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一步——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泥河湾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陶片看,中国陶器的产生已有11700多年的历史。但是陶器始终是文明初级阶段的产品,它本身存在的缺陷注定了它将被瓷器所取代的命运。中华古瓷简史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已出现了原始青瓷;再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东汉时终于摆脱了原始瓷器的状态,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到了唐朝制瓷业获得很大的发展,如北方邢窑白瓷“类银类雪”,南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形成“北白南青”两大窑系。宋代是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为世所珍。还有耀州窑、湖田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磁州窑等产品也是风格独特,各领风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好局面,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元代,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统理窑务,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制出了大型瓷器,并成功地烧制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里红及枢府瓷等。尤其是元青花的烧制成功,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明代从洪武35年开始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200多年来烧制出许许多多的高、精、尖产品,如永宣的青花和铜红釉、成化的斗彩等都是稀世珍品。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的发展臻于鼎盛,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康熙时烧制出色泽鲜明、浓淡相间的青花。郎窑还恢复了失传200多年的高温铜红釉的烧制技术。另外康熙时创烧的珐琅彩瓷也闻名于世。今天久负盛名的中国古瓷已经成为人类文化史上重要的研究对象,它所蕴含的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令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陶瓷学家、考古学家以及古玩收藏家为之神往不已。乾隆时期是我国制瓷业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到嘉庆以后瓷艺就急转直下。尤其是道光时期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竭,制瓷业一落千丈,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清王朝寿终正寝。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古陶瓷发展史,并至此落下帷幕。邢窑邢窑是唐代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据考证,邢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为九百多年。其技术水平在隋代已登峰造极烧制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细白瓷,在我国陶瓷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陶瓷史的一页空白,其胎质坚细、釉色洁白、光润晶莹、气孔率低,影透性强,与现代高级细白瓷的胎质,釉色相比绝无逊色,这种现象在我国古代陶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邢窑白瓷产品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一向以青瓷为主的局面,结束了自魏晋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到了唐代,形成规模,使得邢窑与越窑平分秋色,形成了南青北白、相互争妍的两大体系,为唐以后白瓷的崛起和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邢窑遗址邢窑白瓷北方白瓷最高成就的代表邢窑是“盛唐之音”的见证。茶圣陆羽称“邢瓷类银”。邢窑遗址位于河北省内邱、临城、邢台等三地,因属邢州而得名。唐代邢窑琴炉唐邢窑白瓷盈字盒出土文物唐代邢窑白釉双鱼背瓶浙江上林湖越窑遗址上林湖越窑遗址位于慈溪市桥头镇,离市区约10公里。四周群山环抱,在环湖20多公里的山脚下,分布有110多处从汉代至宋代的古窑址,其烧造历史长达千年,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大约在东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原始青瓷”,至东汉时期完成了向青瓷的过渡,开创了人类生产瓷器的历史。而这个举世瞩目的演进,就是在上林湖窑区完成的。唐代,上林湖越窑青瓷生产进入全盛时期,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最精美的青瓷产地,且历经唐、五代、北宋六百余年,长盛不衰。浙江上林湖景色浙江上林湖越窑窑址荷花芯窑址荷花芯窑址背倚铁锚山,面临上林湖,面积约2000平方米。1995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慈溪文管会联合在此进行了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瓷片,清理出一座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唐代窑炉遗址,该窑炉遗址斜长42米,宽2.5至3.2米,坡度13度。头低尾高的龙窑,面湖倚山而卧。这不仅是上林湖的骄傲,也是中国青瓷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如今,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汗与火的洗礼之后,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唐至五代,是整个上林湖窑群的鼎盛时期。文化的发达和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使上林湖的瓷窑在数量上激增。能工巧匠的聚集,使青瓷的制作工艺日臻完美。这一时期的每一件器物,无论是胎体的制作,釉料的配方,器形的设计,还是装饰的风格,窑具的改革,烧造的技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199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上林湖畔的荷花芯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从出土的大量瓷片、窑具、器物看,这里是晚唐时期的一个重要窑址是毫无疑问的。上林湖越窑青瓷上林湖越窑青瓷是慈溪人民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精品。越窑青瓷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唐宋瓷都之美誉。上林湖越窑烧制规模之宏大、纹饰釉色之精美、精神内涵之丰富、影响范围之广远,世所罕见,它不但是中国瓷窑的典范,而且随着海上陶瓷之路的延伸,对世界陶瓷史甚至世界文化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越窑瓷器寺龙口窑址这座位于匡堰镇寺龙村钓竿山下的古窑址,经历了从晚唐到南宋长达近300年的烧造时间,其遗存之丰厚,品种之多样,实为越窑群体中之佼佼者。1998年至1999年,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先后两次联手考古发掘,终于使这座近千年无人知晓的窑址得以重见天日。窑址的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发现的龙窑窑址,反映了南宋时期的构造特点和装烧程序。除龙窑外,在旁边还发掘一座制作工场。更为重要的考古价值是,这座窑址的发掘,改变了考古学界以往一直认为越窑衰落于北宋的传统认识,使越窑的烧造时间又推迟了100多年。发掘成果公布以后,前来考察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使昔日冷清的寺龙村变成了游人竞相参观的热土。这些眼花缭乱的瓷片虽然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信息量,但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还是很难对其作出合理的诠释。尽管如此,每一个参观者依然能从实实在在的遗址和瓷片中,真切地感受到古代越瓷文化的巨大魅力。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1998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寺龙口窑址的发掘名列其中。寺龙口窑址全貌寺龙口窑址于2006年6月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归入上林湖越窑青瓷窑址。寺龙口青瓷窑址位于匡堰镇乾炳村古银锭湖南侧钓杆山西坡。古银锭湖原为泻湖,早年已废为良田,沿岸分布的窑址群,是上林湖越窑的重要组成部分。寺龙口青瓷窑址是古银锭湖窑址群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价值的窑址。寺龙口青瓷窑址的龙窑建在钓杆山西缓坡上,两侧废品堆积隆起,最厚处达10米以上,面积约20,000平方米,保存较好。1998年和1999年下半年文物部门两次对窑址进行发掘,发掘总面积为1,045平方米,揭露南宋龙窑遗迹1处,长50米,宽2米,残高0.4米,五代、北宋作坊遗迹各1处,五代匣钵挡墙3处,北宋挡墙1处,出土器物标本5万余件。确定窑址年代为唐晚期至南宋初期。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器物造型的演变及装饰工艺、装烧技术的变化,可将其遗存分为晚唐、五代、北宋早期、北宋中期、北宋晚期、南宋初期六期。考古资料表明,寺龙口青瓷窑始于唐代晚期,一直延续至南宋初期,五代北宋时期烧制秘色瓷,供奉朝廷,南宋初为朝廷烧制精美绝伦的祭祀用瓷和宫廷生活用瓷。寺龙口青瓷窑址向世人展示了从晚唐、五代到南宋初年越窑青瓷的发展轨迹,为深入研究越窑青瓷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被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在第六期的堆积中存在着同窑合烧的二种不同类型的制品:一种是越窑制品,另一种为“官窑型”制品。制品的质量和装饰工艺,以及烧制的“官窑型”器物,表明这一时期的越窑,进入了一个短暂的繁荣期。在浙西南边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泉山(凤阳山)的脚下,有一座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它就是被誉为“青瓷之都”、“宝剑之邦”、“香菇灵芝之乡”的山水古城——龙泉市。---大窑龙泉窑遗址所在地龙泉琉华山下龙泉青瓷肇始于西晋,开窑于唐、五代,发展于北宋,兴盛于南宋和元代,衰落于晚明和清,至民国仅剩不绝如缕之一脉。在千余年的烧制过程中,龙泉窑形成了著名的龙泉窑系,主要有哥窑和弟窑为代表的青瓷,产品有哥窑的开片瓷、弟窑的梅子青和粉青瓷。哥窑被列入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一。哥窑产品胎薄如纸,釉厚如玉,瓷器釉面布满裂纹,呈现金丝铁线、紫口铁足的特征;弟窑史上更多的是代表龙泉窑,胎白釉青,瓷器外形光洁不开片,以粉青、梅子青为最,豆青次之,清丽淳厚。龙泉窑鼎盛时期,境内有窑址366处,当时的瓯江成了繁忙的运瓷水路,船帆密布,穿梭往来,经此水路将瓷器运往全国和世界各地。龙泉窑虽然有千余年的烧制历史,但在中国陶瓷史上,它确是地处宁波上林湖越窑青瓷的小兄弟,越窑从东汉烧制,到唐朝,再到北宋衰落,繁盛千余年。在上世纪80年代,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16件秘色瓷便是越窑的产品。越窑烧制秘色瓷、贡瓷的历史达到300年之久。到北宋时,官窑创建,越窑开始衰落,越窑的技术和人才开始流向龙泉。龙泉小梅镇的大窑窑区是龙泉窑的起源地和中心产区,北宋时期制瓷业已相当繁荣。据文献记载,在南宋至元代的鼎盛时期,这里“沿河十里,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是全国最大的制瓷中心,有着“瓷都”之称。大窑遗址范围内有126处窑址,年代从五代始烧至清代结束,贯穿各时代的全过程。该遗址历史悠久,窑址密集,产品精美,堆积丰富,生产规模宏大,是其它窑系无法比拟的。2005年被列入国家100处重点大遗址。龙泉窑大窑枫洞岩窑址枫洞岩窑址,其烧成年代为元、明时期,出土的以吨计算的大量瓷器,为龙泉窑的分期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工作人员在清洗两件从龙泉窑出土的明代双鱼纹样青瓷标本。出土文物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定窑涧磁村定窑遗址窑炉涧磁村定窑遗址座落于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涧磁村定窑遗址是宋代的著名窑址。宋代的曲阳属定州所管辖,故称“定窑”。始于唐代后期,盛于北宋,元代以后逐渐衰落。1951年故宫博物院首次发现了定窑遗址,1960年~1962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涧磁村定窑以其烧制的白瓷驰名于世,器形以碗盘居多,瓷胎细腻,釉色润泽,白中略显青黄或灰黄,口沿因为覆烧而不挂釉。当时已熟练掌握了用覆烧装窑的烧制技术,大大提高了产量。器物内壁多用印花、刻花和划花的技法装饰花纹,图案繁复而严谨,层次分明,各种花卉和动物是主要的图案题材。北宋时期,这里成为北方地区最重要的窑场之一,为宫廷和官府烧制出大量精美的瓷器,窑址还出土有很多刻有“官”、“尚食局”、“尚药局”、“五王府”等字款的瓷片。为宫廷烧制的瓷器多饰龙凤图案,工艺极为精巧。另外,窑址中还发现有少量的黑釉、酱釉、绿釉瓷片,即文献记载的“黑定”、“紫定”和“绿定”。产品与制造工艺唐五代产品粗细掺半,青白兼有。较粗的瓷器胎质粗而色灰,比较厚重,胎上一般施一层白色化妆土,表面施白釉或青黄、褐绿、黑色釉,有的瓷碗外表施青黄、褐绿、黑色釉,而碗里面施白釉,施釉较厚,多不到底,常有流釉、积釉现象。细白瓷器胎质细而色白,比较轻薄,釉色洁白而略泛青色。器形有碗、钵、盘、盏托、罐、壶、高足杯、三足炉、盖盒、枕、铃、瓷塑等。碗一般底心平缓,多为斜直敞口、唇形口或莲瓣形口,底足有平底、实足平底、玉璧形底、宽圈足和圈足底等各式。执壶一般丰肩、平底、短流,有白釉和青黄釉两种。瓷枕一般比较短小,枕面多呈长方或椭圆形,有的白瓷枕面带褐色斑纹。瓷塑多为小型白釉加黑褐色点彩的动物玩具。器物装饰比较简单,绝大多数为素面,少数用模印、贴花、划花纹饰。装烧器物的窑具主要有碗形盒式匣钵、漏斗形匣钵、三角形支垫等。细白瓷
本文标题:中华古瓷简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463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