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 社会医学试题及题库(必看)
社会医学试题及题库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1.医学模式2.生命质量评价3.初级卫生保健4.健康危险因素5.全球卫生战略6.社区卫生服务二、简答题:(每题15分)简述问卷设计的原则及步骤三、论述题(每题25分)请你谈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当前临床工作的影响2003级公共事业(卫生)管理专业《社会医学》试卷B(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1.医学模式:指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和医疗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健康观和疾病观,是对医学重要观念的总体概括,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2.生命质量评价:是指具有一定生命数量的人在一定时点上的生命质量表现。3.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基本的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又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和技术,是社区的个人与家庭通过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也是社区或国家在发展的各个时期本着自力更生及自决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它既是国家卫生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功能中心和活动焦点,也是社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4.健康危险因素:是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包括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心理、行为等因素。5.全球卫生战略:即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其含义并不是指到2000年不再有人生病,也不是2000年时医护人员将全部病人治好其已患的疾病。它是指到2000年时人们将从家庭、学校及工厂等基层做起,使用切实可行的卫生措施去预防疾病、减轻病人及伤残者的痛苦,能通过更好的途径使儿童、青年、成年到老年顺利地度过一生;它是指到2000年时能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及人群间均匀地分配卫生资源,使每家每户每个人能积极参与并得到初级卫生保健。即人人享有卫生保健。6.社区卫生服务: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简述问卷设计的原则及步骤答:1.问卷设计的原则(每点2分)1)目的性根据研究目的设定,通常不包括与研究目的无关的问题。有时也安排一些掩人耳目的问题。2)反向性问卷的设计与研究步骤恰好相反,问卷中的问题是考虑到想要得到结果的问题上反推出来的。3)实用性问题用词得当,容易被理解。2.问卷设计的步骤1)明确研究目的(1.5分)2)建立题库(1)头脑风暴法适用于首次设计的测量领域,或对已有的问卷进行修改,以适用于测量人群或测量目的改变的情况。(1.5分)(2)借用其他问卷的条目(1.5分)3)设计问卷初稿(1.5分)4)试用和修改(1.5分)5)信度和效度的检验(1.5分)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60分)请你谈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当前临床工作的影响答:(每要点4分,详解前两点要点各4分,详解第三点要点5分)1.改变孤立的生物医学模式的思维方式,从生物、心理、社会三层面综合考虑疾病问题。2.在疾病治疗上,既要有效的生物治疗,也需要针对性开展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健康促进。3.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促进全科医学发展,更好地解决当前卫生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矛盾突出。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6分)1.社会医学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医疗保障制度4.健康危险因素5.全球卫生战略6.社区卫生服务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36分)1.简述各时期的医学模式及其产生原因2.简述社会医学的研究步骤3.简述21世纪全球卫生战略的政策基础三、论述题(共28分)针对当前我国卫生改革存在的问题,谈谈你对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认识2003级公共事业(卫生)管理专业《社会医学》试卷B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1.医学模式2.生命质量评价3.初级卫生保健4.健康危险因素5.全球卫生战略6.社区卫生服务二、简答题:(每题15分)简述问卷设计的原则及步骤三、论述题(每题25分)请你谈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当前临床工作的影响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高危人群2.社会因素3.健康危险行为4.信度5.卫生服务研究6.区域卫生规划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48分)1.简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2.简述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规律和特点。3.简述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4.简述区域卫生规划的特征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22分)谈谈历史上三次卫生革命的产生背景、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高危人群:是指容易受疾病侵扰的人群,包括处于高危险环境的人群、对环境有高危反应的人群,以及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如妇女、儿童、老年人,处于职业危害、生活环境污染、外来务工的人群,吸烟、酗酒、不良行为人群等。2.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环境、人口、文明程度(政治、经济、文化等)。3.健康危险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在偏离个人、他人和社会的健康期望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相对明显、相对不确定的行为。4.信度:指所的结果的可靠程度,通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及一致性来判断结果的信度,通常用信度系数来评价。5.卫生服务研究:是从卫生服务的供方、需方和第三方及其相互关系出发,研究卫生系统为一定的目的使用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过程。6.区域卫生规划:是区域内卫生发展和资源配置的综合性规划,它是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国际社会先进的卫生发展管理思想和模式。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48分)1.简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答:以农村为重点(2分),预防为主(2分),中西医并重(2分),依靠科技进步(2分),动员全社会参与(2分),为人民健康服务(1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分)。2.简述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规律和特点。答:(要点:每点2分,要点解释:每点1分)⑴泛影响性:指一种社会因素可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及系统发生功能变化。⑵恒常性:由于社会因素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加之人类具有强大的社会属性,社会因素必然产生稠密和持久的作用。⑶积累性:指社会因素以一定的时序作用于人体,可形成应答累加及功能损害累加或健康效应累加。⑷交互作用:是由于其因果关系的多元性决定的。3.简述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答:(要点:每点3分,要点解释:每点1分)⑴标准化原则:由于心理测验是一种数量化手段,因此标准化原则必须贯彻于始终。⑵客观性原则:心理测验的结果只是测出来的东西,在下结论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受试者的生活经历、家庭、社会环境以及通过面瘫、观察获得的其它信息。⑶保密原则:心理测验结果常常涉及个人隐私,必须注意保护受试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只能由有关工作人员掌握测验的内容、答案和记分标准。4.简述区域卫生规划的特征答:⑴以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为规划依据,不是以机构发展为规划依据。(2分)⑵以优化配置区域卫生资源为核心,围绕区域人群健康目标这个中心,对区域内各项卫生资源进行规划,推行卫生全行业管理,按照公平、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3分)⑶规划应该采取产出决定投入的计划模式,坚持成本——效益原则,推动卫生资源向效益高、成本低的卫生服务领域流动。(2分)⑷规划应致力于提高卫生系统的综合服务能力,明确各层次各类别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及相互协作关系,从区域总体上功能互补,形成整体的、综合的卫生服务体系。(3分)⑸规划从编制、实施到评价有一整套科学的管理程序,注重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并充分利用这个系统为规划服务。(2分)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22分)谈谈历史上三次卫生革命的产生背景、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答:⑴第一次卫生革命是在急性传染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和地方病泛滥,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背景下,主要通过改善环境卫生、采取消杀灭措施方法、实行计划免疫等措施,使得急慢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平均寿命延长。(8分)⑵第二次卫生革命是在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主要疾病、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替代生物医学模式成为现代医学模式的背景下,通过综合卫生措施,发展早期诊断技术和高科技治疗方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方法改善群体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可能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8分)⑶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在总结第一、二次卫生革命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转变健康观,树立大卫生观念,加强社会卫生措施,大力防治“文明病”、“社会病”。推行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可能在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将生命质量与健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6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高危环境2.社会心理现象3.健康行为4.效度5.卫生服务需求6.卫生政策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48分)1.简述社会经济与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2.简述家庭的功能及家庭功能失调对健康的影响。3.简述危险因素的特点4.简述慢性病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22分)如何理解“大卫生观”,并举例说明。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高危人群:是指容易受疾病侵扰的人群,包括处于高危险环境的人群、对环境有高危反应的人群,以及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如妇女、儿童、老年人,处于职业危害、生活环境污染、外来务工的人群,吸烟、酗酒、不良行为人群等。2.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环境、人口、文明程度(政治、经济、文化等)。3.健康危险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在偏离个人、他人和社会的健康期望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相对明显、相对不确定的行为。4.信度:指所的结果的可靠程度,通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及一致性来判断结果的信度,通常用信度系数来评价。5.卫生服务研究:是从卫生服务的供方、需方和第三方及其相互关系出发,研究卫生系统为一定的目的使用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过程。6.区域卫生规划:是区域内卫生发展和资源配置的综合性规划,它是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国际社会先进的卫生发展管理思想和模式。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48分)1.简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答:以农村为重点(2分),预防为主(2分),中西医并重(2分),依靠科技进步(2分),动员全社会参与(2分),为人民健康服务(1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分)。2.简述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规律和特点。答:(要点:每点2分,要点解释:每点1分)⑴泛影响性:指一种社会因素可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及系统发生功能变化。⑵恒常性:由于社会因素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加之人类具有强大的社会属性,社会因素必然产生稠密和持久的作用。⑶积累性:指社会因素以一定的时序作用于人体,可形成应答累加及功能损害累加或健康效应累加。⑷交互作用:是由于其因果关系的多元性决定的。3.简述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答:(要点:每点3分,要点解释:每点1分)⑴标准化原则:由于心理测验是一种数量化手段,因此标准化原则必须贯彻于始终。⑵客观性原则:心理测验的结果只是测出来的东西,在下结论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受试者的生活经历、家庭、社会环境以及通过面瘫、观察获得的其它信息。⑶保密原则:心理测验结果常常涉及个人隐私,必须注意保护受试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只能由有关工作人员掌握测验的内容、答案和记分标准。4.简述区域卫生规划的特征答:⑴以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为规划依据,不是以机构发展为规划依据。(2分)⑵以优化配置区域卫生资源为核心,围绕区域人群健康目标这个中心,对区域内各项卫生资源进行规划,推行卫生全行业管理,按照公平、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3分)⑶规划应该采取产出决定投入的计划模式,坚持成本
本文标题:社会医学试题及题库(必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450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