尾一句,叹蜀地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此句反复出现,有一唱三叹之效,突出主旨,强化情感。第一段从哪些方面表现蜀道之高?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自古以来蜀道之高就不可逾越。虚写衬托:黄鹤飞不过,猿猱愁攀援衬托蜀道之高,行人难登。细节刻画(摹写动作、神情):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行人困畏之状来表现蜀道之高。第二段从哪些方面表现蜀道之险?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景物衬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用阴森悲凄的景物衬托蜀道之险。视觉听觉:雄飞雌从绕林间、夜月、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是视觉;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争喧豗,万壑雷是听觉。主旨探究:有人认为,这首诗就是通过摹写蜀道难行来劝友人不要入蜀的。你能从文中找出他这样说的理由吗?这样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一二两段极力写蜀道的高与险,道路难行,自然环境险恶,劝友人不要轻易入蜀;第三段写蜀地易守难攻,倘为豺狼所据,社会环境凶险,劝友人不要居蜀。文中理由:1.问君西游何时还?2.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3.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难1.高蜀道的来历2.险3.要行人的感受蜀道上环境凄清蜀道上山水险恶自古难自古险剑阁险要杀人惨景自古要全诗总结拓展延伸《蜀道难》主题再探•①送友人入蜀说•阴铿《蜀道难》云:”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认为《蜀道难》是李白在长安送友人入蜀之作,采用乐府旧题,描绘蜀地道途艰险和环境险恶,希望友人不要久留蜀地。•②咏祖国山川的奇险和壮丽说•王启兴的《〈蜀道难〉新探质疑》认为《蜀道难》是借乐府旧题极写雄峻奇险的蜀中山川,咏叹蜀道难者,远不及歌颂锦城乐者更为热烈;而蜀道,在蜀人的眼中,又是一条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道路,李白作此诗就是对这条奇光异彩道路的描述。•③仕途坎坷说•郁贤皓在其《李白两入长安及有关交游考辨》中认为当在天宝初间,时太白方在长安未久,尚未得志。开元十八年,李白初入长安见贺知章,写《蜀道难》寓功业难成之意。是李白首次入长安困顿蹭蹬失意之作,是作者经历一番大幻灭以后谱出的血泪交织的乐章。•④隐喻黑暗现实说•姜光斗、顾启的《〈蜀道难〉作年与主题思想质疑》一文,认为该诗的主题应是隐喻玄宗后期李林甫专权时政治黑暗、仕途艰险的社会现实。它正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前夜,通过极力描写蜀道的艰险,深刻地揭示出盛唐时代的社会矛盾,表达自己的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⑤多重寓意说•袁宗一的《略论〈蜀道难〉之有无寄托》则认为《蜀道难》作于天宝三载春,李白济苍生、安社稷的仕宦之途失败后,借友人入蜀之机,描写入蜀途中的险阻,抒发理想幻灭的痛苦,怀才不遇的悲哀,备受屈辱的愤懑,以及当时社会阴暗面所引起的种种思想感情。今日蜀道也在你的脚下。。。。。蜀道再难!要背会写会啊!
本文标题:蜀道难实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37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