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魏源编著《海国图志》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及其影响。(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与实践。(3)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4)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维新思想。2.在掌握近代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历程的基础上,探究思考:(1)林则徐为什么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怎样评价洋务派的主张与实践?(3)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4)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1)英国鸦片走私船开始频繁出没于中国东南海域。(2)清朝君臣对岛夷的情况一无所知。2.代表:(1)林则徐。①贡献:设立译馆,编译出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_______》与《各国律例》等资料。②地位: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四洲志(2)魏源。①贡献:撰写了《海国图志》,提出了“_______________”的思想。②地位: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对当时的_________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解放【易错辨析】林则徐、魏源学习西学≠主张改变封建制度在民族危机之下,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但是林则徐、魏源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因此其主要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并不主张改变社会制度。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1)_______________后,中国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2)清政府内部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师夷长技以自强2.内容: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_________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_________________。3.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4.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5.意义:迈出了中国_______历程的第一步。纲常伦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近代化【思维点悟】洋务派是否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提示:应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林则徐、魏源从反侵略的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但洋务派“师夷”的首要目的却是镇压农民起义,而后才是“制夷”。因此两者之间尽管有继承关系,但还是有区别的。三、维新变法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①_________的展开。②_____________的产生。(2)代表:王韬、郑观应等。洋务运动中国资本主义(3)主张。①经济:发展___________,与外国进行商战。②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_____________。③政治:革新,实行_____________。(4)局限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民族工商业自然科学知识君主立宪制度2.康梁维新思想:(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2)代表及主张。康有为主要活动在广州办万木草堂,撰写《新学伪经考》和《____________》思想特点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_________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思想作用有力地抨击了_____________,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梁启超发表《_________》,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_____、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_____________,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孔子改制考君主专制封建顽固势力变法通议国家属于人民议院3.实践:1898年,在_________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4.影响:起到_________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易错辨析】早期维新派与维新派的不同早期维新派强调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而维新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形成了一套维新理论。维新思想思想启蒙一、判断正误1.因为林则徐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所以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提示:林则徐在禁烟运动期间,为了解对手,设立译馆,翻译外国报刊,编译《四洲志》,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林则徐只是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了解西方是为抗英斗争服务的,并不主张全面学习西方。×2.地主阶级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提示: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洋务派在中国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一批新式学堂。把魏源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3.康有为尊孔的实质目的是宣传封建传统文化。()提示: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创造历史根据。×4.1898年,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支持下,光绪皇帝实行变法,因此光绪帝代表维新派的利益。()提示:光绪帝希望借助康有为等维新派的力量进行戊戌变法,来逐步清除朝中慈禧的旧势力,将政权从慈禧的手中夺回来,改变原有落后腐败、不思进取的旧秩序,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因此光绪帝并不代表维新派的利益。×二、问题思考1.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在当时有何影响?提示: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研究与介绍世界在知识界中蔚然成风,“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2.洋务派思想的特点有哪些?提示:(1)洋务派继承和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2)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3)没有意识到中国传统的封建体制的落后,在不改变旧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注定要失败。3.康有为等为什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提示:19世纪90年代,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以及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汇聚成一股思潮,康有为等继承早期维新思想,大力宣传维新变法,力图挽救民族危亡。4.康有为为什么打出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提示:(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利用孔子宣传,可以减少阻力。5.严复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有何特点?提示:严复是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严复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阐明了中国如能顺应“天演”的规律,实行变法维新,就会由弱变强,否则就将亡国灭种或被淘汰的道理。主题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探究讨论】材料一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张之洞《劝学篇·议学》材料二材料三王韬等认识到西方的富强之本在于“通民情、参民政”“上下同心”,洋务派热衷于造船、制器是“仅袭其皮毛”,无论怎样“竭蹶步趋”,也不可能救亡图强。请分析:1.据材料一,张之洞提出了什么主张?提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据材料一、二,对张之洞、李鸿章等的行为进行评价。提示:以张之洞、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在中国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维护清朝统治,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但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3.材料三中王韬对洋务运动提出了怎样的批评?是否有道理?说明理由。提示:对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进行了批评,只引进西方技术,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有道理。因为当时先进发达的国家都运用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生产方式,中国必须追赶世界潮流。【要点归纳】正确认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核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的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不能混为一谈。2.实质: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3.评价:(1)积极性:“中体西用”的思想继承了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使之更趋于系统化、纲领化,冲击了保守的传统思想,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起到了承上启下和促进中国近代化的作用。(2)局限性:①对这一思想中的“中学”与“西学”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加之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上,严重削弱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也直接决定了在此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洋务运动30多年“欲富而不强”的悲剧性结局。②19世纪末,它还与触及封建制度“体”“本”的更具现代意义的维新变法思想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抵触,最终被维新变法思想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它所起到的承上启下和推进中国近代化的作用是不容抹杀的。主题二康有为等的维新思想【探究讨论】材料一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二材料三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20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梁启超请分析: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提示:(1)主张:立宪法,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制度。(2)代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要求。2.结合材料二,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是什么?提示: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托古改制,传播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3.根据材料三分析戊戌维新的结果如何,其直接目的有没有实现。提示:因为顽固派的阻挠而失败。其实行君主立宪制的目的没有实现。【要点归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视野,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2.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3.戊戌变法运动大大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4.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政治运动的开展,政治运动的失败证明了在原有体制下实行改革的道路行不通。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最后清朝覆亡,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1.(2013·陕西学业水平测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中的“书”是()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2.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道咸(1821—1861年)以降之学新”,主要“新”在哪方面()A.注重经典考证B.针砭社会时弊C.批判理学旧说D.学习西方文化【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道咸以降之学新”是指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在思想领域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3.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下列对这一主张的分析正确的是()A.“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西学”指西方的政治制度B.“中学为体”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的根本体制C.“西学为用”指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政治制度D.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解析】选D。本题考查中体西用思想。“西学”指西方的科学技术,“西学为用”指采用西方科学技术,“中学为体”指以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体制,故A、B、C不正确。4.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奏朝廷,创办“求是学堂”,推行新式教育,培养“既通西学,又切时务”的人才,促成了安徽教育的变革。据此判断,当时该学堂()A.宣告了安徽文人苦读经书以求仕途道路的封闭B.培养了近代人才,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C.传播了西学,加快了
本文标题: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527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