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5
专题五德育与心理健康学会育德:大学生品德的培养复习思考题1.品德和道德有哪些区别和联系?一、德育概论•(一)品德概述–1.品德与道德的区别–(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属于个体意识的范畴。•(2)品德与道德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总体要求–品德的内容则是社会道德规范局部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部分反映。–道德比品德反映的内容要广阔得多,概括得多。•(3)品德与道德形成与发展的条件不同–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有明显的社会历史性。–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则是个人需要。–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受社会制约,而且受个体的心理制约。2.品德与道德的联系•(1)品德是社会道德的个体化•(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离开了社会道德,品德也就无从谈起•(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品德是道德的基础复习思考题2.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怎样?3.品德的心理结构•(1)品德的心理成分—“知情意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请以“范跑跑”事件为例,分析道德认识对道德行为的影响。•(2)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产生的依据。–道德情感激发又会促进道德认识水平提高。–道德意志只有支配道德行为的实现才具有意义–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道德行为是品德一个循环中的终末环节,也是更高循环中的依据和基础。–品德形成是这些心理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综合过程。(二)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依据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采用对偶故事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对偶故事举例•A.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正在他的房间里玩,妈妈叫他去吃饭。他走进餐厅时,门后面有一把椅子,椅有一个盘子,盘子上有15个杯子。约翰不知道门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时碰倒了盘子,打碎了15个子。•B.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在妈妈出去的时候,他想偷吃放在饭橱里的果酱。他爬到椅子上去果酱,但是够不着。他使劲够,结果碰掉了1个杯子,打碎了。•皮亚杰对每一个对偶故事都提出了两个问题:•⑴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⑵这两个孩子中,哪一更坏一些,更应该受到惩罚?为什么?•结果发现,处在他律期的儿童一般认为B中的儿童过失更大,更该受到惩罚,因为他泼出了更多的墨水(或打碎了更多的杯子),而不考虑两个小孩的动机。•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2)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则多半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皮亚杰把这一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例如,一位母亲问他的儿子:“什么是好孩子?”儿子回答说:“好孩子听妈妈的话。”话音刚落,儿子要吃糖。母亲不同意,但儿童坚持要吃。妈妈说:“你怎么不听妈妈的话?你不是好孩子吗?”–儿童还是坚持要吃。这说明,儿童不是不知道规则,但规则对他们还没有约束力。•(2)权威阶段(6~7、8岁)–又称为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坏孩子。•(3)可逆性阶段(8~10岁)–又称为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是把它看作是同伴之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4)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皮亚杰认为,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些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统一体。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三)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改进为道德两难故事法。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因患一种罕见的癌症而面临死亡。医生认为还有一种可以救她的药,即该镇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镭。药剂师以10倍于成本的价值2000元出售该药。海因茨向每一位熟人借钱,但总共才凑得药价一半左右的钱。他告诉药剂师:妻子危在旦夕,请他便宜一些售药或允许迟一些日子付款,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了这种药,正是要用它来赚钱。”海因茨走投无路,闯进该药店为妻子偷了药。•故事讲完后,要求被试回答: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海因茨倘若被捕,法官该不该给他判刑,为什么?药店老板对还是错,为什么?•这样的道德两难问题,具有不同道德水平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并给出不同的判断理由。儿童品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1)前习俗水平–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特征是,儿童遵守道德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在道德判断时,主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结果与关心自身的利害。–又分为两个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避免惩罚、服从规范)•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得到奖赏者就为是,利己的事就是好的,否则不好)•(2)习俗水平–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一直到青年、成年–特征是,个人认识到团体的行为规范,进而接受并付诸实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个体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期获得别人的赞许。如儿童认为,“偷”是不对的,“互助”则是对的•2.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个体服从团体规范,尊重法律和权威。这时,个体在判断是非时已经有了法制观念。•(3)后习俗水平–青年期–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理想的境界–也可分为两个阶段:•1.社会契约定向阶段。个体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尊重法制。但相信法律是人制定的,当法律不适合社会时,就应当修正。•2.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个体有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对是非善恶有独立的价值标准。对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受现实规范的限制。复习思考题3.影响大学生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四)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1.遗传素质–(1)通过素质影响人的智力发展,并进而影响品德发展(秽语症)。–(2)通过气质类型影响人格发展,并进而影响品德发展。•气质影响某些品德形成的快慢和难易程度。•胆汁质和多血质的学生,容易培养热情主动地关心他人和集体的品德;黏液质和抑郁质的学生,容易培养稳重踏实,谦虚礼让的品质。–(3)通过性别影响人的品德发展。男生公正取向,女生关怀取向;女生易移情•2.环境和教育–⑴家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家庭气氛•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期望•家长的职业类型与文化程度–⑵学校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学校德育•校风和班风•教师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及自身的楷模作用–⑶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风气•民族文化•3.主观因素(动机、努力等)复习思考题6、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五)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1.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避免出现“好心干错事”“帮倒忙”的情况•2.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⑴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⑵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⑶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⑷通过各种有益活动使学生在有意练习中明确练习目的与要求–⑸注意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正强化:塑造学生的积极行为;–不强化:消除学生的消极行为;–惩罚:慎用,暂时抑制消极行为–不强化•撤销强化、无强化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如,想要玩具,哭就买—放任哭,不买—不哭•消退也可以用于减少恐惧和焦虑。如,惧怕蜘蛛:观看蜘蛛图片—真实蜘蛛(系统脱敏法)•惩罚–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惩罚的运用必须谨慎•因为惩罚只能让学生明白什么不能做,不能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和应该怎么做。•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惩罚欲有效,应符合下述条件:•①惩罚要及时。•②惩罚强度应与错误性质相当。•③惩罚的安排不能出现任何遗漏。“法网恢恢,疏而不漏”•④惩罚不应逐渐增加强度,而应一开始就以最大强度出现。•⑤惩罚应当公平,不能因人而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⑥应选择适当的惩罚种类。爱和信任的回收•⑦应向被惩罚者说明惩罚的原因和理由,使被惩罚者“口服心服”。⑧惩罚应实行“给出路”的政策。什么是正确的。复习思考题4.学生不良品德形成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六)大学生品行不良的矫正•1.品行不良的原因分析–⑴客观因素•第一,家庭的不良影响。•第二,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第三,学校教育不当。–⑵学生自身的原因•首先,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其次,意志薄弱•最后,自身性格存在某些缺陷。•2.品行不良的矫正–⑴品行不良的转化过程:醒悟、转变、自新–⑵品行不良的矫正途径•第一,形成正确的是非认知,增强是非感。•第二,重视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的恢复与培养。•第三,消除疑惧与对立情绪。•第四,增加与不良诱因作斗争的力量,巩固新的行为习惯。•第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及个别差异。•第六,奖励和惩罚的运用。第八章促进健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二、心理健康概论•(一)心理健康概述–1.含义•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上和行为上的良好状态,是个人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是相对的。•心理健康具有动态性。•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三大方面•1.心智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2.形成了优良的心理品质。•3.情绪稳定,适应良好,有幸福感和成就感。–八大特征•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善。•5.自我意识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良好。•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复习思考题2.简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1.个人因素–(1)生理因素•遗传因素: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等•躯体缺陷:导致自卑、自闭•大脑的器质性病变和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不健全:会出现意识障碍、智力障碍和遗忘症等•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不健全:会导致病态的人格障碍•我们的烦恼不是源于我们的遭遇,而是源于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发生事件自我观人际观世界观心理行为反应“两个人从监牢的铁栅栏向外看,一个人看到泥土,另一个人却可看见星星。”打桥牌时要把我们手中所握有的这副牌,不论好坏,都要把它打到淋漓尽致;人生亦然,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处理它的方法和态度,假如我们转身面向阳光,就不可能陷身在阴影里。我们的头脑既可能在真理的照耀下活动,然而也可能在谬误愚昧中迷失。不合理与合理认知的典型语言•我一定要、我必须——我想要、我希望•我应该如此——我喜欢如此•没有办法——很难•一定——也许•总是——有时候•所有的——有些•我不好——我表现不好•确实如此——好像如此•必然永远如此——到目前为止如此–(2)认知因素•自我评价偏差。•存在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和信念。–绝对化–过分概括化–糟得很–(3)人格因素•意志薄弱、耐挫能力差•2.环境因素(早期创伤经历)–(1)学校因素–(2)家庭因素–(3)社会因素一点不行,全面完了一步不行,全局完了一时不行,永远完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为三个层次:•1.心理冲突P291–又称为心理失衡,属于轻微的心理异常。通常不存在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持续的时间较短,一般在半个月之内–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异常状态大多数属于此类–若不及时地调整和疏导,就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2.心理障碍–又称心理失常,是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属于心理病理学范畴。–心理异常程度比较剧烈,持续时间在一个月以上。–大学生中严重的心理障碍即属于此类。–心理障碍的发生人数比心理冲突要少。如果不给予足够重视并及时调适,持续下去将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心理疾病。•3.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比较严重或严重的心理异常,是多种心理障碍集中或综合的表现。–持续时间很长,反应对象也一再泛化,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大学生中这一类心理障碍比较少。–应及时疏导治疗。1.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冲突•(1
本文标题: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52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