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报告 > 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及操作实务
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及操作实务信托财务部-分析组2014年10月1目录一、基本原理二、国内资产证券化发展状况三、操作实务3资产证券化(Assetsecuritization)是指企业或金融机构将其能产生的现金收益的资产加以组合,然后以其现金流为支持发行证券产品出售给投资者的过程。第一部分基本原理一、资产证券化定义•对于发起人而言,资产证券化实际上是通过出售存量资产来实现融资的手段。•对于投资者而言,资产证券化是以基础资产现金流为本息支持的特殊债券。投资者可根据偏好持有特定层级的资产支持证券。典型的资产证券化普通企业贷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贷款高速公路收费动物园门票………特殊目的的载体(SPV)资产支持证券优先A级优先B级次级4第一部分基本原理二、资产证券化理论概述核心理论资产支持证券表面上以“资产”为支持,但实际上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是对资产池现金流进行重新分配重组的技术。基础资产特殊目的的载体(SPV)资产支持证券资产证券化基本原理资产重组原理:选择特定的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进行重新配置与组合,形成资产池。风险隔离原理:与资产原始所有者的风险(其他资产风险、破产风险)无关,而只与证券化资产本身相关,主要以“真实销售”或“信托”方式实现。信用增级原理: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并降低发行成本,提高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分为外部信用增级和内部信用增级。流动性增强原理:将流动性一般不佳的资产转化为资本市场流动性更好的证券产品,降低流动性溢价。4第一部分基本原理三、资产证券化两端:基础资产和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资产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资产在证券化活动的初始阶段便被“真实销售”给SPV,其所有权从原始权益人变为SPV,实现资产隔离,因而基础资产必须能够合法地、完全地被转让。•基础资产的现金流产生能力是证券化项目能否运作下去的根本,因而各国一般要求基础资产必须拥有持续地现金流产生能力,且现金流可以预计。•典型的基础资产包括:普通贷款住房、汽车抵押贷款企业应收账款不动产、基础设施的收益权•资产支持证券是资产证券化活动最终的产品,是以资产池的现金流为还款支持的一种证券。在我国市场,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发行者,都更倾向于把资产支持证券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一般都采取分层结构。在正常情况下,资产支持证券按发行说明书约定还本付息。而在因违约等事件而产生损失的情况下,各档资产支持证券按优先级顺序得到偿付。4第一部分基本原理四、资产证券化产品分类按基础资产按现金流是否需要重组按风险转移情况•按基础资产,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分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两大类。•住房抵押担保证券又可以分为住宅抵押担保证券(RMBS)和商业地产抵押担保证券(CMBS)及其他衍生证券(CMO)。资产支持证券又可包括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学生贷款等为基础资产的ABS及CDO。•CDO主要是以投资级高收益级公司债、杠杆化银行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衍生证券,包括债券抵押债券(CBO)和贷款抵押债券(CLO)。•按现金流是否需要重组,资产支持证券可以分为过手和转付证券。•过手证券是指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不需经过重新组合直接支付给投资者,偿付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转付证券则需对基础资产的现金流进行重组后再向不同层级的投资者支付。目前国内发行的ABS基本为转付证券。•按风险转移情况,资产证券化可以分为表外证券化和表内证券化。•表外证券化即美国模式,是指通过真实出售将基础资产从发行人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证券的信用评级取决于资产本身与发行人整体的信用状况无关。•表内证券化为欧洲模式,基础资产不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证券的信用评级与发行人整体信用有关,投资者对基础资产和整个发起机构均拥有追索权。表外模式是将基础资产的风险实现了彻底的转移。资产证券化产品按基础资产、现金流是否需要重组、风险转移情况可分为不同类别,目前通常采用第一种方式对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划分。资产证券化产品分类6五、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典型的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包括SPV、发起人、服务机构、托管机构、投资人和中介结构。发起人将拟证券化资产打包向特殊目的载体(SPV)真实出售以实现风险隔离。SPV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主体,形式一般包括信托、公司和有限合伙三种。第一部分基本原理原始债务人证券服务机构托管机构发起人(贷款人)特殊目的载体(SPV)主承销商/承销团投资人(证券持有人)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信用增级机构财务顾问/投资银行中介机构债权承销债务清偿收取本息余额偿还证券本息债务现金中介服务中介服务信用评级信用增级证券发行收益资产转让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证券现金资产证券化典型交易结构4第一部分基本原理五、资产证券化功能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决定了其在盘活资产存量方面具有三大优势:释放沉淀流动性风险隔离风险分散、再定价发起人SPV投资者资产转移证券发行金融意义上的证券化风险隔离和信息隔离风险与信息的特定化与标准化法律意义上的证券化破产隔离要求证券化权利的形式真实销售目标:转移方式的选择转移有效性的确定防范转移以后可能面临的风险SPV的组织结构SPV主体界定资产支持证券的性质判断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安排8六、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第一部分基本原理资产证券化产生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最早出现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发展至后来只要具有可预测和可回收的未来现金流都可以用来作为资产证券化的资产。按时间段区分,资产证券化大致历经三大阶段:1970年-1984年资产证券化技术初步兴起和繁荣时期:这段时期基础资产只限于居民住宅抵押贷款,发行证券仅限于转手证券。1985年-1991年资产证券化技术开始泛化时期:这段时期CMO、ABS和CDO等产品相继问世。1985年-1991年资产证券化技术开始泛化时期:这段时期许多国家相继研究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成为全球金融化的重要组成。各国发展美国•1970年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首度发行,以过手(pass-through)的形式为主。•80年代初期出现担保住房抵押凭证(CMO)•1985年3月出现汽车贷款证券化•1987年出现首只信用卡贷款证券化•80年代末期证券化资产引入不良债权欧洲•欧洲在80年代以前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较慢,主要由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动机不强、大陆法系不灵活所致,80年代后开始迅速发展,英国发展最快日本•日本1992年已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法令,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严重的信用紧缩后,资产证券化才得到快速发展发展历程9一、国内资产证券化形式第二部分国内资产证券化发展状况国内的资产证券化有信贷资产证券化、券商专项资产证券化和资产支持票据3种模式,其中,信贷资产证券化虽然仍处试点阶段,但发行量最大,发展得也最为成熟。而资产支持票据(ABN)由于资产并不出表,也不与原始权益人隔离,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项目信贷资产证券化券商专项资产证券化资产支持票据审批方式人行、银监会审核证监会审核,未来拟采取基金业协会备案制发行人向交易商协会注册,可分期发行发起人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子公司企业原始权益人银行企业企业SPV信托券商专项资管计划,未来将包括基金子公司的专项计划资产不出表基础资产各类信贷、金融租赁资产应收款、信贷、BOT回购、收益权等财产权利,商业物业等不动产,未来将有负面清单以公共事业收费收益权为主交易场所银行间交易所、证券公司柜台、证券业协会报价与转让系统银行间累计发行额度2770亿元646亿元144亿元评级要求至少双评级无强制要求公开发行需求双评级登记托管机构中国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中国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10二、国内资产证券化发展背景国内经济环境催生对资产证券化的需求监管套利终结,最终走向资产证券化银行资产证券化需求巨大宏观层面:经济整体债务率快速上升。中观层面:企业部门、金融体系的信用、债务风险加大。因此迫切需要对资产负债表加以管理,对存量融资进行再定价,释放沉淀流动性,在不增加基础货币的前提下为经济增长提供流动性支持。银监会加强监管,非标债权阳光化,此前,中国的银行有通道业务、同业业务作为廉价的非标出表方式,业务方并没有很强的资产证券化动力,随着监管层对于通道和同业业务的清理推动非标资产逐渐回表,使用标准化手段逐渐化解存量资金沉淀的问题的需求将会上升,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的当下,资产证券化正当其时。理财市场的市场化发展对银行的重要影响是把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变为理财资金再转为银行的大额存单等,这导致银行负债短期化,负债端的不确定性上升。这就意味着银行需要相应的追求资产端的可变现能力,降低资产端久期、更多地配置流动性更好的债券类资产、或是后续将存量的资产进行证券化以流转,将是必然趋势。资产证券化为大势所趋海外经验从海外经验来看,通常资产证券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不少都是其经济、金融体系面临一定压力的阶段。如果遇到金融危机、或者是银行自身周转、杠杆率出现瓶颈的情况,则银行相对来说进行资产证券化、“变现”的需求就会增强。美国储贷危机是资产证券化发展的触发点储贷危机&ABS市场配套法律美储贷危机原因:1、利率市场对金融业务冲击。2、不良资产的形成。第二部分国内资产证券化发展状况11三、国内资产证券化法律依据我国经过数年的研究和论证,于2005年底发布资产证券化首份法规依据《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随着试点的运行,各类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律依据①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2005年7号)②信贷资产证券人监督管理办法(银监会2005年3号)③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财政部2005年)④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年5号)⑤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的登记、托管、交易、结算等有关事项公告(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15号)⑥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规则(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第14号)⑦关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资产支持证券有关事项的通知(证监基金字2006年93)⑧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池信息披露有关事项公告(央行2007年16号)⑨关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涉及的抵押权变更登记有关问题的试行通知⑩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2年127号)11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管理规定(证监会2013年16号)第二部分国内资产证券化发展状况12四、国内资产证券化产品结构截至2014年10月末,国内三种模式的资产证券化累计发行量达到3560亿元,其中2014年发行量2140亿元,以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主导,券商专项资产证券化产品开始于2005年12月,但整体发展规模缓慢,资产支持票据开始于12年8月份,整体规模也十分有限。0500100015002000250020052006200720082011201220132014银监会主管ABS证监会主管ABS交易商协会ABN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主导发行量:亿元加速发展第二部分国内资产证券化发展状况13资料国内资产证券化产品在2005年开始试点,此后国开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发行多期的信贷支持证券。但在2009年以后受金融危机影响,资产证券化产品陷入停滞状态。2012年9月7日国开行发行的“2012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债券”,停滞3年的信贷支持证券正式重启,并在14年发行量提速。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05-1206-0206-0406-0606-0806-1006-1207-0207-0407-0607-0807-1007-1208-0208-0408-0608-0808-1008-1209-0209-0409-0609-0809-1009-1210-0210-0410-0610-0810-1010-1211-0211-0411-0611-0811-1011-1212-0212-0412-0612-0812-1012-1213-0213-0413-0613-0813-1013-1214-0214-0414-0614-0814-10初步尝试首次扩大试点国际
本文标题: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及操作实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63720 .html