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三历史世界近代史专题复习
世界近代史专题复习1、世界近代史是指:公元14世纪——1917年,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2、近代化:也就是现代化,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具体表现为:经济上: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思想上: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转化;政治上: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近代史与近代化世界近代史的构成1、整体时间:公元14世纪萌芽、复兴——1917年十月革命。2、具体阶段:(1)公元14世纪——16世纪萌芽阶段萌芽阶段(2)17世纪——18世纪手工工场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3)18世纪末———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4)19世纪后期———1917年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近代史考点: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化:思想)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经济)3.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政治)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华盛顿和拿破仑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思想与政治)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5.近代世界的科学技术(文化:科技)杰出的科学家:牛顿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化:文学艺术)第一阶段时间:公元14世纪——16世纪萌芽阶段一、公元14世纪——16世纪萌芽阶段【阶段考点纲要】(1)文艺复兴(14-16世纪)和宗教改革(1517年)文艺复兴;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2)新航路的开辟(1487、1492、1498、1519年)新航路的开辟及其意义。第一阶段时间:公元14世纪——16世纪萌芽阶段核心内容:人的解放,世界的解放(1)文艺复兴(14-16世纪)和宗教改革(1517年)①文艺复兴:一、公元14世纪——16世纪萌芽阶段a、背景1)中世纪基督教在欧洲建立了神权统治2)11世纪以后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城市兴起和生活水平提高。3)价值观念变化。意大利一些城市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要求建立自己的文化。b、表达形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c、旗帜:人文主义d、矛头:基督教神学e、代表人物: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人物主要作品特点但丁《神曲》分三部分,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薄伽丘《十日谈》10天100个故事,抨击封建道德,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个性。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一、公元14世纪——16世纪萌芽阶段(1)文艺复兴(14-16世纪)和宗教改革(1517年)莎士比亚:f、文艺复兴的评价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积极方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人意识的觉醒,为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众多文化巨人和名著。推动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局限方面: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1)文艺复兴(14-16世纪)和宗教改革(1517年)一、公元14世纪——16世纪萌芽阶段(1)文艺复兴(14-16世纪)和宗教改革(1517年)②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a、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b、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以婚配和还俗;c、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d、君主可以处罚教士和教皇。(王权高于教权)一、公元14世纪——16世纪萌芽阶段(2007年山东)10.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经典题示例】一、公元14世纪——16世纪萌芽阶段D(1)文艺复兴(14-16世纪)和宗教改革(1517年)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A、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B、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一、公元14世纪——16世纪萌芽阶段27.(16分)阅读材料: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2分)(2)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3)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4分)(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经典题示例】一、公元14世纪——16世纪萌芽阶段(1)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2)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高度专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宋明理学盛行,进一步禁锢了思想。(3)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国外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4)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阶级、新的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2)新航路的开辟(1487、1492、1497、1519年)①新航路的开辟a、原因: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商业危机;传播天主教b、过程:航海家国籍时间资助国到达地点迪亚士葡萄牙1487葡萄牙发现好望角哥伦布意大利1492西班牙发现新大陆达伽马葡萄牙1497--1498葡萄牙到达印度麦哲伦葡萄牙1519--1522西班牙完成环球航行一、公元14世纪——16世纪萌芽阶段好望角印度美洲麦哲伦海峡新航路的开辟图②认识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一、公元14世纪——16世纪萌芽阶段(2)新航路的开辟(1487、1492、1498、1519年)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1)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2)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加速西欧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联系紧密整体;思想震撼之路:证实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开始,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2007广东)17.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经典题示例】一、公元14世纪——16世纪萌芽阶段D第二阶段时间:公元17世纪——18世纪末手工工场时期二、17世纪——18世纪手工工场时期【考点纲要】(1)启蒙运动(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2)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17-18世纪)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3)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689年、1787年)《权利法案》的制定、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美国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4)经典力学(17世纪初、1687年)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所作的贡献;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5)华盛顿、拿破仑和牛顿第二阶段时间:公元17世纪——18世纪末手工工场时期核心内容:构想、构建理性王国,革命时代,科学诞生。(1)启蒙运动(17-18世纪)①时间、地点:17--18世纪,英法欧洲背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西欧历史的变化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科学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进步的社会思想和历史观理性思想武器:---封建主义*霍布斯:*伏尔泰:自然权利学说(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但又赞成“开明专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体现了人民主权)——充分发展了洛克的分权思想*狄德罗(百科全书派):*洛克:天赋人权,主权在民,限制“公权”,即限制国王及政府的权利。*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人生而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社会契约——继承和发展了霍布斯社会契约的思想。*康德:人生而自由平等(加入了思想自由的内容);不赞成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统治者;把公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天赋人权;提倡科学、理性(1)启蒙运动(17-18世纪)②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二、17世纪——18世纪手工工场时期(1)启蒙运动(17-18世纪)③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启蒙运动则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④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A、破除了人民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B、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的尊重:C、自由和平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D、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作了思想动员:E、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英属北美〉F、对亚洲国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和中国〉(1)启蒙运动(17-18世纪)二、17世纪——18世纪手工工场时期【具体考点梳理】(2)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①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2)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①荷兰殖民扩张;组建商业垄断公司,垄断航海爪哇岛、马六甲、锡兰、台湾沿哈德孙河扩张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好望角二、17世纪——18世纪手工工场时期扩张方式:非洲亚洲北美条件:政治条件:经济基础:大西洋沿岸造船业对外贸易发达尼德兰革命成功,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统治(特点:商业资本发达)地理位置:扩张地区:(2)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①英国殖民扩张;制度优势:军事优势:地理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注重发展海军实力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政策优势:采用“重商主义”政策条件:扩张地区:北美亚洲沿大西洋沿岸建立13块殖民地由印度西、东海岸向内地渗入英国夺取了大片法国的殖民地,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18C中期,日不落帝国)英法七年战争由《航海条例》引起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三次英荷战争西班牙失败丧失海上实力,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备注结果战争(2)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①英国殖民扩张过程:二、17世纪——18世纪手工工场时期17世纪中后期1756--1763二、17世纪——18世纪手工工场时期(2)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若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看,对应三个时期最终形成武力与资本输出相结合瓜分世界凭借资本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市场垄断资本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C后期以来)初步形成武力与不平等贸易结合凭工业优势输出商品扩大市场工业资本工业革命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8C中-19C中后)雏形阶段殖民扩张和掠夺暴力手段残酷掠夺商业资本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场手工业时期(16C-18C中)世界市场进程主要途径显著特点主要资本推动因素时期(2007年广东)18.有学者指出:“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一个法制国家B.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C.美国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D.欧洲在17世纪时并未受到文艺复
本文标题:高三历史世界近代史专题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449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