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政策动向
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政策动向曹凤中(国家环保总局政策研究中心)1.钢铁工业强劲增长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快,钢铁工业强劲增长,近几年来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在90年代,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装备还占有一定的比重。在炼钢转炉中,约有1200万吨属于落后的生产能力,到2001年,中国已有一百二十五家炼钢厂实现了全连铸,连铸比增长到百分之八十一点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连续铸钢技术的突破,已为中国钢铁工业带来了近百亿元的经济效益。我国钢铁工业的强劲增长的环境的影响如何,我们进行了探讨。1.1.21世纪初,大中型钢铁企业产量增长的同时污染状况正在逐渐改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钢铁市场的强劲拉动,我国钢材的需求量、产量和消费量都在迅猛增长。1996年我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2003年钢产量达到2.22亿吨(超过美、日钢产量的总和,约占全球钢产量的23%),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产钢大国地位。与此同时,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钢材消费大国。1996年钢材消费量为1.1亿吨,2003年的钢材消费量达到2.71亿吨(约占全球钢材消费总量的30%)。生产和消费的同步增长有力地说明,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然而,与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世界钢铁工业强国相比,我国在企业规模、资本运作、研发技术、产品种类、企业管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总体来看,我国随是产钢大国、消费大国,但不是世界钢铁工业强国1。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众多钢铁企业多年来工艺装备水平低,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在环境保护方面历史欠帐较多。为此,我国钢铁行业从“九五”开始把结构调整和创建节能、清洁型工厂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有机结合。到2003年末,全国的平炉已全部关停。由于推行清洁生产和技术进步,据测算,2002年比1995年全国钢铁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约5万吨。“九五”期间,一些主要化铁炼钢企业淘汰落后化铁炼钢能力近500万吨,由此每年可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约2万吨。2000年我国钢铁业连铸比已达到82%,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比1995年提高了35.5个百分点。由于连铸坯产量的增加,约减少初轧开坯量3950万吨,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约2.6万吨。关停了一批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小设备。1995年以来,我国已经累计淘汰小高炉1378座,折合产铁能力957万吨;淘汰小电炉、小转炉数百座,73个年产钢10万吨以下的小企业全部关闭。1我国炼钢生产技术进步取得新进展中国冶金报2003年07月18日2003年,由于钢铁需求量大,价格暴涨,小钢铁又有所发展,进入2004年我国加大了关闭钢铁企业的力度,2004年4月国务院下令关闭了江苏省一个在建的“铁本”大型钢铁企业,说明了我国关闭小钢铁的决心,另外钢的价格也由4000多元/吨,降至3000多元,小钢铁正在淡出。根据预测2004年我国的钢铁产量可达到3.3亿吨,这将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是值得深层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对石家庄钢铁厂进行了初步调查。1.2鞍钢的发展情况说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是可行的鞍钢率先落实我国政府提出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下降10%、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显著提高”的3年资源节约目标。力争经过3至5年的时间,使各项主要生产经营业务的能耗、水耗、物耗指标全部实现历史最好水平,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几年来,鞍钢环境保护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3-3.4%。鞍钢坚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出一条“高起点、少投入、快出产、高效益”的技术改造的路子,淘汰了落后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档次,扩大了生产规模,改善了环境质量,促进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鞍钢重点抓好炼钢、轧钢等主要后部生产工艺流程改造。同步取消了平炉炼钢、轧钢、热叠轧薄板轧机;将横列式轧机改为万能轧机等。“十五”期间,鞍钢实施了铁前和轧后改造,大力改善铁前技术工艺,提高钢材加工能力的同时,主要污染物大幅度消减,仅“九五”期间,污染物消减量幅度平均达到39.68%。鞍钢拟建设2座55孔焦炉等措施,到2010年,基本上与国际接轨。鞍钢已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2。表1鞍钢经济发展情况产量(万吨)利税(万元)1995年813.062239492000年881.253077262003年1017.684782712010年,鞍钢产量将达到1500万吨,基本建成循环经济型企业,与2003年相比,产量增加三分之一,但综合节能333.5万吨标煤;减排SO2约36%;减排烟(粉)尘排放约25%。表2鞍钢主要污染物的削减量2所有企业数据均为企业环境保护部门仅为研究提供,数据不得引用项目烟(粉)尘(t/a)SO2(ta)CODCR(t/a)石油类(t/a)废水量(万t/a)1995年1587895582212956142281402000年1195965230530834356362消减量39193351798739871778消减幅度%24.76.376.269.421.82003年97711.344277.831001264500当今世界经济在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环境因素是经济发展的促进剂。目前人们追求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质量、价格与环境,成为人们选购物品的必要因素。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正是在这个时刻,提出“绿色生产力”的理念,绿色生产力是人类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体现在极大的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这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是一致的。鞍钢为了与国际接轨,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也是生产力,环境因素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采取了许多措施。一是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废水水资源化方面。鞍钢已经建成日处理能力22万吨的西大沟工业污水处理厂,日回收利用16.8万吨;改造并完善日处理能力约10万吨的北大乐观工业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均实现处理后回用于生产中。完善焦化废水氨氮处理设施;将线材厂、厚板厂轧钢落地水回收再用于生产,在鞍钢内部率先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2003年钢产量比1996年增长了18%,而用水问题减少13%,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51%,水循环利用率提高了3%。二是在合理利用二次能源,减少厌氧环境污染方面。2003年初,鞍钢实现了转炉负能炼钢;高炉采用喷煤粉节能降耗新技术;利用高炉煤气余压发电技术;将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和高炉煤气回收,作为轧钢加热炉和白灰窖生产的燃料,替代重油和其它燃料。采取铁水加焦保温、缩短铁水运输时间等措施,采取热装热送钢坯管理操作模式。2003年鞍钢的可比能耗比1996年降低了约100㎏ce/吨钢,炼铁工序能耗降低约30㎏ce/吨钢、炼焦工序能耗降低约55㎏ce/吨钢。三是在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方面。鞍钢已建成240万吨钢渣处理加工线,对钢渣进行选铁处理;建成年产60万吨的微粉工程;5万吨的矿渣水泥生产线;以粉煤灰和含铁尘为原料,建成一个粉煤灰砖厂、一个粉煤灰保温墙板厂以及OG泥全回收系统;以粉煤灰、石灰石筛下物和铁渣为原料,建成年产140万吨的水泥废料生产线。鞍钢实现钢铁渣、各种OG泥以及除尘回收的含铁物料利用率达到100,粉煤灰利用率约达到45%。四是矿山生态恢复方面,鞍钢坚持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对采矿的废弃排岩场和选矿的废弃尾矿库进行生态恢复,现已完成恢复面积占应恢复面积的44%,收到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与国内外先进企业比较,鞍钢在节能、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力争到2010年,把鞍钢建成循环经济型企业,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各种污染物排放量。与2003年相比,可实现综合节能333.5万吨标煤;减排SO2约36%;减排烟尘排放约25%。大型企业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必需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相比之下,小型企业、乡镇企业为了追求现实利益,而忽视环境保护问题从而造成环境污染。2.“重化工的发展阶段”钢铁工业发展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分析据统计,2004年我国钢铁产量继续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由于消费钢材强度较大的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2004年投资增幅回落较大,导致钢材消费增幅显著回落,表观消费增长率由上一年的26%降到11%。考虑到社会库存的大量减少,钢材实际消费增长率在13%左右,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这表明,钢铁工业进一步扩大产能的空间缩小了。2005年钢铁生产面临的总体特点是:一方面是市场消费增幅回落,全球钢铁产能继续增长,这意味着除个别品种外,钢价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已经很小;另一方面是钢铁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上升,如果2005年钢价保持去年的水平,由于原燃料大幅度涨价,制造成本大幅度上升,将使钢铁行业的利润空间大大压缩,国内外市场将会出现激烈竞争的局面。我认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将会达到稳定期,说明对环境保护的压力也将达到稳定期。污染物排放量可能不会有大幅度的增加。在稳定期内,钢铁工业为了应对竞争的局面必将进行技术的优化,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当然幅度不会太大。根据我国环境保护发展的目标,到2010年,基本控制新的环境污染,初步遏制生态破坏的趋势,重点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力争到2020年,工业和城市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钢铁工业基本上都在大中城市,因此,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压力依然很大。3.“十一五”我国将采取的主要政策3.1采取总量控制环境的自净能力说明环境是可以接受销纳一定量污染物的,这就是环境容量。目前的管理办法是国家对不同类、级的环境质量规定了相应的污染物浓度排放标准。这对污染物的排放虽然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但当污染源数量多时,即使污染物排放的浓度达标,污染物排放总量也会超过该区域的大气或水体的环境容量,一超过环境容量,环境质量必然超过了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就遭受到污染或破坏了。实行环境容量总量控制的总体思路是:测定其环境容量,再将排污总量分配给区域内的各排污单位,使各排污单位叠加的排污总量不超过环境容量。要以实现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控制环境容量总量为手段,实行现有排污量与削减量、新增量的统筹规划、统一调配的管理制度,把环境管理科学化、系统化、定量化,使环境质量目标与对排污的管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环境与排污的平衡,达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实行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可促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当排污总量控制在一条绝对线的情况下,要增长、要发展,就只能上那些无污染或少污染的项目,不仅对新上项目有了正确导向,而且可促使原有的高污染企业,要分别予以淘汰或通过改造提升,减少污染。在已超量的地方,新上项目,必须通过对现有排污量的削减,腾出环境容量,取得环境容量指标方可上马。3.2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取得经济与环境的双赢一方面,要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大做文章,限制和压缩高消耗、重污染的产业,支持鼓励发展无污染、少污染产业。从国家环保总局到省、市、县级环保部门应当挺直腰杆,根据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环保的要求,分别提出支持、限制、禁止发展和限期淘汰的产业名录,以此作为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的导向,实现环境与生产的平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分类标准,如将产业划分为重污染产业、轻污染产业、无污染产业,并提出可以满足环境容量的产业结构优化比例,纳入国家统计和对经济的评价体系。也可以设置万元产值排污当量(即排污量与其对环境影响危害程度的污染当量值的综合评价数值),用这样的经济与环保的综合评价指标对经济与环保进行综合评价。3.3全面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战略全面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战略,促使宝钢集团和鞍钢集团在诸如利润率、地区支配能力、劳动力技术熟练与高效、现金运行费用、低成本资金引进利用、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产品质量等方面(世界钢铁动态(WSD)规定的钢铁企业竞争力指标)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全面促使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积极推动企业创新、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管理和产品协同研发等先进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有效的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标题: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政策动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57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